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境内公办中学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始建于1884年,是吉林省重点高中,长春市教育局直属独立高中,长春市第一所官办学校。
学校简介
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位于长春市宽城区政府旁,宽城区富城路399号,是新近落成的一个现代化校园,投资1亿3千万,占地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楼、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大型食堂、体育馆等
学校2007年暑期开始招生,年招生规模为16个教学班,学生800人。养正高级中学已经于4月28日开工建设,10月份交付使用。
养正高级中学首任校长为孙永强。2010年由于工作调度,养正高级中学校长一职由张劲松代替,孙永强校长调往长春市希望高中
2008年,养正高中第一批自主招收初中毕业生,并且该批毕业生成功与2011年毕业,并且在2011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用事实证明了养正在宽城区的重点高中地位。
历史渊源
养正高中由原长春市第十二中学与原长春市第四中学组建而成,之所以定名为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养正高中由原长春市第十二中学与原长春市第四中学组建而成。原长春市第十二中学是由长春市第一所官办学校——“养正书院”发展而来,距今已有123年的历史;原长春市第四中学也已建校百年。历史悠久是两校的共同特点,养正高中是对长春教育发展史的传承。
其次,“养正”源于《易经》,就是施以正确的教育,包含对品行、道德、学业等各方面进行正确的教化引导,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深邃的教育思想
而且,纵观国内外知名高中的校名,无不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如上海的“格致中学”、“奉贤中学”。以“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定名,也是对长春教育品位的提升。此外,新校名的确定,长春市教育局先后征求了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知名人士、部分校长及数位教育专家的意见,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同。
师资力量
据了解,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不仅在校舍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在师资队伍上也将坚持高水平、高起点。
新学校虽然是整合十二中和四中两校的教育资源,但不是简单“1+1”,在整合十二中与四中两校优秀教师的基础上,教育局将面向省内外招聘名师到学校任教,组建一支各学科都有名师引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把新学校打造成设施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省级示范性重点高中。2012年8月,该校毕业生、不满16岁的范姜国一高分(538分)考入重点大学,不到18岁已经出版6部畅销书,是国内知名的少年作家,中央电视台《中国周刊》上榜人物。
养正书院
位于西长春大街95号,现在是西长小学,100多年前,这里也是一所学校。1883年,长春的地方官李金镛为改变本地当时“书院缺如,无以培植人才”的局面,号召地方绅士集资办学,李金镛亲为表率,捐出奉银一千两,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社会各界纷纷解囊捐助,短短三个月时间,就集资大约九万一千吊市钱。第二年夏天,养正书院竣工,李金镛亲自来书院给学生们授课。养正书院内,适应当时考试制度的讲堂、藏书室一应俱全,其中讲堂上还悬挂着有李鸿章亲笔楷书“养正书院”四个大字的横额
当年书院四周有围墙环绕,院内有榆、柳、梧桐、丁香等,一到夏天,这里绿荫蔽日,鸟语花香。
1907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养正书院适应潮流改为长春府中学堂,从此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进入了长春的课堂,开设了中文、外语、算术等12门课程,每周上课36小时,学制为五年。1913 年学堂改名为“长春县立中学”。1915年改为“吉长道立中学”。东北沦陷初期,学校与“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合并,成立“长春中学”,1937年又改为“新京市第二国民高等学校”。1945年光复后改为“长春市立第二中学”,次年更名为“长春市立中学”。
1958年8月,学校更名为“长春市第十二高中”,文革后更名为“长春市第十二中学”。
2007年,长春市为了均衡教育网点分布,解决铁北没有优质高中的问题,将长春市第十二中学与长春市第四中学整合成长春市养正高级中学,并新建校舍,致力于打造一所吉林省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
长春市第四中学也有百年校龄,历史悠久是两校的共同特点,养正高中是对长春教育发展史的传承。
如此,养正中学不仅是校龄长,而且也是数易校址。当年的养正书院位于今西长春大街95号,现在的西长小学。东北沦陷后,该校舍被“新京特别市公署”占用,学校迁至树勋街。1937年校舍迁至南岭,即长春市一中专,后又迁至附近(今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东区,曾经的长春市地质学校)。解放后,先迁至平阳街今长春市委党校处,最终于1958年8月迁至平泉路,直至2007年被整合成养正中学最后迁移。
由李金镛创办的养正书院是长春市第一所官办的学校,它开创了长春文化教育的先河。从1883年—1888年五年期间,李金镛还为长春地方做了很多实事、好事。在他离任时,长春百姓攀辕挽留,感激他为本地做的好事,称赞他是关外的“李青天”。离开长春两年后,李金镛在黑龙江的漠河病逝,北洋大臣李鸿章奏朝廷把李金镛的事迹付国史馆立传。长春百姓也为了表达怀念之情,就在他创办的养正书院西侧修建了李公祠。
从历史上看,养正中学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满清民国,还是东北沦陷时期。学校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的爱国志士和建设者。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长春,全校学生热烈响应,发起了“提倡国货,挽救灭亡”的反帝爱国运动。1951 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学校五百多名学生投笔从戎,赴朝参战。著名军事战略家李际均中将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学校的教学质量在社会上一直享有极高的声誉。1959年高考升学率名列全省第三,1966年前十二高是全市仅有的两所独立高中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又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一百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养正书院变成了西长小学,孩子们童真的面容掩映在朗朗的读书声时。如今只有院内的这株百年古树,依然在见证着这里发生的点滴变化。
学校荣誉
2020年11月16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5:16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