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
天门市竟陵
西湖之滨,在
西塔寺原址重建,1988年10月落成,是一座以茶圣
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具有古典园林特色的纪念博物馆。
建筑布局
馆舍由前殿(即陆公祠)、后殿(即大雄宝殿)、涵碧堂、东冈草堂、服务设施等四个部分建筑群组成。1988年10月8日前殿山门、古雁桥竣工并对外开放;1992年12月后殿、服务设施等相继完工,接待游客。
陆公祠
陆羽纪念馆内的主体建筑前殿(即
陆公祠)位于竟陵城西寺路西端,殿宇为歇山顶式,结构精巧,造型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祠前有古朴的“山门”,其门额“陆羽纪念馆”五个大字为原中宣部副部长、著名诗人
贺敬之所书。陆公祠正中是一尊高26米的陆羽全身铜像,一代“茶圣”肃然落座,左手托杯,尽显精心品茶之态。殿内两侧陈列柜展出的是陆羽遗迹、遗物、文献和照片;中外专家学者研究陆羽所撰写的书刊、画册、评价文章,其中有
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诸冈妙子于 1986年5月出席在天门召开的全国陆羽学木讨论会时奉还的《茶经》珍本和日本京都“日中茶经研究交流会”文献资料。
陆公祠内东壁悬挂着24幅图文并茂的“茶神”陆羽的生平简介;西侧墙壁上悬拴着九块呈长方形的《陆羽茶经》全部内容。殿内中间展出日本茶道和韩国陆羽茶经研究会所赠纪念珍品和书刊。整个殿内典雅肃穆,生动地反映了陆羽潜心事业、严谨治学、博学多才的卓越事迹。
陆公祠陈列陆羽传木雕二组,每组长10米。画面由“鸿渐于陆”、“古井汲水”、“牛背读书”、“伶艺初露”、“火门拜师”、“忘年之交”、“峡江考察”、“东冈结庐”、“江南品水”、“御前煮茶”、“南泠评水”、“赠经季兰”、“三癸聚会”、“游子乡情”、“苕溪著书”、“茶道远播”组成。表现了
陆羽传奇的身世,以及少年陆羽博学多才,献身茶学的远大抱负,反映了茶圣人后后半个世纪游历江南三十余州郡的浪漫生涯。殿中陈列《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等石碑以及有关文物资料。
鸿渐楼
纪念馆后殿为大雄宝殿,为两层重檐仿唐建筑,规模宏大、造型优美。第一楼陈列有全市历史文物和传世古物、珍宝3000余件,展品再现了
江汉平原腹地—一天门市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其中石家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制工艺—一陶鸟、陶兽等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过,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第二楼展出天门市历代名人书画、精品和部分革命文物,有贺龙、李先念、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天门从事革命活动时留下的不少珍贵文物,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
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
后殿名
鸿渐楼,为两层结构,一层为祭拜堂,供奉陆羽铜像。其像于1988年由湖北美术学院
刘政德教授以石碑为蓝本所塑。已收载于《世界雕塑全集》。二楼陈列有关陆学与茶经研究文献资料。
人物简介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
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有《陆羽自传》。
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时的陆羽才3岁,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
西湖之滨拾得。在
湖北天门县西门外
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可信度较高。他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积公以《
易经》自筮,为孩子取名,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按卦词给他定姓为“陆”,取名为“羽”,以“鸿渐”为字;或有另一种说法,陆羽姓名的取得也颇有意识,据说陆羽年长后以《易》自况,占得《渐》卦,卦辞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其意为鸿雁飞于天上,四方皆是通途,两羽翩翩而动,动作队伍整齐有序,可供效法,为吉兆。按此卦义,当时还没有姓名的陆羽自定姓为“陆”,取名“羽”,又以“鸿渐”为字。这仿佛谕示着:本为凡贱,实为天骄;来自父母,竟如天降。陆羽在黄卷青灯、钟声梵音中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煮茶等事务。虽处佛门净土,日闻梵音,但陆羽并不愿皈依佛法,削发为僧。
九岁时,有一次智积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授孔圣之文。”住持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陆羽被派去“扫寺地,结僧厕,践泥污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陆羽并不因此气馁屈服,求知欲望反而更加强烈。他无纸学字,以竹划牛背为书,偶得
张衡《南都赋》,虽并不识其字,却危坐展卷,念念有词。积公知道后,恐其浸染外典,失教日旷,又把他禁闭寺中,令芟剪卉莽,还派年长者管束。
眨眼三年,陆羽12岁,觉得寺中日月难渡。乘人不备,逃出龙盖寺,到了一个戏班子里学演戏,作了
优伶。他虽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陆羽亦不例外。唐
天宝五年,
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了陆羽出众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抱负,当即赠以诗书,并修书推荐他到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那里学习。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
礼部郎中
崔国辅贬为
竟陵司马。是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崔与羽相识,两人常一起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
天宝十五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行前,
崔国辅以白驴、乌犁牛及文槐书函相赠。一路之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晶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锦囊满获。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
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
丹阳。唐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闽门著述(茶经)。期间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着蘑鞋,独行野中,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
茶品水,或诵经吟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迟疑徘徊,每每至日黑兴尽,方号泣而归,时人称谓今之“楚狂接舆’。
唐代宗曾诏拜羽为太子文学,又徒太常寺大祝,但都未就职。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