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杷县为广东省
雷州半岛的古代县治,原范围今属广东省湛江市管辖。隋至唐初,今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旧县村曾为铁耙县县治。
简介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铁杷县,县治设在今广东湛江市
麻章区旧县村。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铁杷县为
遂溪县,县治仍设旧县村。直至宋开宝四年(971年),历时380年。
名字由来
铁杷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当年,隋文帝平定南方的陈国,结束南北分治的南北朝,重新统一全国。隋文帝便将当时辖有雷州半岛的南合州改为合州,在州内增设铁杷县。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扇沙、椹川二县并入铁杷县。据史载,“铁杷”的名称来源于该县城前的铁耙溪(旧称铁杷溪)。因水中露出的岩石凹凸不平、形像耙齿,故名为铁耙溪,县城“以水名铁耙溪故名”(注:“杷”本字同“耙”,意为一种有齿和长柄的农具)。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本地为百越南境。
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归属象郡。
晋武帝太康二年,又称为合浦郡。南朝宁设置越州,遂溪属越州合浦郡徐闻县。到了齐武帝永明中,改徐闻县为齐康县。
梁武帝晋通四年(公元523年)分越州为合州,后为
南合州,遂溪属南合州齐康县。后来遂溪设置扇沙县及椹县,仍属南合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称为合州,撤合浦郡。
隋开皇十年设置铁杷县。
隋开皇十八年改
椹县为
椹川县。铁杷、扇沙和椹川三县(皆属今
遂溪县),属合州。大业初改合州为合浦郡,椹川县并入
扇沙县。
唐武德年间又再设为椹川县,改合浦郡为南合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更名为
东合州,将椹川、扇沙并入铁杷县,归属东合州。
贞观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陈文玉奏请朝廷批准,把东合州更名为雷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雷州为海康郡。
天宝二年(743年),改铁杷县为遂溪县,属
海康郡,县治设今湛江市郊旧县村,此为“遂溪”得名之始。据《雷州府志》记载,“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复海康郡为雷州。
北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改雷州为雷州军(军,古时行政区划),将遂溪并入海康县。五年,又恢复雷州。
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又再设置
遂溪县,县治设在现今遂城。乾道七年(1171年)又改雷州为雷州军。
元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为雷州路(路,古代行政区划)。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为
雷州府(府,古代行政区划)。
明洪武年间至清雍正年间,曾先后在今湛江市郊旧县村和东海岛设置椹川巡检司。
清承袭明代的体制,仍为雷州府,遂溪属雷州府。
清末,雷州府遂溪县属地还包含今湛江市的
赤坎区、
霞山区、
麻章区、
东海岛等地。
民国2年(1913年),遂溪属高雷道,15年属南路行政委员会,21年属南区绥靖公署,25年属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分署,38年属第十四区公署。县治于1948年10月迁往城月,1950年3月迁回遂城。
解放后,遂溪先后属南路地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公署、
湛江专区管辖。从1983年起,正式由湛江市管辖。
交通
旧县村位于铁耙溪出口处,是当年县之中心。出铁耙溪走海道,东行直抵县之东隅东海岛;南行经海康县(今雷州市)、徐闻县海安直抵琼州和郡治合浦(隋时,铁杷县隶属合浦郡,合浦郡又曾称合州);北行可通我国东部沿海各都城,沿铁耙溪西北上,可达本县腹地。若走陆路,贯穿南北之官道经过村西。这里水陆交通甚为方便。就我国古代运输业发展而言,水运优于陆运。隋朝,我国造船业已相当发达,这里水运条件如此优越,是把县治设在这里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业
把县治设在旧县村,另外一个因素是在以农业立国的年代里,铁杷县“腹地大半山硗砂薄”,旧县村一带“土厚地衍,鱼盐鳞集,诚一邑之沃壤也”,旧县村南面的大片水旱保收田,向来称那仓洋。“那仓”乃壮语词汇,意为高产良田。
古迹
古井
据考究,铁杷县治设在今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共382年,铁杷县衙建在旧县村龙眼井以北的地方,龙眼井系县衙内的东、西两口井,两井相距30米,形似龙眼,系宋朝所建,西井八棱八面,又称“八角井”。两井泉量一贯稳定,水位高、水质净、味甘凉,至今井水仍可饮用。现尚存衙门两具石狮,大小一致,形态相似,仰坐状,造型古拙,工艺粗犷。
古建筑
沿旧县村县衙北上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巷道,称为中央巷。此巷两侧现存明清时期古屋高大,饱经沧桑,风韵依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建筑遗件,如圆石柱、八棱石柱,石柱基更是种类繁多,有鼓式的、覆盆式的、葵花式的、花篮式的、半墩式的、罗纹式的等等,厅堂前的屏风基石也不少。石琢器具有石马槽、石磨、石臼、石洗盆、大浴盆,还有供穿杠练习举重的石轮,供套木桩以拉绳晾晒衣物的桩基石。又有民谣:“八角井,中央巷,金九埕,银九缸……”看来,这里可能是古代的大户人家的住宅区,相传县衙原设在这条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