雁北地区
山西省辖原地区
雁北地区在我国行政区划中现已不复存在。原雁北地区所辖十三县,七县今属
大同
,六县今归
朔州
。但这一地域还在,在雁门关以北,所以称呼为雁北。其历史变故、
民俗
民风
、矿藏物产、山水草木,对于长期生活
工作
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留在脑海里的记忆和印象是难以抹去的。同源同
文化
的雁北地区的人们更希望能恢复曾经的一家人。
建制沿革
1.先秦,
春秋时期
为游牧民族楼烦占据。战国时期属
赵国
,设置云中、
雁门
、
代郡
。
2.
秦汉
,秦统一六国后置
雁门郡
。
两汉时期
为
平城县
,隶属雁门郡。
3.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曹魏时隶属
冀州
新兴郡
。北魏自云中徙都
平城
,置
司州牧
及置代尹,又置
恒州
,领辖八郡十四县。
北齐
将北恒州改为恒安镇,隶属恒州
太平县
。北周将太平县改为
云中县
。
4.隋唐五代,隋以其地属云、朔、代三州,为避
隋文帝杨坚
之父
杨忠
的名讳,故而将云中县改为去内县。唐开元年间置云州,天宝初年改
云中郡
,乾元初年复为云州,
咸通
九年置
大同军
节使
,领辖云、朔、蔚三州。五代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辽
重熙
十三年改云州为
西京
,设
西京道
大同
府,大同始称于此时,领辖弘州、
德州
二州以及
大同县
、云中县、天成县、长青县、奉
义县
、
怀仁县
、
怀安县
七县。
5.宋元,北宋
宣和
五年预置
云中府路
,因宋辽对峙,大同为辽所占据,故而云中府路只是虚设而已。金为西京路
大同府
,置西京路总管府,又置留守司。西京路领辖二府(大同、德州)、七节镇、八刺郡、三十九县、九镇。大同府领辖大同县(今云州区)、
云中县
、
宣宁县
、怀安县、天成县、
白登县
、怀仁县七县以及奉义、窟龙城、安七疃三镇。元朝大同
中书省
河东山西道
,改西京道为大同路,领辖八州、五县、七屯。八州:弘州、
浑源
、应、朔、武、丰、
东胜
、云内;五县:大同、白登、
宣宁
、平地、怀仁;七屯:
山阴
、雁门、
马邑
、
鄯阳
、洪济、金城、
宁武
。
6.明清,明朝实行省、府、县三级制。明初设山西
行中书省
,不久改为
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共辖五府、三
直隶州
、七十七县。大同府辖四州、七县、十三卫所。四州:
朔州
、
应州
(今应县)、浑源州、蔚州;七县:
大同县
(今云州区)、
怀仁县
、
马邑县
、
山阴县
、
广灵县
、广昌县(河北省
涞源县
)、
灵丘县
;十三卫所:大同前卫、大同后卫、大同左卫、云川卫、大同右卫、
玉林
卫、阳和卫、
高山卫
、天成卫、镇鲁卫、
平鲁
卫、
威远卫
、井坪千户所。
清朝定鼎
中原
以后,承袭明朝辖制,山西为
十八省
之一,共辖九府、十
直隶州
、六
散州
、八十五县、十二
直隶厅
。
大同府
(治大同)辖二州七县一厅。二州:
浑源州
、应州(今应县);七县:大同县(今云州区)、
天镇县
、
阳高县
、怀仁县、山阴县,广灵县、灵丘县;一厅:
丰镇
厅(由
丰川
、镇宁二卫合并);
朔平府
(治
右玉
),辖一州三县一厅,一州:朔州;三县:
右玉县
、
左云县
、平鲁县;一厅:宁远厅(丰、宁二厅今在内蒙)。
7.民国初年,中华民国元年大同府废,民园二年五月置
雁门道
,治大同,辖雁北十三县和析州十三县,共计二十六县。当时雁北十三县有:
大同县
(今云州区)、
怀仁县
、
应县
、
山阴县
、
朔县
(今朔城)、
平鲁县
、左云县、右玉县、阳高县,天镇县、
浑源县
、
灵丘县
、
广灵县
。
8.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9月13日,日寇侵占大同之后,于10月15日成立
晋北自治政府
,1939年4月成立晋北政厅隶属日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43 年改为大同省公署。在此期间所辖雁北13县,即:大同县(今云州区)、怀仁县、应县、山阴县、朔县、平鲁县、
左云县
、
右玉县
、
阳高县
、
天镇县
、
浑源县
、灵丘县、
广灵县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于大同农村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以
京包铁路
和
北同蒲铁路
为界线,成立了东西大同县,东大同县属晋察冀边区,西大同县属
晋绥边区
。1949年5月1日雁同地区解放以后,划归
察哈尔省
管辖。
9.解放后,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后,雁北十三县及大同市又划归山西管辖。1958 年雁北地区与
忻县地区
合并为
晋北专区
,1961年雁北与
忻县
两个地区分开,大同改为
省辖市
。1964年恢复
大同县
(今云州区)、
怀仁县
,属大同市管辖,1965年二县划归雁北专署管辖。1970年4月,大同市划归雁北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1972年3月,大同市复为山西省辖市。大同市辖有四区,即:
城区
、
矿区
、
南郊区
、
新荣区
;雁北地区辖有十三县,与抗日战争时期设置一致。
行政区划
雁北专区
(1952-1958)
1952年原
察哈尔省
雁北专区划归山西省,原由察哈尔省直辖的
天镇县
划入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辖
大同
(驻西坪镇)、
阳高
(驻龙泉镇)、
天镇
(驻玉泉镇)、
广灵
(驻壶泉镇)、
灵丘
(驻
武灵镇
)、浑源(驻永安镇)、
应县
(驻金城镇)、
怀仁
(驻
云中镇
)、
山阴
(驻
岱岳镇
)、
朔县
(驻马邑镇)、
平鲁
(驻
井坪镇
)、
右玉
(驻城关镇)、
左云
(驻
云兴镇
)等13县。
1954年大同县、怀仁2县合并,改名为大仁县(驻大同市)。雁北专区辖12县。
晋北专区
(1958-1961)
1958年撤销
雁北专区
,改设晋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原由省直辖的大同市及原雁北专区所属大仁、
天镇
、
灵丘
、
应县
、
朔县
、
左云
、
阳高
、
广灵
、
浑源
、
山阴
、
平鲁
、
右玉
等12县及原
忻县专区
所属
忻县
、
代县
、
五台
、
阳曲
、
岚县
、
岢岚
、
河曲
、
五寨
、
宁武
、
崞县
、
繁峙
、
定襄
、
静乐
、
兴县
、
保德
、
偏关
、
神池
等17县划入晋北专区。撤销
阳曲县
,并入
太原市
;撤销大仁县,并入大同市和
山阴县
;撤销应县,并入山阴县;撤销忻县、定襄2县,合并设立忻定县(驻原忻县城)。撤销崞、代2县,将崞县部分地区并入
宁武县
;代县部分地区并入
繁峙县
;崞、代2县其余地区合并设立原平县(驻原崞县城)。撤销
岢岚县
,并入
五寨县
;撤销
神池县
,并入五寨、宁武2县;撤销
岚县
,并入
静乐县
;撤销
保德县
,并入
河曲
、兴县2县;撤销
偏关县
,并入
河曲县
;撤销
天镇县
,并入
阳高县
;撤销
广灵县
,并入
浑源县
;撤销
平鲁县
,并入朔县;撤销
右玉县
,并入
左云县
。
晋北专区
辖大同市及忻定、
原平
、
繁峙
、
五台
、
静乐
、
兴县
、
河曲
、
五寨
、
宁武
、
阳高
、
灵丘
、
浑源
、
山阴
、
朔县
、
左云
等15县。
1960年,恢复
广灵
、
保德
、
偏关
、
应县
4县。
原平县
由原崞县城迁驻原平镇。晋北专区辖1市、19县。
复设
雁北专区
(1961-1970)
1961年撤销晋北专区,复设雁北专区,专署驻大同市。大同市改由省直辖。将忻定、宁武、原平、繁峙、五台、静乐、兴县、
河曲
、
五寨
、保德、偏关等11县划归
忻县专区
。恢复
天镇
(驻天镇县城)、平鲁(驻井坪镇)、
右玉
(驻右玉县城)3县。雁北专区辖11县。
1965年大同市所属大同(驻大同市)、怀仁2县(此2县为1964年恢复),划入雁北专区。辖13县。
雁北地区(1970-1993)
1970年
雁北专区
改称雁北地区,地区驻大同市。辖大同市及
大同
(驻大同市)、
阳高
、
天镇
、
广灵
、
灵丘
、
浑源
、
怀仁
、
应县
、
山阴
(驻
岱岳镇
)、朔县、
平鲁
(驻
井坪镇
)、
左云
、
右玉
等13县。
1971年
大同县
(今云州区)驻地由大同市
迁西
坪。
1972年大同市改由省直辖。雁北地区辖13县。
1973年
右玉县
驻地迁梁家油坊。
1989年1月,成立
朔州市
,
雁北
管辖的
朔城区
(原
朔县
)、
平鲁区
(原
平鲁县
)、
山阴县
划归朔州市。
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区撤销,地市合并,
怀仁
、
应县
、右玉三县划归朔州市,将
天镇
、
阳高
、
广灵
、
灵丘
、
浑源
、
左云
、
大同
县(今云州区)7县划归
大同市
,实行市管县。大同市辖
城区
、
矿区
、
南郊区
、
新荣区
4区7县。
交通运输
雁北地区农业较不发达。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采煤工业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重化工基地。此外,雁北地区处于晋、冀、蒙三省交界,
京包铁路
、
同蒲铁路
以及
大秦铁路
交汇于此,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社会事业
1959年7月,原
忻县
师专和大同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晋北师专。
1962年,晋北师专被裁撤,改办为神头中学。
1976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晋北师专,更名为山西省
雁北师范专科学校
,由雁北地区领导。
1984年1月,
山西省人民政府
将雁北师专收归省管。同年7月,在大同市
御河
桥东选址建设新校。1986年暑期学校从朔县神头迁入新校址。
198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升格为本科,即
雁北师范学院
。
2002年,为更好的适应山西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以及大同市教育资源整合的需求,教育部批准
雁北师院
、大同医专、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工业职业学院四校合并筹建
山西大同大学
。
简介
雁北地区,既是一个地理概念(山西省内雁门关以北的地区),也是1970年到1993年在这一地区存在的行政区划的名称。这一行政区划撤销于1993年7月10日,原雁北地区所辖的县区划归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朔州市管辖。原雁北地区共包括
大同县
(今云州区)、
怀仁县
、
阳高县
、
天镇县
、
浑源县
、
广灵县
、灵丘县、
山阴县
、
应县
、朔县、平鲁县、
左云县
以及
右玉县
等十三个县,统称雁北十三县。
地图集
原雁北地区各区县地图集。
参考资料
最新县及县以上历史行政区划代码大全(截止2015年3月20日)
.品略.2018-09-12
人们常说的雁北地区是哪里?和晋G的车牌有什么关系?
.看点快报.2020-02-24
五、山西省
.行政区划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6 10:03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