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在《
经济学手稿》中,从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他说:“剩余价值的第二种形式是相对剩余价值,它表现为工人生产力的发展,就工作日来说,表现为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就人口来说,表现为必要劳动人口的减少”。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为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
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
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是指劳动力供应超过社会生产需求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它是相对于一定时期、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现存的生产资料量以及一定的生产关系性质而言。过剩人口不是固定不变的、绝对的,而是随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比例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相对性。相对过剩人口分两类:①人口自然增长过快,而生产力落后,无法吸收过多人口,形成人口压迫生产力。多存在于人口众多而经济落后的
发展中国家;②在
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大批劳动者不能被生产资料所吸收,而形成生产压迫人口,多存在于发达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也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因占全国总人口80%的广大乡村,
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以
手工劳动为主,生产资料的增加不足以吸收新增的劳动人口;同时,中国是一个正处在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化过程的国家,随着现代化的推进,生产技术构成不断提高,从而也出现相对过剩人口。
①我国正处在大规模
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存在持续性、长期性的
结构性失业。原有吸纳新增就业主渠道的农业部门,大量排斥劳动力;农村新增劳动力和脱离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流动,对非农产业部门和城镇形成就业压力与竞争。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资本技术构成和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同时,不少传统工业企业关、
停、并、转、破,促使下岗职工急剧增加;在资本技术构成、有机构成提高的基础上,技术进步所摧毁的旧的工作岗位,大大低于它所创造的新的工作岗位。
②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
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非国有经济还无法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失业率上升阶段。?
③我国经济增长正经历迅速的“
资本深化”过程,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资本密集程度迅速增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不仅不吸收新增劳动力,还要不断排斥大量富余人员。而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时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