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溴
液流电池是液流电池的一种,属于能量型储能,能够大容量、长时间的充放电。锌溴液流电池中国已经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第一台锌溴液流
储能系统,百能实现了锌溴电池的隔膜、
极板、
电解液等关键材料自主生产。
锌溴液流电池作为其中之一的液流电池技术,由于在
系统设计中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和极强的
可扩展性,在大规模储能技术领域受到重视。同时,含锌体系的可
充电电池由于锌的高能量密度以及低成本,长期以来被认为在大规模储能系统应用中具有竞争力;而锌溴液流电池则是作为这两种技术的结合,该技术在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将具有很高潜力
建立在锌/溴电极对基础上的锌溴电池的概念,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取得了专利,其基本
电极反应如下: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锌溴液流电池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正/负极电解液同为ZnBr2水溶液,电解液通过泵循环流过正/负电极表面。充电时锌沉积在负极上,而在正极生成的溴会马上被电解液中的溴络合剂络合成油状物质,使水溶液相中的溴含量大幅度减少,同时该物质密度大于电解液,会在液体循环过程中逐渐沉积在储罐底部,大大降低了电解液中溴的
挥发性,提高了
系统安全性;在放电时,负极表面的锌溶解,同时络合溴被重新泵入
循环回路中并被打散,转变成溴离子,电解液回到
溴化锌的状态,反应是完全可逆的。
图2为锌溴电池系统
原理图,图2中可以看出,锌溴液流电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液路循环及
辅助系统、电解液以及电堆。其中电堆为双极性结构,每片电池通过
双极板在电路上形成串联结构,而电解液通过管泵系统
并联地分配到每片电池中,在提高电池的
功率密度的同时,液路的并联结构为片间的一致性提供保障;液路循环及辅助系统主要由
储罐、管泵、二相阀及各种传感器构成,在进行电解液循环的同时,实时的反馈电池的各项信息,如液位、温度等。
作为锌溴液流电池的核心部件——电堆则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外部的
端板为电堆的紧固提供刚性支撑,通过端电极与
外部设备相连,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双极板和隔膜与具有流道设计的边框连接,在极板框和隔膜框中加入隔网,提供电池内部的支撑,一组极板框和膜框构成锌溴液流电池的单池,多组单电池的堆叠形成锌溴液流电池的电堆,如图3所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锌溴液流电池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如何提高电池性能和寿命,保证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方面进行大量的研发工作,内容涵盖了数学模型分析、电极及隔膜材料研究、电解液优化、控制及运行策略开发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作为
液流电池体系,尤其是像锌溴液流沉积型的半液流电池,通过对
传质过程、
电极过程动力学、材料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建立电池的
数学模型,有助于研究者对实际过程深入了解,从而更有效地为研发提供指导。
锌溴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包括电极、隔膜、电解液等,通过对关键材料的研发,提高相应的
技术指标,可有效地降低电池成本,改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种
储能技术,必须有正确的运行及控制策略,才能保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锌溴液流电池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主要涉及热管理,液位及
泵阀控制,电量监测,电池维护等。
(1) 锌溴液流电池具有较高的
能量密度。锌溴液流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435 W.h/kg,实际能量密度可达60 W.h/kg;
(2) 正负极两侧的电解液组分(除去络合溴)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电解液的
交叉污染,电解液理论使用寿命无限;
(4) 电池能够放电的容量是由电极表面的锌载量决定的,电极本身并不参与充放电反应,放电时表面沉积的金属锌可以完全溶解到电解液中 ,因此锌溴液流电池可以频繁地进行100%的深度放电,且不会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
(5) 电解液为水溶液,且主要反应物质为溴化锌,油田中常用作钻井的
完井液,因此系统不宜出现着火、爆炸等事故,安全性高;
(6) 所使用的电极及
隔膜材料主要成分均为塑料,不含重金属,可回收利用且对环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