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佛教
在佛教史中,部派佛教是指释迦牟尼涅槃后,从上座部大众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兴起前的阶段,也是这个时期佛教僧团所形成的各个部派的合称。
历史记载
上座部律藏一致记载,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南传佛教记载此时摩揭陀国黑阿育王在位),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长老,至毗舍离(Vaiśālī)举行第二次集结(称为七百集结或毗舍离集结),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比丘僧团对于戒律的十种看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
据南传佛教记载,东部比丘僧团不同意这个看法,自行集结会诵,订定戒律。因七百集结代表了上座长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东方比丘僧团则称大众部。此为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
而说一切有部及大众部传说,根本分裂的原因在于大众部的创始人大天,他提出新学说(大天五事)因此造成分裂。在上座部跟大众部分裂之后,在其中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团(又称为“枝叶分裂”)。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间起于佛陀灭度后百年,至大乘佛教兴起之间。至西元一世纪前后,各部派已成熟发展,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教义,也各自传承了不同的经典。
有关文献
现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结集犍度是研究“律分五部”说法和初期佛教历史的关键资料来源。上座部后续分化的主要标志性文献是提婆设摩《识身论》,此论先批判“分别论者”为“诽谤、违越、拒逆世尊所说契经”,再自称“性空论者”而批判了“补特伽罗论者”,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大毗婆沙论》和《舍利弗问经》最早提出“上座部”这个概念,特别是《大毗婆沙论》记载了早期主要部派的论点,是研究早期部派分化的重要资料来源。
公元489年译南传《善见律毗婆沙》记载到了第三次结集前后的历史,《岛史》和《大史》引述加工了律藏注释的有关历史内容,这二部编年史以及现在版本的《一切善见律注》强调了自己是“上座部”。
南传《论事》记载了大量部派观点,并有据信是觉音所做的注释指明了各观点所归属的部派。后世的《异部宗轮论》以及藏传清辩《异部精释》等是研究部派宗义和历史的常用资料。
部派列表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称有十八个部派或二十个部派。下面列出来自不同来源的部派列表。
南传记载
下表取自斯里兰卡《岛史》和《大史》关于第三次结集前情况的记载。因赤铜鍱部《善见律毗婆沙》记载第三次结集前僧伽不合是混入的“外道”引起的,而在此前后佛陀弟子本身是一味和合的,此部派分裂说法的更确切来源不明。
此外,在《岛史》列出下列六个起源不明的部派:
北传记载
下表来自世友菩萨的《异部宗轮论》。因为有人认为本论作者世友菩萨说一切有部世友尊者是同一人,此说法被认为源自说一切有部;本论将“本上座部”这个有“根本”含义的称呼给予了雪山部,而后世将“根本”这个评价赋予说一切有部而形成根本说一切有部这个新说法。
并记述四部分布情况为:
汉译《舍利弗问经》也对部派分化有所记载。
现代佛学
因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传承之间的关系,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各有不同说法,直到现代学者中仍然有所争议。
按现代佛教研究者的看法,大众部分派按上座部记载,上座部分派按大众部记载,对各部派做如下简单整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1 11:33
目录
概述
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