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
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
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
人文环境。
迎风坡的主要特征就是风沿斜坡往上吹。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
背风坡和迎风坡常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不同的人文环境。
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背风坡反之。
如果山地对气流过度抬升,迎风坡和背风坡甚至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脉的
西风带两侧,西侧迎风坡是温带落叶林带,背风坡东侧是
温带荒漠带。
雪线的海拔高度不同。迎风坡雪线分布的海拔低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因为迎风坡降水多,更易积雪,水循环更活跃。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干燥,积雪更易融化和蒸发,同时降水少,积雪也少。
迎风坡自然条件更优越,人口、城镇分布密些,经济发达些。
背风坡反之。如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般只有迎风坡才有这种现象出现。
如果是海岛山,背风坡是发展海滨浴场的良好地方。因这里天气晴朗,雨天少,太阳辐射强。背风坡还是盐场的最佳位置,因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难成云致雨,降水少。同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大气干燥,蒸发强。背风坡海岸还可以作为海上船只的避风港。
清代成村。《
光绪顺天府志》作迎峰坡,或因近村有山峰突立而得名,或本作迎风坡,后讹为迎峰坡,后更名为迎风坡村。高家坡清代成村,初名后庄,因在迎峰坡后得名,后因村居山坡,高姓为大户而名为高家坡。村民均为汉族。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辖迎峰坡、三合庄、高家坡3个自然村。产小麦、玉米、白薯,1988年粮食总产2.1万公斤。位于房山区中部,迎峰坡村址海拔约109米,高家坡村址海拔约114米。有小学1所。1937年国民党军队曾在高家坡与日军交战。1939年、1954年该地曾发生水灾,1943年大旱,1952年、1968年、1973年、1987年均遭雹灾,1973年虫灾,1987年大风成灾。
1998年9月16日迎风坡村委会与北京市人民政府
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天安门广场改建工程采购花岗岩石材合同。1998年12月16日迎风坡村委会与北京市市政府工程管理处签署了天安门广场步道改造工程花岗岩产品供需合同。在天安门广场改建工程中,迎风坡村委会供应石材66800平方米,为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和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庆典做出了很好的贡献。1999年6月迎风坡村委会分别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和
房山区人民政府授予为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