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罗屋,为二堂四横三围围龙屋,位于
广东省兴宁市
福兴街道黄畿村,由《罗家通书》的创始人
罗庆辉的儿子罗发扬主建,始建于清
康熙年间。通书罗屋分布面积约46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51平方米。
通书罗屋由《罗家通书》的创始人罗庆辉的儿子罗发扬主建,始建于清
康熙年间。
通书罗屋,其坐北向南,为二堂四横三围围龙屋,门前有禾坪和水塘,分布面积约46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阔72.8米,进深51.8米,建筑占地面积3351平方米。围屋有4个厅,99间房,1个天井,上下厅有4条木柱,墙基以三合土夯墙,上部为土砖、木、瓦构筑,硬山顶。该民居为兴宁典型的客家民居。
通书罗屋存有
兴宁罗家通书推算法,罗庆辉首创于清
雍正二年( 1724年),在中国占有重要的位置,对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用此推算法推算出版的《罗家通书》曾得到清雍正皇帝恩准发行于华南五省。其内容丰富、精确,主要包括月辰、头由、山课、嫁娶等。有诀言,有分述,有实例,运用39梗的算盘计算,细致深微,方便实用。
罗庆辉(为兴宁罗氏洪德公脉十三世祖,生于清康熙九年,即1670年,卒于乾隆十七年,即1752年)。他赋性聪颖,读过私塾,刻苦好学。但由于他家境贫寒,只好早年随着亲友外出谋生,有一天,他在河南信阳卖货时,遇到一位回家省亲的皇室钦天鉴的天象大师(人称造福翁),见罗庆辉年轻精明,得知他有志猎取历学知识,便收为徒弟。这位大师对罗庆辉甚为偏爱,便介绍他到皇家历法厂(叫琉璃厂)做工,将历学知识及推算诀窍传授给他,并提供资料。三年后,经这位大师推荐,罗庆辉考入皇室钦天鉴执事。从此,他学习研究《七政算学》《协记新书》《历象考成》等著作,并吸取西洋新法,进一步解决了其中的好些疑难奥秘,使他的知识更加丰富,精通了天文、星象、仪度、六壬吉凶及预测之术,天文知识颇有根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罗庆辉告病还乡,回到兴宁。他一边养病,一边继续研究推算历法,又把自己平生所学知识传授给儿子。25年后,即清雍正二年(1724年),罗庆辉父子开始编纂通书,经过潜心研究推算,编成通书木刻版印制本开始在兴宁民间销售流行。由于书中推算的节令、时日准确,对农事耕作很有好处,因此《罗家通书》深受群众欢迎,越传越广。但却引起了官府的关注,被诬为“邪书”,不准发行。罗庆辉不服,到县衙据理申诉,阐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决不是什么“邪书”。清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二日,兴宁知县施智便据理推荐,报钦天鉴审批。钦天鉴接报后,认真审核了《罗家通书》,认为罗庆辉精通历法,所编通书能以皇家资料为依据,结合西洋推算方法,内容丰富、准确,具有独到之处,适于南方使用,能够解决皇家历法每年迟迟不能运送到南方使用,于是上奏皇帝。雍正皇帝看了《罗家通书》,下旨传罗庆辉入京当面考试。罗庆辉接旨后,日夜兼程赶到京城应考。在雍正皇帝面前,他临场不惧,细心推算,对答如流,连过五关。于是,雍正皇帝于雍正七年(1729年)恩准《罗家通书》以民书式样流行社会。
所谓
围龙屋,“龙”指的是屋后山峦的走势,“围”指的是半圆形的屋子。客家人建屋大都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麓,宅基选择以山脉来势雄健,山麓结基平坦、宽敞,周围绿水回环的地方,此被视为“风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体呈半圆形,前低后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圆池塘与半圆围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圆”;而在这中间,一般建有方形堂横屋,为“地方”,二者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的体现。
2009年8月10日,通书罗屋被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
兴宁市特色古民居”保护单位。
自驾前往通书罗屋:从
兴宁站出发,路程大约12千米,约需22分钟。从兴宁城区出发,路程大约8.2千米,时间约需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