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辅
明朝中期将领、勋臣
赵辅(?—1486年),字良佐。凤阳府人。明朝中期将领、勋臣,梁国公赵德胜的侄孙。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赵辅为明太祖朱元璋麾下功臣、梁国公赵德胜的侄孙;父亲赵端,因武功累官至广东都指挥同知。
赵辅早年承袭世职为济宁左卫指挥使。明代宗朱祁钰继位后,吏部尚书王直等人推荐赵辅有将才,代宗于是擢升其为署山东都指挥佥事,“坐五军营”,期间参与了北京保卫战
景泰七年(1456年),赵辅升任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任左参将,守卫怀来
天顺元年(1457年),赵辅入右军都督府理事。至天顺八年(1464年),再升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攻讨大藤峡
主词条:藤峡盗乱
明代中期,广西的瑶、僮等族部民流窜到广东劫掠,使沿途的郡县尽皆残毁。
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经兵部尚书王竑推举,明宪宗授赵辅为征夷将军,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韩雍出征两广大藤峡瑶民起事。
在出征过程中,赵辅支持韩雍先攻腹心、直捣大藤峡的决策,倍道兼程,直趋全州,督兵十六万人,分兵五路,大破修仁叛瑶,收复荔浦。十月,抵达浔州,分官军为数路,分别从南、北方向及水路进攻大藤峡,其余官军则分据险要之地,赵辅与韩雍在高振岭驻营,都统诸军。十二月,赵辅、韩雍督率诸军水陆并进,殊死作战,屡破叛军防线,直抵大藤峡上,最终活捉叛军首领侯大苟及其同党七百八十人。此役,明军共摧破敌寨三百二十四座,斩得首级三千二百余级。此后,明军分兵进攻叛军余党,收复郁林、阳江、洛容、博白等地。
藤峡一战,赵辅知道韩雍的才能足以平叛,所以“军谋一听(韩)雍”,从不干涉,只是听命奋战,因此屡立战功。
成化二年(1466年)十一月,赵辅回师后,被封为武靖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后来叛军再度进入浔州,言官纷纷弹劾赵辅。广西巡按御史端宏认为:“贼人毒害正甚,而赵辅妄言贼人已被消灭干净,冒领封爵,不给赵辅加罪无以示惩戒。”赵辅自述战功,而将罪责推给守将欧信。宪宗一概不问。
成化犁庭
主词条:建州月屠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宪宗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作为战役总指挥,左都御史、辽东总督李秉为副总指挥,率兵征讨建州女真部。九月二十日,明军分左、右哨五道各万骑从抚顺关出塞,至十月三十日攻至建州,大获全胜,共擒九十九人,斩五百三十六人。朝鲜国王李瑈也遣中枢府知事康纯率万人协助明军作战,擒二十余人,斩三百余人。
成化四年(1468年)正月,赵辅以功进封武靖侯。
搜套无功
成化八年(1472年)五月,明廷为统一将权,彻底驱逐定居于河套地区鞑靼诸部,解除其对北边防线造成的威胁,命赵辅挂平虏将军印出师,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其节制,由右都御史王越总督军务。
赵辅到榆林时,鞑靼已经深入并大行抢掠。赵辅无法控制,与王越上书称鞑靼势力强大,必须调遣至少精兵十五万,否则应退到内地。言官纷纷弹劾他的罪过。宪宗命给事中郭镗前往调查,郭镗回朝后说:“贼寇(指鞑靼)于六月进入平凉、巩昌、临洮,杀掠人口牲畜。到七月时他们纵横于广阳境内。赵辅与王越到榆林时停留不进,应该严治他们弛兵玩寇的罪过。”宪宗没有采纳。
不久后,赵辅因病被召回,仍督领京营事务,言官对其极力弹劾,但宪宗不予处置。赵辅辞去武靖侯爵,请求宪宗允许其子孙世袭伯爵,获得允许,被赐予武靖伯世券,且未降封爵位,仅减去食禄二百石。言官力争,宪宗不听。然而赵辅又上疏列举自己的功劳,说减去禄米使他无法养老。赵辅更进一步认为宪宗命宦官卢永征讨南蛮,宦官黄顺、汪直征讨东北,都是莫大之功,应该交付史馆记录。兵部尚书余子俊等疏请将赵辅依法处置,宪宗始终不问罪。
闲居病逝
成化十二年(1476年),赵辅因患风痹而辞去职务,自此不再出仕。他晚年疾病缠身,但仍逢迎上意,进献方书,为其子求取官职,招致时人讥讽。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六月,赵辅去世。宪宗闻讣讯,按例赐祭葬,追封他为容国公,谥号“恭肃”。
主要影响
赵辅在成化初年南征北战,颇著勋劳,是明宪宗在位初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历史评价
王竑:而诸将中惟都督赵辅勇略可任。(《明史纪事本末》引)
彭时:但赵都督领兵往返,纪律严明,军士在途,秋毫无犯,非他将可及,为可重也。(《彭文宪公笔记》)
刘吉:辅少俊辩,有才干。读书通大略,善词翰,喜交文士,故用荐。起历偏裨,以至大将,南征北伐,亦有劳效。然功多矫饰无实,徒以夤缘权幸,一举而封伯,再举而封侯,议者以为爵赏太僣。晚年病废家居,犹希旨进方书,为其子求任事,为世所诮。然近时武臣兼文事者,定襄伯郭登之后,辅亦可称。(《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
谷应泰:宪宗时,杨琚请建一十三城堡,七十四墩台。李文达(李贤)又以中筦力赞。乃三帅(朱永、赵辅、刘聚)授剑,或舆疾征还,或迁延不出。惟王越深入红盐池,焚其庐帐,劫其器甲,贼丧失妻孥,相顾恸哭。而大师不继,虎牢一关,卒为楚有;河西数郡,折为秦臣。(《明史纪事本末》)
张廷玉:赵辅、刘聚猷绩远逊前人,而带砺之盟,与国终始,诚厚幸哉。(《明史》)
主要作品
赵辅俊辩有才,以武职能文,有《平夷赋》1篇,述咏其“建州月屠(成化犁庭)”之事。
轶事典故
赵辅自少英俊善辩,有才华,善于词章,多结交文士,也好结交权贵、宠臣,所以虽屡遭弹劾,但终无大碍。
人际关系
亲属
伯爵世系
赵辅在明宪宗时受封武靖伯,其爵位共历八世九代,至明亡而绝。
第一代:赵辅,成化二年(1466年)封武靖伯。成化四年(1468年)进封武靖侯,允许世袭伯爵。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去世,追封容国公,谥号“恭肃”。
第二代:赵承庆,赵辅之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袭爵。正德二年(1507年)去世。
第三代:赵弘泽,赵承庆之子,正德三年(1508年)袭爵。嘉靖七年(1528年)去世。
第四代:赵世爵,赵弘泽之子,嘉靖八年(1529年)袭爵。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去世。
第五代:赵国斌,赵世爵之孙,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爵。万历二年(1574年)去世。
第六代:赵光远,赵国斌之子,万历二年(1574年)袭爵。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去世。
第七代:赵祖荫,赵光远之子,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袭爵。万历四十年(1612年)去世。
第八代:赵祖芳,赵祖荫之弟,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袭爵,崇祯二年(1629年)时仍在世。
第九代:赵邦镇(一作邦锐),至迟于崇祯四年(1631年)已袭爵,其余事迹无考。
武靖伯世系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2 14:3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