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自1976年开始试刊,于1978年正式创刊,原名《核防护》;该刊是由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主办、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承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是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的会刊。
办刊历史
1976年,《核防护》开始试刊。
1978年,正式创刊。
1981年,刊名改为《辐射防护》。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辐射防护》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讲座、资料介绍、学术动态、书评、会议消息、会议报道等。
《辐射防护》主要刊登中国辐射防护领域中的科学研究工作论文报告,并及时交流中国国内外学术动态。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辐射防护的原理、概念、标准及其应用,辐射源安全与管理,核设施与核电厂运行辐射防护,辐射剂量学,辐射监测与评价,核事故应急响应与准备,辐射环境保护,放射化学,放射性废物管理、处理和处置,核设施退役与去污,辐射防护方法和器械,放射生态学,放射医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辐射流行病学,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中的辐射防护,辐射防护培训,辐射防护管理以及非电离辐射(如微波、电磁辐射)防护等。
《辐射防护》主要读者对象为辐射防护、核技术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环境保护、放射医学与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废物管理等领域内的科研、技术及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
人员编制
据2020年1月《辐射防护》官网显示,该刊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有顾问5人、编委96人。
办刊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20年1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辐射防护》共出版文献3410篇。
据2020年1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辐射防护》载文量为1363篇、基金论文量为363篇。
据2020年1月《辐射防护》官网显示,该刊与世界上40多个国家及地区、国际学术组织及相关机构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与该刊有交换关系的包括美、日、法、德、英、澳、瑞典、荷兰、加拿大、卢森堡、韩国、印度、伊朗等国家,以及ICRP、IAEA、UNSCEAR、IRPA等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中国以外有关杂志等。
影响因子
据2020年1月10日中国知网显示,《辐射防护》总被下载350042次、总被引1400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14、(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03。
据2020年1月1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辐射防护》被引量为6741次、下载量为29228次;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辐射防护》影响因子为0.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第3437名。
收录情况
《辐射防护》是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C.A.、App.Heal.Phy.、A.S.N.、《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版)》《
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
中国生物学文摘》《核科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收录。此外,该刊被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报告书作为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来源之一,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网站也专门介绍该刊每期所刊载的文章内容。
荣誉表彰
1985、1987、1989、1991、1995、1997年,该刊六次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该刊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颁发的“国防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2年,该刊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1993年,该刊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该刊获核工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该刊获国防优秀科技期刊奖。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辐射防护》注重刊物内在质量,为交流中国辐射防护领域的科技成果,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使辐射防护在核电和核工业的发展中更好地发挥。
投稿须知
来稿均应是未公开发表过的,不得一稿双投。
1.文章叙述要准确、易懂和精炼;论文报告一般不宜超过1万字(包括图、表),综述一般不超过1.5万字。
2.来稿均需有题目、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摘要和关键词、相关工作的基金资助情况(包括项目号)。
3.按照中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的规定,来稿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4.图、表要精选,并尽量用彩色插图。
5.量和单位应按国家标准规定,采用国际单位制(SI)。
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