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8月11日生于
上海,祖籍广东台山,笔名张岪,中国当代
画家、
作家、文艺评论家,美术教育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
西藏组画》,主要著作文集有《
纽约琐记》《
多余的素材》《
退步集》《
退步集续编》《
荒废集》《
外国音乐在外国》《
笑谈大先生》《
归国十年》《
草草集》《
谈话的泥沼》《
无知的游历》《
陌生的经验》《
张岪与木心》等。
人物经历
1953年8月11日,陈丹青出生于上海。
1970年—1978年,先后在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
1976年,创作油画作品《进军西藏》。
1977年,作品《进军西藏》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军美展”;另作品《泪水撒满丰收田》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展。
1978年,入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作品《西藏组画》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
1982年,定居美国纽约;在法国巴黎参加巴黎春季沙龙(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展)。
1992年,编著出版《陈丹青速写集》。
1995年,在中国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陈丹青油画展”;编著出版《陈丹青画集》。
1998年,在纽约哥根汉姆现代美术馆参加“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在香港科技大学技术中心举办“陈丹青作品展”;另编著出版《陈丹青画册/静物》。
2000年,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另先后在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等地举办“1968—1999年个人巡回展”;另编著出版《纽约琐记》。
2001年,参加在比利时举办的“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回顾展”。
2002年,参加在德国举办的“中国与德国当代艺术对话展”;另编著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集》。
2003年,参加在奥地利举办的“艺术与战争”;另编著出版《多馀的素材》。
2004年,辞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职;另在中国上海举办“感觉记忆”。
2005年,编著出版《退步集》。
2007年,编著出版《退步集续编》《与陈丹青交谈》。
2008年12月,联合马可鲁、冯良鸿举办“从纽约到北京”陈丹青、马可鲁、冯良鸿画展。
2009年,编著出版杂文集《荒废集》。
2010年5月,在北京举办“陈丹青版画展”;11月,在中国油画院美术馆举办“归国十年”陈丹青个展。
2011年,受聘于浙江大学。
2014年9月,在北京举办“陈丹青色粉人体作品展”。
2019年11月,在北京举办“退步 1968-2019”个展。
个人生活
陈丹青的祖父陈砥中为黄埔军校的第七期军官,历任国民党师教导连长,集团军独立宪兵营长,专区保安副司令以及“铁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1990年回到广东台山定居。200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陈丹青的父亲的名字是陈兆炽,陈丹青弟弟的名字是陈丹心。
陈丹青的妻子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纺织品设计师
黄素宁。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陈丹青以文写画、以画为文、文画互补分别使画家散文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主题、风格和蕴意。他的美术生涯构成了散文写作的主要内容,绘画习惯带来的审美经验留存于散文之中,形成语言、叙事上的风格,图像与文字的互证互补,使文字与图像的表达得以深化,提升了单一媒介的意蕴空间。而画家散文也焕发了价值:画家散文沟通了“图”“文”两种艺术媒介,融合了“看”“读”两种思维方式,为文学提供一种新质素,为批评提供一种新场域。绘画领域的语汇、思维进入文学后,更生了散文语言,也缔造出了特别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同时,绘画艺术的介入也转化了文字的刚硬气质,使散文内容中的批评得以柔化,理性思辨更富于诗性。
陈丹青的散文透露出一种观看之道。“观看”不仅是一种绘画积习与思维惯性,也成为理解外物的逻辑方式。陈丹青在风景铺陈中,对空间、光线、色彩、肖像的细描,显露出其绘画眼光。此外,肖像、衣着更在他的解读下与摄影、建筑等一道形成一种“看”的政治;他的绘画经验,使他更青睐“表面”,他理解外界的方式是“撇开本质看现象”,这使其散文在叙事时形成了描写凸显,议论、抒情消退的客观性特点,显露出戏剧般的场景感;他品画时从局部入手,是在看取历史的细部,这与其“退步”宣言类似,是对整体与进步的消解。与之相关,他在作文时,则爱写“多余”的细节。局部与细节,不但是陈丹青的观看之法,也可以借此理解其精神生成的理路。
陈丹青的绘画实践与艺术经验,形成了其自己的观看之道,并影响到他的散文写作,即以画眼观物,使其在行文时格外凸显颜色、空间、光线、肖像等要素。同时,他对表面的青睐,使其往往愿意从肖像、照片、建筑等可视层思入,展开他的言说空间,也使其文章形成重描写的特点,显现出场景感。他强调局部与退步的艺术史经验,使其关注历史的细部,从而在记录、回忆故事时,喜写多余的细节,因而,陈丹青的观看之道不仅影响了他行文的内容取向,更深刻影响到其文章的形式层面。
陈丹青的观看之道,来自他的绘画实践,更深植于他人生历程,尤其是绘画阶段中获得的认知自主性。陈丹青所表露出的观看之道,显现出其个人的审美习惯和思考外物的逻辑方式,及彼此之间的观念盘绕、互通,也呈现出他生命经验生成的理路。
1968年—1976年,陈丹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跟随中学老师学画,从他油画启蒙教育时,在他心里就种下了向欧洲大师学习的种子;1970年—1978年,辗转农村插队落户,劳动的空隙自学画画。这个时期,陈丹青艺术创作的特色正反映出中国艺术创作的总体要求:艺术创作的主题是根据形势需要,属于政治宣传。强调领袖人物的高大及工农兵形象。画风积极明朗,画面充满感召力,造型上注意主要人物健康向上的力量和戏剧性。色彩上以“红、光、亮”为主,表现积极而热烈精神倾向,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写实主义。这个时期称为前现实主义时期。
1980年,陈丹青二度进藏,创作了毕业创作《西藏组画》,把中国油画创作从伤痕美术的政治情结和形式美中解放出来。他笔下的藏民不再是载歌载舞宣传符号,而足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载体。打破了在人们头脑中成为定势的苏联式的绘画模式。在色彩和笔触的运用上极尽朴实。浑厚的灰褐色几乎统领画面,然而却极富情感力度,涂抹的笔触效果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使作品有一种凝重感,人物神情动念生动传神。这个时期称为现实主义时期。
1990年,陈丹青受到当代艺术熏陶的,摆脱了西藏,摆脱了十九世纪美学范畴里写实主义的框架,他不再去画过去那种反映论式的写实绘画,开始画题材严肃的巨幅双联、三联多联画,立足于自身的视觉经验,对当代政治、文化的观照和思索。他将历史名作与当代图像并置,两种异质图像在人物动势和神情中有一定的相似和顾盼照应,揭示出在历史演变中话语观念行为模式等的连续和断裂,同一和差异。陈丹青发现了用油画材料可以画国画。画董其昌、怀素、米芾的画册和书法,山水花鸟,既是画册中附带的艺术,又可认为是一种“创作”的艺术,这里的绘画变为表现绘画的绘画,以中国山水画册为图式语言创作的静物画,让人们重新看待国画与油画,个人与历史、真实与虚幻,种种间离的效果。这一时期称为当代艺术时期。
陈丹青的色粉画介于素描(速写)和油画两者之间,色不伤笔,笔不伤色。他的色粉画用笔比速写更精进更复古,笔笔中锋,线条自起自导,人身的轮廓、重量、空间、体积、骨与肉,均由线条发起,最后又都归回到线条,而饱满的造型,生动的姿态、浑圆的形体,肌肤的温度,跃然纸上。他的色粉画越过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远接19世纪遗风,线条精准而生气勃勃。
《西藏组画》摆脱了苏联的绘画方法,凝结了西方老派欧洲的绘画技法。是对教条化的政治主体性创作模式的一种颠覆。遵循了“画你眼睛看见的东西”,摒弃主体性的虚假喧嚣,将视野专注于生活真实,是对人的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与呼唤,是改革开放后写实主义思潮的发端,被评论家王进玉赞誉为“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融合化一的典范”。
在《西藏组画》中,陈丹青没有安排戏剧化的事件,没有去烘托人物性格及文学主题,只是用一种“纯粹”践行着一位现实主义者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绘画语言的朴实性上。 陈丹青只是用朴素单纯的写生手法来表现眼睛的即时所见。 透过画面,可以感受到藏民浑身上下所散发出的粗犷性格,体味到一种厚重和深沉。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凤凰网评)
“陈丹青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授
冯法祀评)
“陈丹青的才华是活泼的,而且很丰盛。他有超常的学习能力,实践范围甚广,品性纯真,富有正义感。”(画家
杨飞云评)
“曲折的人生经历及十八年的海外生涯造就了今天的陈丹青,他不但是一位优秀的画家.还是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对社会诸多问题提出质疑和看法,对教育、影视、当代艺术等有独到的见解.有强烈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意识,他的画及文字都承载着厚重的责任感,折射出他多元的艺术修养及人格魅力。”(《
出国与就业》评)
“陈丹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是将中国油画从‘伤痕美术’中走出来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开创了‘乡土情’和‘生活流’的先河。”(《
科学之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