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庆辉(1670-1752)广东省惠州府人(今梅州兴宁市福兴镇)通书罗老祖屋(矮岗西兴围),《
罗家通书》作者。
人物生平
幼年家贫,刻苦好学。及长,随亲友赴河南等地做生意。其间,得一位懂
天象的人,授以天文、星象、仪度、六王吉凶及预测祸福之术。后入京都,于钦天监内推算历法,研究中外天文著作。学成,回到兴宁家乡编纂通书,名为《广东省兴宁县罗家推算通书》(简称《
罗家通书》)。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二,钦天监面奉上谕,恩准罗氏所编通书为民书式样颁行。《罗家通书》受时代限制,虽小有封建迷信成分,但不乏科学真谛。其推算日月交蚀、月份大小、节气变化极为精确,对季候风及其流向亦有所表述,以此指导人们注意外出航行安全、注意建筑方位和安排农事工作等,使用价值颇高。该书刊行数百年,深受人们欢迎,销量日增,最高年销量数十万册。仅行销全国,而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在这些国家,凡有华人之地,便有《罗家通书》。
庆辉公乃兴宁罗氏大六公系十三世祖,出生於矮岗西兴围(即现在福兴锦华通书罗老祖屋)。庆辉公从小聪明好学,于清康熙年间赴京钦天监琉璃厂学习天文历法,尤在五行克择方面极俱天赋和感悟,有很深的造诣。其所推演历书中节气交接和日月交蚀时刻精准,常被皇历一一采用,至雍正五年获恩准编辑发行逐年通书,史称《罗家通书》。《罗家通书》内容推演法度严谨,日脚标注准确详尽,极大地方便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择日选课,存正纠偏,遵循“以古为干,以法为根,以物为造,以理为程”的皇家诹吉宗旨;搜罗众说,去伪存诚,“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自成一家,造福准验而蜚声海内外,《罗家通书》遂大行於世。确立了“中国民历第一书”的文化地位和市场地位。北京故宫博物馆亦藏有庆辉公传略纪事,地方志中有详实记载。
2010年梅州市批准《罗家通书》为
非物质文化遗产,报省“申遗”。庆辉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族人引以为耀的历史光环,更重要的还是历史文化财富。他不仅是我罗家族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客家人的骄傲。《罗家通书》是我广东兴宁最有份量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
罗庆辉开创《罗家推算通书》后,后裔博长,在罗盘制作上力求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已历三百余年,罗家集福堂罗盘,畅销海内外,精准度与质量赢得广大同胞赞赏。
人个简介
罗庆辉(16707—1752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福兴镇锦华村西兴围。父母农耕为生,家境贫寒。罗庆辉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在村里上过几年私塾。舅父陈铁笔通晓天文地理,见庆辉聪敏过人,很是疼爱,常常给他讲授一些天文地理知识。罗庆辉对天文星象学挺感兴趣,后因经济艰难,无力继续读书,就跑到舅父家学习天文知识,为后来编纂通书奠定了基础。及长,罗庆辉随亲友外出谋生,常往粤北、赣南、湖北、河南等地经商。
康熙年间,一次,罗庆辉在河南信阳一带路遇一位在京都钦天鉴任事的天象大师。他的历学造诣精深,学问渊博。言谈之中,大师见罗年轻聪明,谦和温良,懂得不少天文知识,又有志学习历法学,甚为喜欢,便收他为弟子,带他进京。罗庆辉跟随大师学习三年,深得大师器重。大师将天文、星象、仪度、六任、吉凶和预测祸福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与他,又推荐他进钦天鉴推算历法。此时,他的天文历学知识已颇有根基,但他仍继续刻苦钻研有关历学的著作,如《七政算学》、《协记新书》、《历象考成》等。同时,他还认真学习研究西洋历法,汲取了西洋历法的精华,解决了一些以往计算历法中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受到钦天鉴官员的赞许。
康熙三十八年(1699),罗庆辉告病还乡,回到兴宁。此后,他一边养病,一边继续研究推算历法,并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儿子。雍正二年(1724),罗庆辉开始着手编纂通书。他参阅了大量资料,如《内纪宪书法则》、《协纪辩方书》、《创书诀言》、《七政四余日月表》、《增订句表》等。他采用“升度表”(即升度时差表、均数时差表、太阳距地心数表、清蒙气差表等)推算年、月、日、时、节气及日蚀、月蚀。运算的工具是使用很多梗数的大算盘。最大的算盘有一百零八梗。现尚存的算盘仅有三十九梗,保存于兴宁县福兴镇黄畿村“通书罗屋”。雍正五年(1727),罗庆辉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和推算,通书正式编纂成功出版,定名为《广东省兴宁县罗家推算通书》(即《罗家通书》)。起初,《罗家通书》仅在兴宁民间流行。由于此书算的节气、时日准确,对农业耕作影响的预告和农事安排的详实说明,颇受群众欢迎,越传越广。于是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诬为“邪书”,不准出版发行。罗庆辉不服,向县官据理申诉,辩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决不是什么“邪书”。县官不信,即拿此书与朝廷皇历对照比较,结果几乎一样。由于那时交通落后,山乡闭塞,京都皇历运到岭南粤东山区要好几个月时间,迟迟落后于农事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而《罗家通书》却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所以此书禁而不止。雍正六年初,县官只好将《罗家通书》上呈京城钦天鉴。是年七月十二日,钦天鉴上奏皇帝,推荐此书可以在岭南民间使用。雍正皇帝看了《罗家通书》后,不信山区小县会有这样的能人,即下诣传罗庆辉入京。罗庆辉奉旨赶到京城应考,但他临场不惧,细心推算,他计算“秋分”的日时与“皇历”丝毫不差。他落落大方,能辞善辩,对答自如。雍正皇帝称赞他是“奇才”。雍正七年(1729)获皇上恩准,《罗家通书》在兴宁正式颁行。
《罗家通书》内容丰富,包括“头由、山课、嫁娶、月辰、二十八宿吉凶图”等。还绘有二十多种动物图像,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书推算日月蚀、月份大小、二十四个节气较为准确。对气候及气流流向也有一定的表述。对二十四个节气的温差变化将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农事安排都有明确的预示。全书以历法为依托,渗进很多有关择吉避凶的内容。它既是岭南民间,尤其是粤东客家地区人民明察四时的依据,又是他们趋吉避凶举事行动的圭臬。它反映了当时有关天文历法的科学水平。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但亦掺杂了许多迷信妄诞的东西。
《罗家通书》最初用木刻印刷,以“宗睦堂”刊号出书。朝廷恩准发行后,销量日增,收入渐丰。不久,罗庆辉在兴城金带街设立总行,接着在新丰街、兴化街、高兴街、水巷街设立分行,发行量不断扩大。1752年,罗庆辉病逝。罗庆辉有六子,继承父志,把编纂出版《罗家通书》的事业延续下来。他们划房分庭执事,以“集福”、“天堂”、“崇道”、“万兴”、“上四”五个堂号出书。后又扩增“广善”、“九星”、“参化”、“四达”、“宗和”、“天文”、“万福”、“衍仪”、“峻英”九个堂号出版,代代相传。现今罗家推算遍地开花,仅兴宁罗家就有数十人编辑通书。
《罗家通书》当时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它不仅发行南方各地,而且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如东南亚各国、日本、菲律宾、英国、美国等、凡有华人之地,就有《罗家通书》。因此,广东省兴宁县福兴镇“通书罗屋”随之声名远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