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长安曲江池畔。仕子百姓沿古代风习,踏青流饮,共舞《赤白桃李花》。是日,李白、晁衡联袂游春,赋诗会友。柳青娘与晁衡会晤,出示折扇,原是
秦陵相识的白衣少年。二人诗文酬和,彼此倾慕。李白即席赋《白苎辞》以为祝贺。
数年后,长安晁衡
官邸。柳青娘与晁衡缔结良缘,积极赞助丈夫研习中华文化。
晁衡集入唐数十年之所学,撰《大唐胜览》百卷。七月十五日,为中、日民间怀亲祭祖的中元节。适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藤原清河抵长安。晁衡思乡心切,欲与藤原氏同返故国,作《
思乡》诗抒其愿。
玄宗皇帝于大明宫以乐舞款待藤原清河大使,藤原以《
扶桑扇舞》奉献。柳青娘携晁衡《思乡》诗晋见玄宗,请求恩准
晁衡回国。
李白得知晁衡等遇难
噩耗,
悲恸欲绝,作中日友好之千古绝唱《
哭晁卿衡》。海岛遇险,青娘
罹难,晁衡遇救生还,复归长安。八月中秋,皓月当空,晁衡怀念青娘,思恋祖国,夜不成寐,神驰奈良……晁衡振奋精神,重修
散佚的《大唐胜览》,以遂交流中日文化、
报效祖国的
宿愿。
灞水
桥头,青年晁英告别老父晁衡,偕同又一代自愿东渡的和尚、工匠、技师、
学生赴日,谱写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诗章。舞剧《长相思》涉及的三首诗送日本使
唐玄宗日下非
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駃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衔命还国作[日本]
阿倍仲麻吕(晁衡)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哭晁卿衡
蔡恬(布景),
赵翔(服装),樊林(道具),张亚春(灯光),李金保(化妆),蔡小鹤(效果)。
武世民、
赵长水(饰阿倍仲麻吕即晁衡A、B),
胡杰、郑凯、呼延芬(饰柳青娘A、B、),任远、骆志刚(饰李白A、B),张永春(饰
唐玄宗),邱枫(饰
芸娘),毛飞(饰藤原清河大使),张洋(饰晁英幼年),张先(饰晁英青年)。
《长相思》的编导们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记载、诗歌、陶俑、石雕、壁画,考证它们的形态,模拟它们的舞姿,研究它们各个造型之间连接过渡的舞蹈方式,创作、设计符合唐代社会生活的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舞蹈形式。这是多么艰苦而有意义的艺术劳动呵!我们可以看到《秦王破阵乐》、《剑器》、《霓裳羽衣舞》、《白纻舞》。唐代著名乐舞共达十个舞段,这是何等艰巨细致的工程啊!这些舞蹈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舞蹈的场次中,而是有机地糅合在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之中,使我们看到八世纪的唐代社会风貌和生活脉搏的跳动。
《长相思》的作者,主要用
唐代舞蹈的语汇、舞姿、造型、组合,适当地吸收了中国戏曲舞蹈和芭蕾舞蹈的少量技术、动作,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柳青娘这个感人的艺术形象。
对民族遗产的继承、改造、发展,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首先要有对传统的“孝子”精神,尽可能完整地继承下来,但又要有勇气批判它、改造它、发展它。继承和发展都是手段,目的还是古为今用。(摘自《群众歌舞》198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