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边董村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下辖村
陈边董村位于邯郸市成安县长巷乡最东边村,距乡政府3.3公里,因陈姓居多故名。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现432户,1649人,耕地2810亩,多为粘土,村南为两合土,有移动通讯塔、机房一座,建有河北瑞通碳素有限公司,占地43亩,成安县福利碳素有限公司,占地31亩,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用水泥硬化,里程3925米,2009年实现群众供水站饮水,入户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以种植棉花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运输、外出务工、在碳素厂打工,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2009年数据)。
历史渊源
成安县边董村、长巷村一带地处华北平原,漳滏故道,建村较早,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这里为古邺京畿之地;北周时,于今磁县始置滏阳县,属磁州滏阳县所辖,直到元末;明代属彰德府磁州,清代属广平府磁州,民国属磁县东乡。1945年,长巷、边董一带划归成安县,直到今天。
边董村、长巷村均为千年古村落。边董白马寺年代久远,长巷苍龙庙历经沧桑。据传,三国曹魏都邺,已有村落形成。南北朝佛教盛行,始建白马古寺。历隋、唐、北宋之国力鼎盛,一度繁荣;经元末明初之连年征战,几度衰落。明初,有山西洪洞县迁民,在边董、长巷一带屯田耕种,繁衍生息。明嘉靖三十二年《磁州志》记载长巷里管辖周边数村,其中就有长巷迁民、长巷村和边董村;康熙二十四年《磁州志》记载有长巷营村和长巷村、大边董村和小边董村。据历代《磁州志》、《磁县志》记载只有两个边董和两个长巷的村子,发展至今,已成为四个长巷和四个边董。而民间广泛流传有“七边董、八长巷”之说,又从何说起呢?
边董、长巷一带古有邯临、成磁官路穿过,集市贸易一度兴盛,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大量增加。从明清直到民国,村落发展变化巨大,按姓氏聚集因以成庄,有的庄与庄合并成村。新中国成立前,有很多因居住分散而以姓氏名庄或以地理位置名庄,而挂靠到某个大村的自然村。其实这是民间自发的一种叫法,因为官府没有委派相应的管理人员,所以不能称之为行政村。时有“七边董、八长巷”也是基于这个说法,相传至今。
关于边董村的来历,《成安县地名志》记载:据传,边董在明朝之前,是由边、董两姓共同建村而得名。又传,边董在历史上属磁县辖,为临漳(解放前属河南省)、成安磁县(河北)两省三县交界处,曾在此建立边界监督管理机构,习称“边董”。后成村沿用其名,明代逐步发展称多村并以姓氏冠以村名。
据明、清《磁州志》记载村名可考,边董村于明末清初分为两村,西边较大的村落称为大边董村,东部较小的村庄称为小边董村(辖吴庄、陈庄)。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磁州志》记载,大边董下辖大边董村、小边董村、东武吉村、下阳村、桑杨庄、孙家横城等六村。另据清康熙间边董白马寺碑文记载,重修白马寺会首为大边董村人,时有大边董村张、刘、史三大姓,小边董村封、康、吴、陈四大姓皆碑上留名。当时民间以姓氏名庄,这七大姓所居之地以姓氏命名为七个边董。另据清乾隆二祖寺碑阴村名佐证,时小边董村所属吴庄、陈庄,已明确记载为吴家边董和陈家边董。由此可知,从明末直至清代,大、小边董村以七个姓氏冠以庄名, “七边董”之称源于此说。
清中期至民国期间,小边董村人口发展迅速,集市贸易繁荣,村落规模早已超过了大边董村,所以就有了“大边董村不大,小边董村不小”的传说,相传至今,成为美谈。民国三十年(1941年)《增修磁县县志》记载,磁县分五区,边董约属东区(“约”相当于乡一级),边董约行政驻地边董集,下辖大边董、小边董、东武吉、东保庄、西保庄、高母营、高母村、向阳(辖桑阳)、张横城、吕家庄、何横城、孙横城(辖小南头)、张武庄(辖义井)、张辛庄等14个村。而七边董之说历经时代发展,清末、民国时期又有新的改变。位于小边董村的集市一带称为边董集,白马寺后称为寺后边董,西头称封家边董,东头为康家边董,东部所属有吴家边董和陈家边董,再加上大边董,仍被称为“七边董”。
1945年秋,大边董村和小边董村由磁县划入成安县。大边董村名未变,小边董村所属边董集、寺后边董、封家边董、康家边董,因封氏居多,遂更名为封边董村。隶属于小边董村的吴家边董(习称吴庄)因吴姓居多,独立成村,名吴边董村,隶属于小边董村的陈家边董(习称陈庄)因陈姓居多,独立成村,名陈边董村。至此,历代相传七边董,今已为四个边董,即封边董村大边董村吴边董村和陈边董村。至此,边董各村脱离磁县,划归成安县管辖,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
围绕一棵千年古树,伴随一座千年古寺,边董村的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生生世世,繁衍不息。可是,历经兴盛衰落、水患兵火,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中对于村名的出处没有确切的记载,关于村名的来历也没有口口相传。边董,一个古老的名字,只是对其最初的涵义已无从知晓。新编《成安县志》记载:传明朝以前,边、董两姓共同建村,故名边董村。又传因历史上为两省(河北、河南)三县(临漳、成安、磁县)交界处,曾在此建立边界监督管理机构,故名边董村。此两种说法均缺少依据,有待考证。
村庄简介
陈边董村位于 长巷乡最东边村,距乡政府3.3公里,因陈姓居多故名。现432户,1649人,耕地2810亩,多为粘土,村南为两合土,有移动通讯塔、机房一座,建有成安县瑞通碳素有限公司,占地43亩,成安县福利碳素有限公司,占地31亩,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用水泥硬化,里程3925米,2009年实现群众供水站饮水,入户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以种植棉花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运输、外出务工、在碳素厂打工,年人均纯收入5600元(2009年数据)。
陈边董村位于长巷乡政府东4公里处,县城西侧。这里交通便利。全村现有常住人口2000多人,土地耕地面积达2600亩。政务每一季度公开一次,在医疗教育方面本村有卫生所2个,小学一所。村内产要以农业为主,农产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棉花为主。另有个体养殖业(牛),石墨电极厂两个;劳务输出为三四百人,人均收入5600元/人。为先进小康村。本村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环境,伴随着三个代表深入基层,陈边董村又有了新的思路,准备发展新品种农作物基地和棉麻新品种的引进和销路,从而进一步带动本村经济发展,使我村的经济再次咫的飞跃。 陈边董村位于乡政府东4公里处,县城西侧,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也十分方便,我村对外招商,有大片土地可向外出租、水电齐全,可以开发办厂。有意者请速与我村联系,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我村计划在保持农业稳定的前提条件下,大力发展个人种植业(棉麻)种植基地,另我村需引进新的优良品种;探寻棉麻的新品种引进,从而带动村内其他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发展计划,我村决定对外寻求有关棉麻方面的最新品种以及相关的技术和石墨电极最新的销售信息。如有意提供者,可与我们联系,我们愿真诚与您合作,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主要人物
陈文明
陈边董村青年青年农民陈文明,从93年开始在甘肃兰州搞碳素经销,积累了一些原始资本,当看到家乡建碳素园区时,带头把在兰州的经销公司转让,回家乡办厂。他从2003年7月份开始投资1300万元,仅用3个月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占地20亩的碳素厂,录用农民工280人,该企业已经扩建达56亩,固定资产达1.9亿元。
主要企业
河北瑞通炭素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瑞通炭素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成安县中国北方炭素生产基地内,西枕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是中国北方炭素生产基地乃至河北省规模最大的高端炭素制品生产型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5年7月,于2012年10月31日在天交所挂牌上市(股权代码为613021)。注册资金3154万元,占地面积415000平方米,现有职工378余人。企业现有固定资产1.83亿元,年生产石墨电极30000吨,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高功率石墨电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多种炭素制品,产品质量优良,质量检测设备齐全,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瑞通炭素追求卓越的品质理念,始终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从选料到最后机械加工,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认真地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精心地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石墨电极产品。公司拥有丰富石墨电极生产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致力于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提高石墨电极的品质并保持质量的稳定性。瑞通炭素将深挖行业客户,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等级,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力争早日建设成为中国一流的专业炭素制品生产企业。
成安福利碳素有限公司
成安福利碳素有限公司主要经营 600-850mm石墨电极,石墨碎,块,粉等,450-500mm高功率掉炉料等等。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厂长:赵杰,我厂主要生产销售600-850mm石墨电极;石墨碎;块;粉等;450-500mm高功率掉炉料等,公司地址位于3000多年的建城史的邯郸,期待您前来我厂洽谈业务!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1 13:12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