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村村,隶属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赖村镇,是宁都县辖区内行政村之一。
村庄概况
地区概况
邮村,它既有自己的特色也具有该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共性。所以在介绍邮村村基本概况之前,笔者先对邮村村所在的乡镇和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宁都建县历史悠久,始于三国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用阳都、宁都、虔化、博生等县名,元清时期两度升为直隶州,1934年10月为国民党专署驻地,解放初曾设宁都专区,1952年并入赣州专区。全县现辖12镇12乡,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位,全县总人口761372万,居全市第三。宁都作为革命老区,既是红色故土,也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全县共有450个姓氏,其中130多个属客家,而全县约4500多个村庄,其中由“客家”始建和扩建的村庄就有3700多个,占全县总村数的85%。宁都属典型的
丘陵山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现有耕地面积58.48万亩,林业用地440.1万亩,水面23万亩,概称“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道路和庄园”。宁都是个农业大县,经济以农业为主,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全县有贫困人口2.73万,被国家列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赖村镇位于宁都县西南部,是于1995年9月29日经批准撤乡设镇,镇政府驻赖村村,
距县城26公里。全镇面积177.99平方公里,现辖15个村委会共211个村民小组,8960户,共49401万人。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宁都县中等位置。
地理简介
邮村村位于赖村镇北部,距县城约20公里,距镇圩约8公里。邮村村是与临村老嵊场村几经分合后,于1996年独立出来设置村委的,村民小组有11个,它们分别是:
邮村、岽子、六子、大芬、里王、良上、横坝、路江、安下、新村、洋江。邮村村人均耕地只有半亩,人地矛盾尤其突出。2003年修建的国道319线和2007年修建的石吉高速共征用了村内几百亩耕地。全村林地有6000亩,并于2007年实行林改;耕地2590亩,其中大部分为水田,且很多类似梯田,小块成梯形分布。有条小河从村内流经,这是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但如遇到旱情,离河稍远或地形较高的农田则无法灌溉。邮村共有村民810户,人口4320人,其中男性村民2105人,女性村民2215人。2009年新增人口49人,男性23人,女性26人,超生人口7人。
行政区划
邮村位于宁都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邮村下辖小组分别是:岽子、六子、大芬、里王、良上、横坝、路江、安下、新村、洋江,10个小组。全村占地14.7平方公里,四周被山环绕,版图看似一个“马头”形状。村庄地处中亚热带季风
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适宜于亚
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
居住环境
2002年以前邮村村还是个穷乡僻壤,村内楼房稀少,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但此后,邮村村曾先后被省和县列为定点扶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国家帮扶和村民努力下,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农民生活水平也有长进提高;截至2009年,已有6个村小组基本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改造,建立配有建设器械和休闲庭院的村民娱乐健身场所,村内部分房屋已做规划和重建,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改善,在扶贫资金的资助下,在洋江和路江两个小组新修建2座便民桥以及多个农田灌溉水利设施。邮村有一个小型的发电站,电站装机容量0.5万千瓦时,2009年发电总量为3700千瓦时。全村有村庄公路16公里,其中有七公里的硬化公路,九公里的砂石公路,整个村小组实现了组组通,620户实现了户户通,村庄也通了
公交,每天有10班车。全村910户都通电,有450户安装了有线电视,有11户家庭还安装了电信宽带。国道319线和县道都从村中心横穿而过,将要通车的
石吉高速也从村旁途径,每天都有大量货车、长短途客车由村经过,村民出门招手便可搭乘,交通可谓极为便利,这些道路的开通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村庄发展。
乡风民俗
宗族与计划生育
截至2009年底,全村有910户家庭,共4320人,女性村民2215人,男性村民2105人。村里的家庭以5—7口人居多,其中小孩一般有2—3个,多的也有四、五个小孩。村内民族单一,全部为汉族,全村基本都是客家人,有宋、艾、胡、谢、丁、刘、黄、周、
陈等姓氏,其中以宋姓为主,占全村户数的三分之一。村民受宗族观念影响,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存在,他们认为“养儿可以防老”、“人多打架都会赢”、“房族人多不会受人欺负”等等。实行计划生育多年以来,村里人口逐年下降。当地政府对“独生户”和“两女户”给予一定奖励,但对政策外的超生人口则收取高额处罚金,但有家庭为了生儿子,还是会想方设法逃避上面管制。在2009年全村死亡人口有21人,出生人口49人,其中有7人属于超生,从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开栏可以看到,超生的家庭被给予1到3万元不等的罚款。虽然村民也知养育负担很重,但村内传统“生”文化的蔓延,似乎他们的“育”就是一个简单的“养得起”,正如有的村民所说,“生得起,养得起”。如果单想孩子能吃饱、健康成长,不考虑其孩子以后教育支出问题,那当然是“养得起”。若要改变这样的乡村生育文化,改变现今的育人观念是关键。但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它需要国家力量持久地去扯开村生育文化的口子,以一种“少生养得好,读得起书”的健康育人观念来是使现有的村生育舆论转向,是要农民自觉去执行“
计划生育”。
乡村生活习俗
村内80%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这些楼房主要是在2003—2008年期间建造的。村民日常煮饭烧菜主要使用煤气、电、木柴,但以柴火居多,虽然政府对农村建
沼气池有800元以上的补贴,但村内养家禽的不多,所以使用沼气的家庭很少,邮村总共有沼气池的用户有80户,2009年没有新增加的用户。经过5年的新农村建设,村容良好,比较少见生活垃圾随处倒的现象。农闲时期,身体较好的村民都会在附近找如建筑搬运之类的临工做,有些村民则过家串户聊天,聚众赌博现象在村里没有,村内有2个小卖部设有几台游戏机,部分年轻人也会偶尔来玩。当地人都是讲客家话,每逢遇见人如不乎其名,他们都会很礼貌地称呼对方为“老表”。
在夏季农忙时,农民一般五六点起床到田里干活,到八九点回家吃早饭,饭后又回到田里干活,到11点左右才收工回家吃午饭、休息,下午则看太阳猛烈程度,一般在三四点又出门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晚上9点左右休息。农忙时期,村民很少外出,很少串门聊天,看电视的时间也很少。笔者的问卷调查基本上是通过村干部提前打电话通知,趁早上和晚上的时间完成的。村民一日三餐都是吃米饭,而且特能吃辣。在农忙时期,农民会比较经常买肉加菜,猪肉一般从村里肉摊点购买。笔者发现村民们还喜欢吃一种只有赖村一带独特的小吃,名叫盐茶又称水擂茶,据他们说这是
赖村和青塘镇一带特有的,其制作方法是:将碾碎的茶叶,少许油炸花生米、炒香的芝麻、适量的盐、陈皮、肉桂、桂皮、甘草、煨姜等与猪油或植物油混和,用擂钵、擂锤(油茶木制成)将以上原料擂成泥状,称为茶泥。一般是现吃现擂,也可将擂好的茶泥用罐盛装密封留存,随吃随取。另外将芝麻炒熟,花生米、豆子、麻糍干、黄糍干分别油炸,再将韭菜或芹菜等其它青菜切碎,或将油豆腐、瘦猪肉、红薯分别切丁炒熟备用称为香(佐)料。吃时,将开水冲泡茶泥,搅匀,再上香(佐)料。每次吃
擂茶,至少备有三四种香(佐)料,食客可按各自的喜好,在擂茶中加入自己爱吃的佐料。邮村的村民都比较好客,我们在调研的过程中,村民都会拿出水果,啤酒、
花生、擂茶等招待我们。
和全国大都数农村一样,该村也会过像春节、年宵、
清明、端午、鬼节、中秋、冬至、小年(蔡灶节)等之类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节日的方式和讲究的习俗大体相同又或略有差异。村内大房姓都会有自己的祠堂,一共有8个。每逢七、八月节,村民都会组织一些唱戏敬神的“宗教活动”,唱戏的人基本都是本村中老年人,这些人会有一些酬劳,整个活动一般持续2-3天,那时祠堂香火不断,放有很多村民进贡的食物,活动费用都是由每户自愿捐赠,数额多少自定。
邮村特产
邮村肉丸是赣州市宁都县下辖村的一种特产,邮村肉丸来自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
赖村镇,它是当地非常
出名而重要的一道地道美味
特色小吃,邮村肉丸历史悠久,名闻整个江西省,远播邻省
广东、
福建、
湖南等,它有着美味飘香的美称,是宁都肉丸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汉族名菜,属于客家菜。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为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圆圆的
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
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美满幸福。
村庄创建
赖村镇邮村村积极创建和谐村庄
邮村村以建设文明和谐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每个村民入手,认真实施文明和谐新村建设的“整体工程”,不断提高全体群众的整体素质,基本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的目标。
一、强化班子建设,创先争优树先锋。
1、加强班子建设。村党支部始终将“权为民所用,情为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自己工作学习的座右铭,坚持做到“五个突出”。即突出干部群众素质的提高、突出邮村的良好形象、突出勤政廉政建设、突出优质高效服务、突出监督制约管理。
2、加强制度建设。村党支部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包组联户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村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二、齐抓共管聚合力,推进民主自治。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村民自治小组,制定《村民公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2、推行村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对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设置了“村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计生、财务、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村务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财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三、坚持民生为重,强化农村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
1、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卫生服务所、消防服务站、计生服务站、便民商店等工作站,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强化农村服务功能搭建平台。
2、健全服务网络。为解决村民就业问题,村两委干部根据就业需求,耐心细致当好“红娘”。一是千方百计与各方面联系就业信息,积极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不厌其烦地介绍合适的工作。二是办好信息栏目,及时提供就业信息。三是建立帮扶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拓展了就业安置渠道,实实在在为村民搭建了一座就业的发展平台。通过服务,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环境卫生美。强村富民的同时,保护环境,绿化家园。创建和谐文明卫生社区,实行家家户户“门前三包”等卫生保洁制度。举目远眺邮村全景,翠绿的树木,平坦、宽敞的水泥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楼房,别具风格。
4、社区服务功能全。村医疗服务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同时设立健康教育知识“健康之家”专栏,对老年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实行免费健康检查。村里建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健身公园等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5、加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和谐新村。 村委定期组织对农民进行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形成干部群众遵纪守法,赡养老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无
重大刑事案件和责任事故,无集体上访及群众滋事的良好治安秩序,彻底杜绝了黄、赌、毒等各类丑恶现象。
6、活跃文化,弘扬文明之风。(1)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开展党员知识教育和棋牌赛等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移风易俗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总结,树立典型,展示亮点、弘扬正气。(2)积极开展文明评比活动。通过开展以培养“四有”农民为目标的“文明户”、“和谐家庭”评比活动。全体村民都积极参加评选活动,活跃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该村广大干群不等不靠,结合实际,认真讨论,因地制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发展规划。通过党小组成员传帮带的作用,引导群众种植脐橙、加工橙近千亩,为了扩大市场影响力,在村民理事会的协助下,建立了蘑菇种植基地和新安脐橙合作社,使农民有了盼头,干部有了劲头。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复种指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百度地图
江西省赣州市
宁都县赖村镇邮村,邮村村地处石吉高速与319国道交汇处,该村距离县城仅20余公里,交通便利,生态优美。全村共有836户4410人,耕地面积2590亩。青山环绕,绿水相伴、道路交错、民风淳朴、人居生态环境十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