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hina Center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CAST”)成立于1986年10月,
李政道院士担任终身主任,
周光召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和
路甬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任副主任。
1986年,
李政道先生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访问时巧遇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周光召。李政道与周光召都对当时的中国基础科学研究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情况忧心忡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光召提出一个设想:在“世界实验室”的帮助下,在国内组建一个学术机构,促进中国科学界与世界科学界的交流,加快最新信息的获得,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的恢复以至快速发展。李政道先生初步设想这一机构的名称为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hina Center of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CCAST”)。其任务是在中国创造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较宽松的、不受行政和学术流派干涉的、面向科学新发展的研究环境,资助国内科学家进行前沿性的基础研究,促进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鼓励中国科学家在国内作出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
1986年10月,在世界实验室及国家计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并经邓小平先生及有关部门批准,CCAST在北京正式建立,
李政道院士担任终身主任,
周光召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和
路甬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任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后,也成为支持中心的主要部门之一。CCAST是一个中外合作民间学术组织,挂靠中国科学院,受财政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并接受由意大利政府出资建立的世界实验室资助。
2020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CCAST调整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下属事业单位,李政道先生继续担任终身主任,高能所所长
王贻芳院士担任法人、执行主任。
2021年6月24日,CCAST宣布重新启动。原有的中心顾问委员会保持不变,由
叶铭汉院士担任主任。新成立的中心学术委员会将具体负责中心的学术事务咨询和推荐工作,由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
李政道研究所所长
张杰院士任主任。
CCAST主要业务活动包括:组织或资助学术会议及学术活动,支持现代物理前沿问题研究,制定学术规划并与国际接轨,联合培养博士后,协助并支持引进国际人才,开展科普活动、科学史资料收集与研究,协助李政道研究所、
李政道图书馆和“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开展工作。
CCAST成立以来,在李政道先生的带领下致力于帮助国内科技人员完善信息沟通渠道、资助科学技术研究、加强国内外科研交流、培养青年人才、提供计算机服务等。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在中国迅速传播了世界科学前沿进展信息,同时加强了国内外学者,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之间的联系。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CCAST在建立宽松的学术环境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科研人员得以受益。此外,CCAST内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