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时节
傈僳族人民的节日
阔时节是居住在怒江境内的傈僳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阔时”为傈僳语,“阔”即是年,“时”意为新,“阔时”则是新年。由于各地的习惯和历法略有不同,过节时间有前后差异,基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间,一般选在属龙之日为始。也有个别地方以樱桃树花开为标记,确定“阔时节”的会期。
节日名称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阔时”为傈僳语,“阔”即是年,“时”意为新,“阔时”则是新年。“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农历的春节(正月初一)。由于各地的习惯和历法略有不同,过节时间有前后差异,基本定在农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之间,一般选在属龙之日为始。也有个别地方以樱桃树花开为标记,确定“阔时节”的会期。
历史沿革
节日起源
明清帝国时期,中央王朝势力深入西南边境,世居金沙江、澜沧江、丽江、维西一带的傈僳族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被迫向中缅边境迁徙,他们处于多重强大势力的边缘境地。但是傈僳文化在这里涅槃再生,形成了西南边境上一幕美丽的传奇。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各地,也散居在缅甸、泰国等地。“阔时节”是傈僳族的新年,是傈僳族祭祀、祈福的日子,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历史变迁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为“岁首”之意。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节日习俗
傈僳族习俗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树、树上。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阔时节的前一天晚上(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接祖先回家过年。这天扫地必须用麻栗树枝,传说麻栗树可以驱邪。接祖先之前,先给祖先神灵供奉白酒、粑粑、玉米花等,由一家之主或族长主祭。
阔时节前,傈僳人家宰猪杀羊,酿制水酒,做好玉米耙耙,互相馈赠,视求新年丰衣足食。青年人则在村头寨场扎彩门,围起活动场。节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争先采来青松枝叶,铺撒屋中,插在门口,以示吉祥。然后,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所属村寨公共场所,由祭师毕扒主持,举行除旧迎新的仪式。仪式开始,将一棵松树栽在草坪中央,树枝上挂弩箭姑娘们精心绣织的飘带衣物。树下放一个装满荞麦的大箩,周围摆上12小箩荞麦、12坛新酒,以象征一年十二月。毕扒站在中间,念诵民族历史,祝福新年吉祥如意。接着,毕扒带着12对男女青年吹起葫芦笙,唱起欢乐的山歌,到山林里抬来12棵小松树,栽在12个小谷箩的旁边,意为接回了吉祥的新年。继而将12坛荞麦酒分斟给大家喝,并开始射弩、跳舞、对歌和荡秋千活动。全村男女老少均陶醉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
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节从年节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穿上最好的衣服休息庆祝节日。村中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男青年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泸水县的傈僳族过阔时节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的场所,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在温泉边吃住,洗温泉澡。有的人家为了洗温泉,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节日食物
“阔时节”也是维西县傈僳族同胞的美食季,玉米稀饭、火烧粑粑、漆油鸡、苦荞粑粑等一样都不能少。其中,玉米稀饭选用了当地特有的玉米品种,头天晚上就开始用水浸泡,第二天在火塘边熬制4—5小时后,添加酸菜和腊肉后便可享用;火烧粑粑,则用麦面做成粑粑后,丢到火塘灰里,两三分钟后,冒着热气的粑粑经过“三吹三打”之后即可入口;漆油鸡是用漆油烹饪本地土鸡制作成的菜肴。漆油从生长在山谷沟壑的漆树籽壳中炸出,冷却后凝固成块,颜色比黄蜡稍浅,用漆油炒菜做饭,奇香无比。
节日传说
阔时节来历
“阔时节”的来历有一个传说。一千多年前,在青海南部有一块坝子,杂居着几百户人家,他们和睦相处,互通有无,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这当中有一户叫阿朴德扒的人家,膝下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阿朴德、二儿子叫阿朴华、三儿子叫阿友恒,一家人勤耕苦干,夫妻相敬如宾,可好景不长,京城里派人抓兵,可当了兵的人都战死沙场,父母为了留住血脉,便命三兄弟分三个地方逃命,但是为了延续兄弟情父母要他们必须在特定的一天带上自己的子子孙孙相聚。三兄弟听后便立鸡血盟誓:不管身居何处,一定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忘祖宗留根之情,不忘同胞骨肉之约。这样的约定一年一次,久而久之就形成现在的“阔时节”。
木多依塔
传说在远古的洪荒岁月,天矮地窄,天上没有日月星辰,地上没有光亮,人们摸黑走路,不小心头就撞着天。有一天,一个妇人背着柴回家竟把天戳破了,瞬间大雨如注,下个不停,洪水滔天,人类几乎全被淹死,仅有姐弟俩躲进大葫芦里,顺水漂流活了下来。姐姐叫阿姿,弟弟叫尼然。他俩爬出葫芦时,洪水已退去,天上却挂着七个太阳,烤干了大地。乌鸦的羽毛原来很艳丽,现在被烤成焦炭色。在这生死关头,姐弟俩制造了弩箭。尼然攀上高山顶,连发六箭,射落了六个太阳。他还想射落最后一个太阳,阿姿劝道:“留下它照明取暖吧。”太阳以为尼然还要射落它,吓得往高空逃飞,随着太阳升高,天空也变高了,人们再也碰不着天了。从此,阳光普照风调雨顺,万物复苏,姐弟成婚,繁衍人类,地球充满了生机。
节日活动
堆沙埋情人
傈僳族崇尚自由恋爱,此项活动是傈僳族青年男女寻找自己心上人的最好时机。如果傈僳姑娘有了意中人,便会透露给亲朋好友,然后由姑娘的亲朋去确认小伙的情况,如果小伙也有意思,那么众人就会将两个意中人一同“埋”入挖好的沙坑中,玩闹之后将二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爬花杆
“笛哩吐”是傈僳族女性佩戴的一种乐器,花杆的顶端挂着意中人的“笛哩吐”,傈僳族男子爬花杆将其取下后赠与女子表达心意。
上刀山、下火海
“上刀山”需要用36把或72把锋利的长刀做横档,绑在20多米长的两根粗木杆上,再把它竖立起来,身着民族服装的傈僳族男子光脚爬上刀梯,一步步攀上“刀山”,体现男人的勇敢和祈求风调雨顺。
“下火海”是傈僳族男子赤膀光脚地在炽热的炭火中舞蹈,时而从“火海”这头光脚踏到“火海”那头,时而用手捧起炭火撒向空中,时而用舌头舔红形彤的火炭。
射弩比赛
傈僳族男子刀弩不离身,射弩比赛有1200多年历史,逢年过节傈僳族便举行射弩比赛,人们把自愿带来的油煎粗粗、肉成当箭靶,射手们按先后顺序进行比赛,谁射中了,粗粗和肉片就归谁。射得粗粗和肉片最多的人,就是最优秀的射手。
千人连心酒
傈僳族“无酒不成礼”。千人连心酒是用一根长长的竹杆一起喝酒,必须要齐心协力、动作一致,一起举起竹竿才能喝好这口酒。
澡塘赛歌会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节日影响
“阔时节”作为傈僳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阔时节”期间所进行的民族舞蹈表演,并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在节日聚会前期,由老一代言传身教。随着与外界的接触,充满现代气息的舞蹈元素也开始融入傈僳族传统舞蹈中。为了举办大型的庆祝活动,在傈僳族中涌现出大量的民间艺人,以他们独有的风格展示着傈僳族文化。
2018年12月12日到2019年1月3日,2019年怒江傈僳阔时节活动将在怒江州泸水市峡谷之城六库举行,包括文艺演出、体育赛事、旅游产品推介、商贸推介、其他活动五个板块内容。
2019年10月,云南民族村按照度假区党工委、管委会“点亮民族村之圆梦三约”的系列活动,筹划了以“盛世迎国庆 欢乐阔时节”为主题的云南民族文化活动。
2021年5月24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申报的阔时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年2月,傈僳族阔时节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阔时节项目保护单位泸水市文化馆评估合格。
节日意义
“阔时节”对于傈僳族而言,是最为盛大的节日。在这个傈僳族人民自己的节日中,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民族的伟大以及先祖的智慧。在这种氛围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及民族自尊心。人们通过节日开展,一方面能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节日中使心情愉悦,满足精神层次的需求。
怒江州地区地处中国边疆地区,交通不便,发展相对缓慢,不像大理丽江等地被大家熟知。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政策,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在这个契机下,傈僳族人民借助“阔时节”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打响民族品牌,使游客在欣赏人文风土人情的基础上,顺便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过“阔时节”目的概括起来有四:一是拜天拜地祈求保佑;二是祭祖祭宗,祈求赐福;三是求达各玛(三角架)保护,驱赶天神地鬼;四是求天地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就是阔时节的来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居住着傈僳族独龙族怒族普米族白族汉族等22个民族,阔时节等民族节日丰富了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相容、生活互助,共同建设好美丽家园。
参考资料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文化和旅游部.2023-11-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6 15:52
目录
概述
节日名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