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县修志始于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苑学等人编县志八卷,后佚六卷,现仅存天一阁二卷;隆庆元年(1567),由王敬等人主纂,全佚;明崇祯七年(1634)由米大年再修,共八卷。
《郓城县志》:始修于
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由苑学等人编,合计八卷,后佚六卷,现仅存天一阁二卷;隆庆元年(1567),由王敬等人主纂,全佚;明崇祯七年(1634)由米大年再修,共八卷。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 由县知事陈良谟主修八卷;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张盛铭再续;光绪十九年(1893)由毕炳炎再修八卷,为郓城旧志之优。1962年编写《郓城县志》,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止,其间调查搜集资料数百万字,但未成书。
新编《郓城县志》始于1982年春,成立了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并设办公室,组建修志队伍。搜集文字资料1200万字、图片资料数百幅,志书于1992年出版。断限原则上为1840年至1990年,为了照顾所记事物的完整性,少数章节内容适当上溯。全书共设24编,另有概述、大事记、杂记、附录。24编为:行政区域、地理环境、人口、农业、水利、工业、商业、交通·邮电、财税·金融·保险、城乡建设、经济监督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医药、社会风俗、人物。
郓城县位于
山东省菏泽市东北部,建置始于
春秋战国时期。
鲁成公四年(前587)冬筑城名郓,史称西郓,“郓”字意为驻军之邑,可见当时为鲁西边陲重军驻守之地。
1990年,全县有7个区、6个镇、32个乡,1029个行政村,总人口992749人,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回族、满族等23个少数民族仅977人。全县总面积1642.74平方千米。
全境属
黄河冲积平原,境内有鄄郓河和洙赵河及郓巨河通过。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明、清和民国时期,黄河多次决口,郓城境内经常陷入汪洋,人民深受其害。
新中国成立后,虽多次出现特大洪峰,黄河从未决口。国家水利部几次考察并向全国推广了郓城引黄灌溉经验。 家畜家禽种类繁多, 郓产
鲁西黄牛、猾子皮(青山羊羔皮) 在国内外市场久负盛誉,为国家青猾皮生产基地。1990年,全县150多个树种共2000万株,用材林主要有桐、杨、柳、榆、槐、椿、楝等,木材积蓄量在山东省属较高县份之一,经济林主要有苹果、枣、桃、杏、梨、葡萄等。1986年被国家命名为平原绿化县。油料、药用等植物180多个品种,中草药“郓半夏”500多年前就誉满华夏。县境地下有优质煤100亿吨,另有石油、天然气、钾盐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1978年至1990年,全县国民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96425万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45250万元、工业总产值51175万元。粮食总产量446036吨, 比1949年增长2.9倍。郓城成为全国商品棉、粮生产基地之一,每年产商品皮棉5000万千克, 有10000万千克商品粮上市。粮食酒、地毯、条编、肉类、裘皮等产品陆续打入国际市场。1949年只有郓城至济宁的土公路1条。到1990年,通往邻县、邻省的公路发展到11条,可以直达北京、天津、济南、徐州、郑州的汽车天天始发,境内所有乡镇均通公路。
至近代,郓城人民在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十几万人参军参战,先后有梁仞仟、牛明性、冯昌武等1588名烈士为国为民捐躯,有1818人荣立战功。郓城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人才济济,有戏剧、曲艺、杂技、歌舞、魔术五大类数十种。全国著名盲艺人王殿玉首创了中国擂琴;雕塑家兼绘画艺人唐玉生的泥塑多年出口日本、印尼等国。歌唱家彭丽媛也是本籍人。体育运动在郓城有深厚群众基础,民间历有武术、游泳、摔跤、棋类、风筝等传统项目,是全国体育先进县、武术之乡。 郓城1905年始兴学堂, 1949年全县只有小学447所。1990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804所, 在校学生154750人,除了中、小学外,全县还办了多种类型的成人职业、业余学校以及卫生学校、体育学校、武术学校等,广开培养人才的途径。1990年,全县获科研成果57项,其中10项获省以上科技成果,刘乃施等关于人类胎儿造血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特铸厂关于耐热铬钢系列产品的研制,均填补了国内空白。1990年,县、乡两级中、西医齐备的各类医院42处,全县专职医药人员达1933人,乡村医药人员1800余人,全县平均每300人中就有1名医药人员。
新编《郓城县志》鲜明地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因境域内黄河岸线较长,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成就卓著,所以在水利编中,单设了黄河管理机构、黄河治理、黄河防汛、引黄灌溉等章节。郓城是武术之乡,又专设了武术章,将郓城的武术发展状况、流行拳种情况,武术名人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类武校发展都作了详略得当的记载,特别是文图并茂地介绍了闻名全国的宋江武术院的发展、壮大过程。在人物编中,为60多名革命烈士作了简介,为30名著名烈士撰写了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