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历史学家独立
编纂的别国
通史著作之一。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由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作者
纳忠,云南人,中国著名阿拉伯史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阿拉伯通史》以流畅的文字、丰富的史料全面记述了
阿拉伯民族从游牧部落发展到强大民族国家,建立东起中国边境、西迄
大西洋边、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全过程。
该书除介绍阿拉伯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发展进程外,以较大篇幅阐述了一般阿拉伯史书涉及不多的一些重大课题。如阿拉伯人向岛外扩张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南方也门地区文化的繁荣,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人的国际环境,北方麦加地区经济的腾飞和思想意识的变化(哈宜法运动),以及伊斯兰教兴起后,阿拉伯人提出的《
麦地那宪章》对促进阿拉伯半岛南北部落从孤立走向统一的作用。此外,该书还对阿拉伯人历次向岛外大迁移的深远影响,阿拉伯人在新领土地留恋定居,留恋土地、夺取土地, 新穆斯林(阿拉伯人以外的其他各国穆斯林)与被护民(异教徒)对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贡献,以及封建土地制的发展等等,都做了详尽描述。
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在时间上处于
古希腊、
罗马文化、古波斯文化、古叙利亚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之间,在空间上处于东、西文化的交汇点。阿拉伯人与各民族的交融,促成了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文化大发展。穆斯林商人(大食商人)基本上控制了陆上和海上的两条丝绸之路,创立了从阿拉伯海到波罗的海之间的南北商道,同时推进了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的大发展。在公元11—13世纪的两百余年内,由于
民族融合,阿拉伯人击退了西方十字军与东方蒙古人的夹攻。
本书最后一部分扼要介绍了16世纪以后的400余年内阿拉伯各国在
土耳其帝国和西方殖民主义轮番统治以及
阿拉伯人艰苦斗争的错综复杂的过程,最后终于赢得了独立,进入民族复兴光明的时代。
纳忠 (1910—2008),回族,云南人,中国当代阿拉伯
历史学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获埃及开罗
爱资哈尔大学“学者学位(alalaminga)”,1940年在该校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专业结业。
1943年春起历任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
云南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系主任。有专著和译著二十余种。1985年由叙利亚
大马士革阿拉伯学会推选为该会通讯委员。1983年被巴基斯坦“希吉莱国际奖金委员会”聘为提名委员。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