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加兰邦
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
那加兰邦(Nāgāland)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东与缅甸接界。“那加兰”字面意为“那加人(居住的)地方”。1963年12月1日从阿萨姆邦里面划出,建立新邦。
简介
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那加兰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梅加拉亚邦六邦,那加兰邦是其一,这里一共有16个主要民族及其它一些小民族居住在此。16个大族及其它的小族都拥有各自的语言、习俗和传统。人们能根据他们多彩的服装、佩带的首饰和念珠分辨出他们所属的民族。各个民族的传统盛装都是多姿多彩的,十分引人注目。
那加兰邦(拉丁字母转写:Nāgāland)作为在1963年12月1日从阿萨姆邦里面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那加兰邦是印度的第16个邦。那加人一般在家里使用自己本部落的语言,在和其他部落接触时主要使用那加兰语(Nagamese,即阿萨姆语的简化方言)和英语。和近些年来,当地中学中开设了印地语课。
那加兰邦是个山邦,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道路多为羊肠小道,交通不便。全邦有860个村庄,村与村相距甚远,村庄大都建在山顶上或山坡上。
那加人有不少村落仍保存着原始部落时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在印度受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受过不少苦头,所以对于外来陌生人,起初总是持怀疑态度,存有戒心,保持一定距离。只有在他们认为对方是好人而不是敌人的时候,才会表示热情欢迎,给以盛情招待。
地理环境
在那加兰,全年都能享受到宜人的气候。6月到9月的气温在16到31摄氏度之间,10月到2月气温在4到24摄氏度之间。
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是丹西利、多扬、迪库、米拉克、尊奇和提祖,最高峰是坚慧山,它的海拔将近3841米。土地、植物、动物、这里的人民以及他们好客的热情结合在一块,使那加兰成为旅游者理想的目的地。
民族及语言
那加人主要为蒙古人种,而且使用语言众多,至少有30种,均属于汉藏语系。那加语言被分为5个主要语支:
北部那加语(该语种特别接近中国的景颇语
包括:chang、phom、konyak、khiamngan、wancho、tangsa
阿沃-那加语(Ao Naga)
包括:ao chungli、ao mongsen、lhota、sangtam、yimchunrü
昂尕米-那加语(Angami Naga)
包括:angami、mao、pochuri、rengma、simi、kheza
塞良戎-那加语(Zelianrong Naga)
包括:zeme、liangmai、nruangmei、khoirao、puiron、maram
唐库尔-那加语(Tangkhul Naga)
经济
该邦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黄麻、棉花、甘蔗和烟草等。盛产香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和金等。该邦小型工业和乡村手工业较发达,生产不少手工艺品。
历史文化
那加人生性喜好嬉戏玩耍,而这里的生活就是一个漫长的节日。那加兰邦是节日之邦。所有的部落都有他们各自十分重视的节日。他们认为他们的节日神圣不可侵犯,参加庆祝活动义不容辞。所有的部落都以多姿多彩的盛典和音乐的盛宴定期欢庆他们各具特色的节日。
这些节日大都围绕着农业举行活动,因为农业是那加社会的支柱。那加兰邦70%多的人口直接依靠农业生活,居住在一千多个村庄中。这些村庄位于高高的山顶或山坡上,俯瞰着青翠山谷、淙淙溪流。在这仙境般的福地,那加人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大自然的赐福,令旁观者惊羡不已。在大部分地区,农业是由单一的农作物构成。
尽管一些宗教情绪和精神因素交织在世俗的仪式典礼之内,节庆中占主导地位的主题还是向一位至高大神祈祷。这位至高大神在不同的那加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名称。在这些节庆活动中,为了令诸神满意而使村民们获得大丰收,由村庄的萨满巫师在播种前或收获前夕奉献祭品。
那加兰邦人民一年到头都在过节。一些重要的节日如下:
塞克伦依
安加米各个部落于2月份庆祝塞克依伦节。通常是在安加米斋月的第25日。历时十天的节日也被安加米人称作普桑依。节日中要进行一整套礼仪活动,如第一个仪式从家庭妇女放在树叶和房子三个主要柱子旁的“Zumho”壶中取出几滴米水;第一天开始,所有年轻和年老的人都到村庄的泉水处去沐浴;村里年轻人合唱传统歌曲;然后是狩猎活动;各村庄之间举行的“桥拔”或“门拔”拔河比赛是节日中最热闹和最高潮的活动。
奥灵蒙俞
奥灵蒙俞节通常延续六天,它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康亚克部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绝好机会。随着3月底播种季节的完结,这个节日标志着旧年冬季的结束,预示着新年与春天一起来临。节日的每一天都有各自的名称和不同的意义。第一天必须要准备木柴、香蕉叶、蔬菜、米酒,还要编织新衣等等。最先的仪式是在耕地(Jhum)上用一只小鸡来进行祭祀活动。接下来的活动是在第三天用动物来进行的祭祀活动。第四天,男女都穿着盛装参加部落的各种赛技、娱乐、舞蹈和婚礼等活动。人们互相拜访,并通过赛歌来展现自己的才能。接下来的一天,举行对部落和家庭长者的尊老活动。节日最后以人们打扫村庄、收拾房子的活动而结束。
摩阿苏
阿奥人在播种结束后过摩阿苏节。节日大约为期六天,其特征就是在田间辛勤劳作后的尽情欢乐。女性们都竭尽所有,穿上传统服装,戴上各种装饰,和男性们一起跳舞、宴饮、编唱尚武的歌曲。
图鲁尼
图鲁尼节于7月份庆祝,它是塞马人最重要的节日。喝米酒,名叫Tuluni,是宴会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内容。米酒的饮用器具是用芭蕉叶做成的杯子。节日中,已订婚者要交换满篮的膳食,未婚妻一方要在住处举办盛大宴会,邀请未婚夫参加。甚至新郎、新娘的同胞兄弟也要彼此请客,交换包装好的米面和肉食等。在五天节日的第一天,任何人都不允许呆在村里。第四天是向利萨巴神祈祷和贡献祭品的日子。这是一位赋予生命和保护庄稼的丰饶神。 那加兰邦 节日
纳克尼俞隆
吃苦耐劳,强壮而又英俊的昌那加人于7月的第一个星期欢庆为期六天的纳克尼俞隆节。在节日期间不举行婚礼。节日里,昌那加人用一种特殊的树——尼古纳姆树装饰房屋。
梅腾尼奥
依姆冲格尔人在收割谷子后庆祝梅腾尼奥节。但是这个节日还与为死者的亡灵祈祷有关。青年男女们还会在这持续五天的节日期间订婚。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活动色彩,在节日仪式里农具也受到敬拜。
阿芒芒
桑塔姆人于9月的第一个星期庆祝阿芒芒节。那时,新庄稼已准备收割。这个节日的主要特点是敬拜房神和灶上的三块炊石。
曹库姆
基亚姆甘人的曹库姆节与10月进行的庄稼收获相关。
托库埃芒
每当收获季节刚过,粮食满仓时,罗塔人便欢庆托库埃芒节。
尼加达
尼加达节是尔翁马那加人于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欢庆的节日。古代尔翁马人普遍相信,死者的亡灵一年一度前来拜访他们的坟墓和他们亲戚的住宅,特别是在这个节日期间。
音乐与舞蹈
音乐
音乐伴奏在任何节日上都必不可少。其主题多种多样:有可能是歌颂一种传统,也可能赞美某一特殊的英雄行为,抑或讲述最近发生的某一重要事件或一个爱情故事。那加人常用的乐器是佩图,这是一种弦乐器。安加米人和查克桑人尤其喜爱它,用它为人们的歌声作美妙的伴奏。另一种流行的弦乐器是特库。在管乐器中,长笛相当常见。
舞蹈
对于那加各部落来说,舞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它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这些舞蹈多为群舞,主要舞者皆为男士。舞蹈表演一般以艺术家们缓缓进入舞台或演出场所开始,先是组成一个圆圈或其他几何图形编队,然后逐渐加快节奏,顿足为拍,间以击掌和歌唱。长矛、大刀和盾牌随着舞蹈的节拍挥舞。在达到高潮后,节奏复又逐渐放慢,最后是结局。丰富多彩的服装为优美的舞蹈锦上添花。
有数种舞蹈,其名称各不相同。它们是根据演员们用手足模拟鸟、兽、虫的动作的不同方式而命名的。例如:被称作“雄鸡舞”的尼鲁伊罗利安舞就是一种模拟雄鸡特点的舞蹈;格廷林舞或曰“蟋蟀舞”是一种手来回摆动的舞蹈;一种模仿昆虫动作的舞蹈叫做特蒙内廷舞或“飞蝇舞”;还有一种赫塔特乌莱舞或曰“熊舞”,通常是由男人们在表现与敌作战时表演的。所有这些舞蹈的演出都以歌曲和音乐伴奏。每当歌唱演员在一边列队或者排成一圈为舞蹈演员让出中间的空地时,这个间隔就会以击打鼓钹伴奏。
地方特产
手工艺业的丰富传统植根于一向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那加生活方式之中。技艺好的部落工匠和手艺人一直就是自给自足的那加部落社会的支柱。他们奉献着自己的技艺,创造出经济实用的生活用品和仪式用品以及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精美的储物筐篮,饮水器皿和各种容器,便都是由这些继承了前辈技艺的杰出工匠编制的。
正是这些到森林里寻找木料、树皮、染料以及其他原料的工匠、编织工、手艺人的结合,才能雕刻出美丽的艺术品,编织出色彩缤纷的织物,这些可以将每一部落与其他部落区别开来的传统手工艺品。
那些在古时的那加人中就很出名、并一直流传的手工艺品种有:
1、篮篓编制
那加储物筐篮和背篓用优质藤竹细条制成,因其美观实用而广受欢迎,销路很好。科诺马村的藤篮藤篓尤以其复杂的编制技巧著称。团桑区基延甘编制工们编制的藤篓藤篮和藤制容器同样也以其花边般复杂的编制工艺而闻名遐迩。帽子和席子也是用藤竹细条编成。近年来,企业家们运用这些工匠的技术编制出美丽的藤制家具,正在国内外市场上成批销售。
2、编织业
那加妇女是优秀的编织工,她们织出的色彩艳丽的披肩、提包和上衣极受欢迎。尽管近年来,飞梭织机已开始受到织工们的欢迎,但一般情况下,仍普遍使用“背带”或腰挎织机编织。每个部落都使用其独具特色的色彩和图案,这些色彩和图案常常基于部落的民间传说。在早期,是用从树皮、树根和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染料染棉纱和织物。此外,在织好的布匹上还要装饰珠串、贝壳和山羊毛,以显示编织者的财富和地位。编织业仍在那加妇女中流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流行。那加兰邦的编织制品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也打入了国际市场。
3、木雕品
那加人是杰出的木雕家。仅仅使用像手钻和凿子这样简单的基本工具,技术熟练的工匠就可制作出装饰村庄大门和房柱的大件工艺品,以及像普通木盘那样的实用物品。一件集中体现那加工匠技术水平的最精美的样品在蒙区的尚尼俞村发现。尚尼俞村的这件工艺品由一块厚重的木镶板构成,上面的雕刻有的为艺术品,有的具有仪典价值和实用价值。
木雕技术现已经商品化了,工匠们已能够运用他们的传统技术为自己赢得收益。迪马浦尔区的的迪埃斋波工艺村便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这种工艺集中的村庄中,主要的收入源自木雕。
4、陶器制造
那加人古时候便已知道制做陶器,其时,这项工作大都由妇女担当。罐钵制做一般来说十分简单,人们认为,它的实用价值比美观更为重要。策米尼俞村和翁马村以陶器制造著称。
铁、锡和黄铜用于制做武器以及日用品和首饰。早年间,康亚克的铁匠们制造的产品很有名气,他们的产品在阿萨姆平原有很大的需求量。时至今日,当地的矛、盾、凿子、首饰和其他日用品还在由当地的铁匠制做,他们的技术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
此外,制做珠宝首饰和镶缀小珠的饰品在当地的工匠中也很普遍。那加的节庆是对那加部落民对于工艺品的痴迷和喜爱之情的一个验证。传统服饰的色彩和美丽不但象征着穿戴者的财富和地位,也表明了制做者的技艺。丰富充裕的原料,绝佳的环境,人们所固有的各种技术都在那加兰产生的丰富的工艺美术史上起到作用。近来工艺美术的复兴又使传统的手工艺匠人得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风景名胜
大自然对于那加兰邦真是情有独钟。那加兰邦有时被称作东方的瑞士。那加兰邦自豪地拥有优美如画的风景,色彩鲜明的日出日落景象,葱翠茂盛的植物群,这一片土地体现出难以想象的美丽。
那加兰邦得天独厚,终年气候宜人,无论何时,人们尽可前来游览观光。如果你想逃离忙碌熙攘的城市生活,寻求一块静土,此地正合你意;因为这里生活闲适,节奏舒缓——提供着一种毫无压力的生活。
对于喜欢冒险的人和勇敢者,那加兰邦是远足旅行、攀岩、林中野营的理想之地。在其繁茂葱郁的亚热带雨林中提供着无限的探险机会,这里还是种类繁多的大量药用植物的宝库。
那加兰邦的一些旅游目的地是:
1、二次大战陵园
科希马二次大战陵园是为了纪念那些在二次大战中牺牲生命的人而建的。科希马二战陵园幽美静谧,玫瑰花绽放盛开。俯瞰科希马的陵园至高点和最低点分别矗立着两座高耸的十字形纪念塔。在两座塔之间,沿着在市中心舒缓升起的山坡,布满了一排排嵌着闪光铜板的石碑,每座碑都书有一位战亡者的姓名,以示纪念。
2、邦博物馆
这是一个迷人的地方,它陈列着那加诸部落的各种生活方式,展现出其辉煌和多样性。博物馆藏有丰富的海贝壳制成的那加首饰。博物馆的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那面仪典用鼓,它不仅看上去像一艘硕大的独木战舟,而且在艏部还有一个船头雕饰,程式化的波浪画在船首和船桨状的鼓槌上。那加人相信,他们的祖先来自海洋。这些文化指示物为他们的信仰提供了佐证。学者们推测,那加人的祖先是来自苏马特拉的水手。他们经过漫长的迁徙,定居在印度东北部的山区,但是在他们的传说中,礼仪首饰中和他们的乡村大鼓中,依然留存着他们对昔时海岛生活的记忆。
3、希罗依湖:又称为拉切姆湖。该湖位于那加兰邦佩可区与缅甸交界的群山的低坡中,沿着印缅边界流淌。面积约为0.25—0.30平方公里。湖面呈一只脚印状。
4、托簇峰:峰高海拔1250米,位于瓦卡区,距科希马80公里,是理想的攀岩之地。
5、科希马村:那加人相信,这是科希马城的起点。它号称“巴拉巴斯蒂”,意为大村庄。仅就其面积来说,它是著名的亚洲第二大村庄。然而就村庄本身来说,它可述说的东西要比它的面积多得多。例如:它有座礼仪门——通向所有那加村庄的传统入口——上面的雕刻物有防御性的有关武士与枪支的主题,以及繁荣兴旺的象征——野牛。
6、科希马动物园:科希马动物园位于一座林木葱茏的山腰上,这是一座笼养动物园,只有为数很少的动物在露天中用栏杆圈养。能令游客特别感兴趣的是半驯化的那加野牛。另一个兴趣点是美丽的金色叶猴,是由一位在印度搞研究的博物学家E·P·基在印缅边界森林覆盖的山峦中发现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敏锐的鸟类学家可能还想看看稀有的角雉,它就栖息在位于动物园最高点的笼中。
7、科诺马村:从备受那加人推崇的科希马城驱车前往这个村子,可以观赏到各种美妙绝伦的景色:两侧的山景,瀑布的远景以及各种植物如兰花和蕨的近景。快到科诺马村时,游客们应当注意那些为纪念各种功勋、功绩而立的纪念碑,以及从远处引水的复杂的竹管水利系统。科诺马村高高地建在一个山嘴上,但它向下延伸着,一直延伸到它那种植稻谷的整齐梯田。科诺马种植的稻谷约有20种,每一种都适合于所植地块的特定高度和土壤条件。科诺马的骄傲是它的古堡。穿过一座传统的雕刻大门,上行经过一段陡峭的石阶,登上村子的制高点,即到达古堡。在这里,1879年那加勇士们对英国人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那加兰邦
8、迪马浦尔:迪马浦尔一词来自一个卡查里词“迪马萨”,是根据一条贯穿其境内的河流命名的。它是通向那加兰邦的门户,是该邦惟一的铁路终点站,拥有该邦惟一的机场。它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具有国际性。在中古时期,它是卡查里统治者的首都。在市中心,有一片卡查尔王国遗留的古老废墟,似乎在诉说着曾经有过的繁荣时代。这些遗址受到考古部门的保护。
9、米科春:米科春距离科希马160公里,是奥那加人文化和传统的中心。这个部落的武士们过去常常披着美丽的手织黑红披肩,上面的白色饰带表示他们镇伏敌人的勇猛。米科春位于1,325米高的山间,气候十分宜人。
10、瓦 卡:瓦卡是罗塔部落的故乡。这是一座景色如画的城市,距离科希马和米科春80公里。瓦卡四周环绕着许多引人注目的山顶村,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不少富有的祖先们树立的独石碑。罗塔人还以其丰富多彩的舞蹈和民歌远近闻名。“托库埃芒”和“皮库查克”是他们的主要节日。瓦卡区植被繁茂,这里还生长着品种优良的柑桔和菠萝。
11、佩 可:佩可是区政府机关所在地,是查克桑(三个部落的联合体:“查”是切克鲁,“克”是克泽,“桑”是桑塔姆)的故乡。他们的文化和习俗与其他那加人明显不同。著名的珍禽角雉在这里大量发现。人们还可见到品种繁多的美丽兰花。
12、津内博托 :津内博托位于海拔1,875米的高度,是区政府机关所在地,可从科希马途径查佐乌巴到达(150公里);也可从米科春到达(68公里)。津内博托延绵于一片起伏的丘陵中,这里居住着塞马人,他们是那加各部落中的军事族。塞马部落以其丰富多彩的战舞和民歌以及军用礼服享誉四方。
那加兰邦 野生动物
13、贾普富峰:贾普富峰位于科希马以南15公里,高3,043米。从11月到3月,在那加兰邦的干季,天气晴朗,人们可以从贾普富峰眺望科希马城以及远处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诸峰的美妙景观。
14、祖寇谷:祖寇谷距离科希马25公里,位于2,462米的高度。这是一个有趣的山谷,坐落在贾普富峰身后,宛若远处伸来的一片草坪。一条蜿蜒流经的溪流滋润着它。这条溪流冬季常常结冰。春天,山谷里遍地盛开野花和粉色的、白色的杜鹃花。在山谷中一片低矮的小丘间,还有一些令人兴趣盎然的洞穴。在这里远足旅行的最佳时间是11月到3月。
15、利潘延总督营地 :该地距迪马浦尔43公里,多扬河从营地旁流过,是漂流、垂钓和野餐的理想地点。
16、萨托依山脉:这是津内博托区仅存的为数极少的原始森林之一,该地具有一种原始之美。它是布里特角雉——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禽类的自然栖息地。一丛丛稀有品种的杜鹃花点缀着群山,这里确是露天野营和远足旅行的理想之地。
野生动物
那加兰邦的森林覆盖率约为其土地面积的50%,拥有丰富的生物种群——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野生动物。该邦有4个野生动物保护区。法基姆保护区毗邻印缅边界,降雨量充沛,是老虎、长臂呼猿和角雉的家园。普利埃巴泽保护区离科希马很近。
戈苏鸟类保护区距离津内博托区政府所在地8公里,仅由村社管理维护。这里栖息繁衍着20多种濒危鸟类,6月到9月间还可见到候鸟。
因坦基野生动物保护区距离科希马111公里,距离迪马浦尔37公里,是长臂呼猿——在印度发现的仅有的长臂猿的家乡。其他的野生动物包括:大象、野牛、水鹿、麂、斑羚袋鼯、野犬、老虎、懒熊等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21:47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