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戏是
辽宁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辽宁省盖县。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辽宁复县称辽南影调戏。它是建国后在
辽南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剧种,1961年定名为辽南戏。
简介
辽宁省省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
辽宁省盖县。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辽宁复县称
辽南影调戏。它是建国后在
辽南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剧种,1961年定名为辽南戏。 辽南戏主要源于辽南盖州皮影,是该地区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
河北省皮影的成份,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四台子村业余剧团的皮影艺人以真人上台唱影调的形式演出了业余作者翁景树编写的现代戏《白杨树下》,把影窗艺术变成舞台艺术,取名影调戏。辽南戏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市现有盖州辽南戏剧团。九十年代以来,它们演出的辽南戏《三十五荒唐梦》获全国天鹅杯戏曲广播剧三等奖,《半庙沟》、《龙凤镜》、《逼嫁杀店》、《梁山除 霸》、《三女抢板》、《望儿山》分别获省艺术节银奖和特别奖。2002年1月,辽南剧正式定名为辽剧。
历史沿革
辽南戏的前身辽南皮影戏旧称“本地影”。清末民初时受河北
滦州影的影响而丰富了唱腔。同时,又吸收融合了辽南地区的民歌、民乐和曲艺音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从而成为风格独特、地方色彩浓郁的辽南皮影戏。在以后的数十年中,在盖县先后出现了王树文(艺名王大嗓)、阎永茂(艺名阎麻子)、马传亮、洪生纯、陈克忠、迟海楼等著名皮影艺人。1956年马传亮等根据
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用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一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1958改名“盖平戏”,并在盖平县(今盖县)建立了盖平戏剧团。1961又改名为辽南戏,为筹建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隶属于辽宁省青年戏曲剧院),配备了专业导演、编剧和音乐工作者,并由马传亮担任唱腔教师。1963年剧团被解散。1978年春重新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剧团,还在
盖县成盖县辽南戏剧团。此外,在辽南地区城乡,业余演出活动也较为普及。
辽南戏改为辽剧,将更好地发挥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传统戏曲艺术,把区别于评剧,也区别于
吉剧、龙江戏的辽宁地方剧种的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新阶段。使全省人民、全省观众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一剧种,而不仅仅局限于辽南地区的观众。同时还有助于调动辽西、辽北的辽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凝聚更多民间戏曲工作者的力量,为共同发展辽宁地方剧种做出贡献。 剧种改名是剧种发展过程的一部分,也是它逐渐成熟的标志。许多剧种,如京剧、评剧等等,都有这样的过程。辽剧是新兴剧种,它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变化或更新是合乎规律的。
艺术特点
简介
辽南戏表演上以中国戏曲表演程式为主体,吸收辽南传统民间艺术。如
水袖的运用和武打,适当融合了一些
皮影动作。丑角表演还有模拟皮影人物“大巴掌”的滑稽动作和步法。此外还借鉴了辽南
秧歌、
民间舞和
二人转的一些
舞蹈动作。唱词结构变化也十分丰富,除常见的“七字赋”(七字句)、“十字赋”(十字句)外,还有“五字锦”(王字句)、“三字经”(三字句)、“六字头”(三、三句式)、“三赶七”(句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宝塔形结构)、“大金边”、“小金边”(跟句重复)、“啰嗦句”等。在押韵上,有平唱(上仄下平)和硬唱(上平下厌)之分。
唱词
变化多样的唱词句式为辽南戏唱腔带来多种处理方式,形成
板腔体和部分
曲牌联接的方法。唱腔上分男、女两大系统。生、旦、
净、丑各有自己的旋律和基调,其中以
丑角的唱腔尤为独特。在辽南戏形成和发展中还派生出一些新的唱腔,如糅合滦州影腔。现已在辽南戏中自成一格的唱腔有〔二龙松〕及其反调和新创的〔鸡啼令〕、〔节节旺〕、〔水连珠〕等曲脾。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以
四弦为主,配以
三弦,
高胡、
扬琴、
琵琶、管、
笛、
笙等。演现代戏时还加上
古筝、
二胡、
板胡、
提琴及
电吉他等,以增加戏剧气氛。
音乐
特点主要体现在音乐方面。辽剧音乐为板腔体,唱腔丰富、板式齐全、曲调优美、通俗流畅、地方韵味浓郁,有表现多种情感的功能。辽剧诞生后,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满足观众不断更新的欣赏需求,在确保剧种音乐风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发展,使辽剧音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完善。如原始唱腔中“女腔平唱”的主要功能,从旋律上讲是以表现哀怨、忧伤情感见长的曲调。然而,“二平唱”和“欢腔”的产生,弥补了“女腔平唱”表现欢快喜悦和庄重豪迈情感的不足;为了解决原有音乐中没有反调唱腔,而不利于表现剧中人物痛楚、伤感等特殊情感的缺憾,辽剧著名作曲家王信威,采取了将“男腔平唱”正调移低四度等创作方法,产生了男女同腔同调、同度演唱、曲调低回凄楚、悠扬深沉及各种行当都可选用的“平唱反调”唱腔;“二龙松”唱腔是辽剧最早丰富发展形成的一种腔调,它是由辽剧
创始人之一、著名辽剧作曲家马传亮编创的一种曲调优美、开朗明快、表现情感细腻、适应性与可融性较强的旦角专用唱腔。
行当流派
辽南戏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脚色行当基本沿用京、评剧的既成体制,初步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但尚未形成整套的表演程式,演员亦无严格的行当分工。六十年代,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为培养演员和探索创建辽南戏的表演特色,相继排演了一批各行当的重头戏,如花旦行的《当箱子》,花脸、老生行的《宫门断鞭》 ,青衣、
武生、武丑行的《逼嫁杀店》,花旦、文丑行的《打灶王》和行当较全的大戏《青天鉴》等,演员有了较明显的行当分工。
生:分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小生,如,《小借年》中的王汉锡;老生,如《正义图》中的李自成;武生,如《图龙城》中的佛宝等。旦:分闺门旦、花旦、青衣、老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如《小借年》中的爱姐;花旦,常摹仿皮影的影人动作,如《当箱子》中的玉梅;青衣,如《逼嫁杀店》中的贾淑贞;老旦,如《杨运》中的高大娘;彩旦,道白以辽南方言为主,并常摹仿皮影的影人动作,如《扫雪打碗》中的后娘;
刀马旦,如《图龙城》中的蓝素艳等。净:分文净、武净。文净,如《宫门断鞭》中的尉迟恭;武净,如《图龙城》中的鲍虎等。丑:分文丑、武丑。道白以辽南方言为主,常
摹仿皮影的影人动作。文丑,如《打灶王》、中的灶王爷;武丑,如《逼嫁杀店》中的董三怀等。
曲目
上个世纪60年代初,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在沈阳成立,使辽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代表剧目,如《宫门断鞭》、《逼嫁杀店》、《龙凤镜》、《打灶王》、《当箱子》、《花为谁开》等。
20世纪80年代后,省内举办的各种大型艺术盛会,均有辽剧参加,而且屡获大奖。如《加林与巧珍》、《半庙沟》、《姜云胜》等。特别是《姜》剧,曾被中纪委调入北京进行专场演出,受到首都观众、专家学者及国家领导人的好评。近些年来,由于辽剧经常涉足电视领域,如盖州辽南戏剧团排演的《小工匠》、《杨柳新》,
瓦房店排演的《山这边,海那边》等,先后由中央与地方电视台播放;
营口戏校学生演的《逼嫁杀店》与《龙凤镜》等剧目也先后进京展演,使辽剧在全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据初步统计,现今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及盖县辽南戏剧团,共保留了60多个剧目,主要有《借年》、《逼嫁杀店》、《宫门断鞭》、《龙风镜》、《花打金刚》、《卖艺访友》、《走天鉴》、《挡马》、《包公赶驴》和
现代戏《花为谁开》、《红花岗》、《邻居》、《真情假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