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宇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邝宇平,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能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亚太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
人物经历
1951年,邝宇平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5年至1979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79年至1982年,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作研究。
1982年至1984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任副教授、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
1984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至1987年,任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
1990年至1999年,任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邝宇平主要从事粒子理论(粒子物理理论和量子场论方面)的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动力学对称破缺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他在重夸克偶素方面的长期系统工作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他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计算方法。作了大量的预言,被后来的实验证实,又进一步建立了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该成果被大量引用,也在最高级别国际会议上被介绍。他在这领域的突出成果使他在国际重夸克偶素物理界占有一席之地。
邝宇平与何红建及李小源一起给出对探索电弱破缺机制有重要作用的等价定理的严格证明和正确表述,首次揭示出等价定理成立的本身可以用来遴选灵敏探测过程;与何红建、袁简鹏一起,在此基础上,对TeV能量对撞机上各种探测电弱破缺机制的过程的灵敏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未来的实验提供有用的信息;与何红建、袁简鹏及张斌一起首次提出通过弱规范玻色子散射来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的灵敏方法,可用于区分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中的Higgs玻色子;与颜东茂合作首次建立单通道重夸克偶素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的理论方法,所作的有关Υ系统强子跃迁几率的预言被后来的实验证实;与周宏毅一起首次建立了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改进了理论与实验符合的程度,并解释了一些其它有关实验;与陈裕启一起提出有清楚QCD意义的重夸克相互作用势模型,所得ψ及Υ族的能谱等与实验符合程度优于已有势模型;与王青合作,首次由QCD第一原理形式地导出了标介子的手征拉氏量,给出该拉氏量各系数的QCD定义,并在一定近似下由QCD计算出手征拉氏量的各系数,与实验值相符。这些创新的工作引起相当的国际反响。
截至2012年9月,邝宇平在中国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文章被同行大量引用,其中包括不少国际著名专家的引用,论文被引用3000余次。
1.H.-J. He, Y.-P. Kuang and X. Li, “On the Precision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Lett. 69 (1992) 2619.
2.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Further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cise Formulation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Phys. Rev. D 49 (1994) 4842.
3. H.-J. He, Y.-P. Kuang and X. Li, “Proof of the Equivalence Theorem in the Chiral Lagrangian Formalism”, Phys. Lett. B 329 (1994) 278.
4.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quivalnce Theorem and Probing the Electroweak Symmetry Breaking Sector”, Phys. Rev. D 51 (1995) 6463.
5.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Global Power Counting Analysis on Probing Electroweak Synnetry Breaking Mechanism at High Energy Colliders”, Phys. Lett. B 382 (1996) 149.
6. H.-J. He, Y.-P. Kuang and C.-P. Yuan, “Estimating the Sensitivity of LHC to Elecrtoweak Symmetry Breaking: Longitudinal/Goldstone Boson Equivalence as a Criterion”, Phys. Rev. D 55 (1995) 3038.
7. H.-J. He, Y.-P. Kuang,C.-P. Yuan, and B. Zhang, “Anomalous Gauge Interactions of the Higgs Boson: Precision Constraints and Weak boson Scatterings”, Phys. Lett. B 554 (2003) 64.
8. B. Zhang, Y.-P. Kuang, H.-J. He and C.-P. Yuan, “Testing Anomalous Gauge Couplings of the Higgs Boson via Weak Boson Scatterings at the CERN LHC” Phys. Rev. D 67 (2003) 114024.
9. C.-X. Yue, Y.-P. Kuang, X.-L. Wang and B. Li, “Reexamination of the Constraints on Topcolor-Assisted Technicolor Midels from”, Phys. Rev. D 62 (2000) 055005.
10. X.-L. Wang, Y.-P. Kuang, H.-Y Zhou, H. Wang and L. Zhang, “Single Top Quark Production in Collisions and Testing Technicolor Models”, Phys. Rev. D 60 (1999) 014002.
11. Y.-P. Kuang and T.-M. Yan, “Predictions for Hadronic Transitions in the System”, Phys. Rev. D 24 (1981) 2874.
12. Y.-P. Kuang, S.F. Tuan and T.-M. Yan, “Hadronic Transitions and Sates of Heavy Quarkonia”, Phys. Rev. D 37 (1988) 1210.
13.Y.-P. Kuang and T.-M. Yan, “Hadronic Transitions of D-Wave Qarkonium and ”, Phys.Rev. D 41 (1990) 155.
14. Y.-P. Kuang, Y.-P. Yi and B. Fu, “Multipole Expansion in Quantum Chromodynamics and the Radiative Decays and ”, Phys. Rev. D 42 (1990) 2300.
15. H.-Y. Zhou and Y.-P. Kuang, “Coupled-Channel Effects in Hadronic Transitions in Heavy-Quarkonium Systems”, Phys. Rev. D 44 (1991) 756.
16. Y.-Q. Chen and Y.-P. Kuang, “improved QCD-Motivated Heavy-Quark Potentials with Explicit Dependence”, Phys. Rev. D 46 (1992) 1165.
17. Y.-Q. Chen, Y.-P. Kuang and R.J. Oakes, “Spin-Dependent Potential Between Heavy Quark and Antiquark”, Phys. Rev. D 52 (1995) 264.
18. Y.-P. Kuang, “S-D Mixing and Searching for the State at the 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 Phys. Rev. D 65 (2002) 094024.
19. Q Wang, Y.-P. Kuang, X.-L. Wang and M. Xiao, “Derivation of Effective Chiral Lagrangian for Pseudoscalar Mesons from QCD”,Phys. Rev. D 61 (2000) 054011.
20. H. Yang, Q. Wang, Y.-P. Kuang and Q. Lu, “Calculation of the Chiral Lagrangian Coefficients from the Underlying Theory of QCD”,Phys. Rev. D 66 (2002) 014019.
21. H.-J. He and Y.-P. Kuang, “Effective Potential for Local Composite Operators and the Problem of Factorization of Multi-Field Condensates”, Z. Phys. C 47 (1990) 565.
22. H.-J. He, Y.-P. Kuang, Q. Wang and Y.-P. Yi, “Effective Potential,Renormalization, and Nontrivial Ultraviolet Fixed-Popint in D-Dimensional 2 Order-1/N in 1/N Expansion”, Phys. Rev. D 45 (1992) 4610.
23. S.-Q. Nie, Y.-P. Kuang, Q. Wang and Y.-P. Yi, “Nonpurterbative Explanation of the Enhancement Factors in the QCD Sum Rule for the Meson”,Phys. Rev. D 56 (1997) 1489.
1987年至2000年,作为访问教授多次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Stanford)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费米国家实验室、明尼苏达大学,欧洲核子中心(CERN),德国高能物理研究所(DESY)、海德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丹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日本高能研究所(KEK)、日本大学等单位进行学术交流。
2004年7月,邝宇平联合北京大学赵光达、美国肯塔基大学K.-F. Liu、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Tao Han、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戴元本、张肇西、吴岳良、陈裕启组织“高能物理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4年7月,参加由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和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共同主办的“前沿科学论坛”。
人才培养
截至2012年9月,邝宇平培养博士生12名,硕士研究生10名,毕业的9名博士及一些硕士已成为中国国内外粒子物理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力量。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邝宇平是中国TeV物理工作组的组织者和领导人。(清华大学评)
邝宇平是清华大学实施“找几个大脑袋”战略引进来的“大脑袋”之一。平时邝老师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打扮得干干净净,很整齐。如果你不跟他交谈,你会感觉他比较“威严”,不苟言笑,可跟他聊起来,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他是“学术的大牛”,为人处世跟做学问一样,比较严谨,要求高。(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青评)
邝宇平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是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从不崇拜金钱和权力,即使在当选院士以后,仍一如既往地潜心于学术和教学。人们在他身上依然能看到像华罗庚、钱学森等新中国第一代老科学家们不懈探求科学真理的宝贵精神,是晚辈学习的榜样。(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何红建评)
参考资料
邝宇平.清华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5 17:2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