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脲霉素
有机化合物
链脲霉素,又名链脲佐菌素、链佐星,化学名称为2-脱氧-2-[[(甲基亚硝基氨基)羰基]-氨基]-D-吡喃葡萄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5N3O7,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水,低碳醇和酮。
理化性质
密度:1.86g/cm3
熔点:121℃
折射率:1.67
外观: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水,低碳醇和酮
结构数据
摩尔体积(cm3/mol):142.5
等张比容(90.2K):427.7
表面张力(dyne/cm):81.1
极化率(10-24cm3):21.10
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1.4
氢键供体数量:5
氢键受体数量:8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152
重原子数量:18
复杂度:315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5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品简介
STZ是由不产色链霉菌产生或人工合成的抗生素,能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并能抑制嘧啶核苷代谢和糖原异生的某些关键酶。在体内,STZ能自发分解并产生引起DNA双链交联的甲基碳化离子。与其他亚硝脲类药物比较,STZ的烷化活性相对较弱。
药代动力学
动物实验中,STZ能损害胰岛β细胞。药理学研究表明,静脉给药后药物迅速代谢。给药3h后,血浆中已检测不出药物。STZ的代谢为三相,终末半衰期40h,24h内随尿排出的10%~20%。药物及其代谢物可进入脑脊液,并至少在24h内维持一定浓度,但在不同患者,药物在脑脊液中的分布变化较大。
适应症
1、主要用于胰岛细胞癌β细胞或非β细胞癌),可使50%~60%的胰岛细胞癌患者行到缓解,与5-FU合用,疗效可提高。
2、对类癌肿瘤、霍奇金病、结肠癌肝癌等病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500mg/m2,连用5日,6周为1周期;或每周1次,初始2周每周1000mg/m2,若无明显疗效及毒性,可在后几周内逐渐增加剂量,但每次不应超1500mg/m2,一般起效总量为2000mg/m2,疗交最佳总量为4000mg/m2。
动脉灌注:治疗肝转移病时可采用肝动脉插管经药。
不良反应
1、本品毒性较低,无骨髓抑制作用
2、胃肠道反应:呕吐发生率较高,于用药后1~4小时内出现,用氯丙嗪类药物难以控制。10%~30%的患者可有腹泻,肝中毒,转氨酶升高,低蛋白血症;可加重或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3、肾毒性:此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肾小管肾小球功能异常,严重损伤可邮于5%~10%的患者,蛋白尿、糖尿、酮尿、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升高。
4、葡萄糖耐受性: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葡萄糖不耐受,血葡萄糖升高;对转移性胰岛瘤的治疗可引起瘤中胰岛素的释放,治疗后24小时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
5、其他反应:某些患者可产生过敏反应中枢神经症状。
禁忌证
孕妇及严重肝功能低下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可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亦应缓慢、谨慎,若漏出血管外应即刻冷敷,按局部反应处理。
2、本品为无透明水溶液,若有结晶析出或白色混浊,提示药液变质,不能使用。
3、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一旦出现蛋白尿、肌酐清除率下降,则应停药,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逆病变。
4、本品不宜用生理盐水注射用水稀释,以免影响疗效,5%葡萄糖液稀释后可有一定缓冲作用,并能保持疗效。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S22:Do not breathe dust.
不要吸入粉尘。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
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le where possible).
发生事故时或感觉不适时,立即求医(可能时出示标签)。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触,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风险术语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是有害的。
R45:May cause cancer.
可能致癌。
R46:May cause heritable genetic damage.
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遗传损害。
R61: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对未出生婴儿造成危害。
参考资料
链脲佐菌素.化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9 10:19
目录
概述
理化性质
结构数据
化学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