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拼音yǐng shū yān shuō),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
战国·
韩非《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战国·韩非《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郢都是古时候楚国的都城。郢都有个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已经是深夜了,烛光越来越弱,写信人渐渐地都看不清字了。他对旁边的仆人说:“举烛。”仆人忙把蜡烛举得近一些,烛光亮起来了,郢人继续写信。可能是他写得太专注的原因,竟把“举烛”两字也写进信里了。信写好后,连夜就发了出去。
不久,燕国的相国收到了这封信,全篇的意思都看明白了,可是唯独这“举烛”二字让他疑惑不解。是什么意思呢?他仔细地琢磨,认真地思考,突然若有所悟地惊叹道:“我知道了, 这‘举烛’二字太好了!”旁人不解,他继续自作聪明地解释说:“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啊!”
后来,燕相就把这封信交给了燕王,并向燕王解释了自己对于“举烛”的理解,燕王深表赞同,非常高兴。他按照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采纳他的建议,选拔贤能人才,治理国家。从此之后,燕国国力蒸蒸日上。
对这个故事,韩非子下了这样的结论:“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意思是:燕国虽然是大治了,但它并不是人家原信的本义。而现在的学者,恰恰大都像燕相这类人,并无什么真才实学,只会穿凿附会那一套。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是不必然,亦不必不然,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清·
袁枚《考据之学莫盛于宋以后,而近今为尤,余厌之。戏作放太白嘲鲁儒一首》:“专数郢书燕说对,喜从牛角蜗宫赴。”
清·
袁枚《钱忠懿王墓》:“且题数行书所见,郢书燕说存其疑。”
清·
钱大昕《题李义山诗》其四:“郢书燕说解难真,各道探骊颔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