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贤,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1月30日出生于辽宁新民,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1年1月30日,赵忠贤出生于辽宁新民。上小学时,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上中学后更好学,在学习平面几何课程时,尝试用各种不同方法解几何习题。高中时代,被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吸引,对苏联卫星、火箭等科技发展产生兴趣。
教育经历
1959年,赵忠贤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大学管乐队,学会吹小号、拉手风琴。赵忠贤学的是低温物理,由物理学家
张宗燧上课。来做报告的,有陈毅、钱三强等。他心中就一个想法,老老实实学习,为国家做贡献。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
工作经历
1964年,赵忠贤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室工作。先是参加由
洪朝生组织的超导计算机器件研制任务,将半导体光刻技术应用于超导器件制备,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1966年。之后,领导开展单极和双极斯特林制冷机的国防研制任务。1969年,赵忠贤小组研制的单极2W/38K制冷机,成功冷却了电子工业部第11研究所的红外激光雷达,使其野外联试取得成功。1972年,又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微波量子放大器的应用研制微型致冷机的国防任务。
1972年3月13日,中国、英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月25日,恢复中英两国科技交流。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中国预备建立粒子加速器,发展高能物理学科,准备选派科学家到美国和欧洲等地考察、进修。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2月,赵忠贤被选派到剑桥大学冶金与材料科学系超导组进修,选择第Ⅱ类超导体在非线性区到线性区过渡区间的磁通运动问题作为研究课题。1975年9月中旬,乘火车从苏联转乘返回中国。
从剑桥大学回国后,赵忠贤认为物理所当时实验条件尚不适合开展在剑桥大学时所做工作,而“探索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课题不仅物理内涵丰富,且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之后决定从事高温超导材料研究。197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室以赵忠贤为首,联合所内其他3个研究室,开始开展高温超导材料的探索工作。
1977年,经过思考和实验,赵忠贤在《物理》杂志发表文章,挑战由经典理论推导出的麦克米兰极限,虽然想法超前而且价值巨大,但进展没有这么顺利。随后几年,他的研究屡次受阻。
1979年2月2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决定将低温物理室509组独立为超导体研究室,赵忠贤任副主任;3月,物理所制定1979-1980年重点研究项目,将“高临界温度超导体研究”列为其中项目之一。
1984年11月至1985年12月,赵忠贤到美国爱荷华大学艾姆斯实验室从事零磁场超导管中的磁通湮灭问题研究。1986年1月至3月,在休斯敦大学
朱经武课题组参加氧化物超导体的短期合作研究。
1986年3月,赵忠贤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4月,瑞士科学家穆勒和柏诺兹发现Ba-La-Cu-O材料在35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时开始出现超导现象;9月底,赵忠贤看到论文后,找到
陈立泉等开始铜氧化物超导体研究工作。
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条件较为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动手制造,设备也是买的二手。1986年底,赵忠贤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突破了“麦克米兰极限”,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
1987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年2月,与合作者独立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并在国际上首次公布其元素组成为Ba-Y-Cu-O。这项研究使得超导电性低温环境的创造,由原本昂贵的液氦变为便宜而好用的液氮;9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当选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物理学界在通过铜氧化物超导体探索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上遇到瓶颈。中国国内研究也遇冷,不少研究人员转向其他领域。赵忠贤坚持坐“冷板凳”。在跌宕起伏之间,赵忠贤对“初心”的追逐从未变过。1991年4月,任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8年2月,日本研究组报道在掺氟的镧氧铁砷化合物中有26K的超导电性。引起中国学者关注,赵忠贤结合其学术思路,认识到其中可能孕育着新突破。带领团队将铁基超导体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并创造了55K铁基超导体转变温度纪录,同时在物理上认识到高的超导临界温度与磁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2017年1月,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9月13日,被授予“
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忠贤主要研究领域为探索新超导体,研究铜氧化合物和铁基超导体的机理,开展高压合成和高压下的物理性质研究, 磁性和输运性质研究等。
1964年至1966年,赵忠贤参加超导计算机器件研制工作,将半导体的光刻技术应用于超导器件的制备工艺上。1967年至1972年,参加并领导完成研制供红外雷达和参量放大雷达所用微型制冷机。1974年至1975年,从事有关第Ⅱ类超导体中磁通流动问题的研究,发现了第Ⅱ类超导体量子磁通线在不可逆运动过程中,从非线性区到线性区转变的临界点和临界电流呈线性关系。1976年至1984年,研究高临界温度超导材料,主要涉及非常规超导材料,如氧化物超导体、重费米子超导体、有机超导体等。在亚稳态超导材料中展开研究,研究涉及A-15结构超导体、夏沃尔相超导体、非晶超导体等。1984年至1986年,从事超导管中的磁通湮灭问题和重费米子超导电性研究。
1986年底,赵忠贤及其合作者在制备的多相La-Sr-Cu-O体系中,观察到了起始转变温度为48.6K的超导转变。此外在La-Ba-Cu-O体系中观察到了46.3K的超导转变。还在某些La-Ba-Cu-O样品中多次看到了70K以上的超导迹象。1987年初,发现可以在液氮温区实现超导转变的Ba-Y-Cu-O超导体,其超导磁转变温度为92.8K,零电阻温度78.5K。并首先在国际上公布其成分。这项成果推动了很多国家的超导研究工作的发展。
赵忠贤在探索新高温超导体方面逐渐发展了一种新思路,即存在多种合作现象的层状四方体系中,有可能实现高温超导。2008年,赵忠贤结合日本研究小组“LaFeAsO有26K的超导电性”学术思路,开始从事基于LaFeAs(O,F)压力效应研究,提出轻稀土元素替代和高温高压的合成方案,率先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从26K提高到52K,超过40K麦克米兰极限。又合成绝大多数50K以上系列铁基超导体,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最高临界温度纪录。
1987年3月,赵忠贤联合
陈立泉向科研部门建议,成立国家超导实验室;5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向中国科学院正式提交《高临界温度超导体联合实验室计划任务书》;7月,国家计委批准在物理所筹建国家超导实验室。1991年4月,国家超导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挂牌成立,被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正式命名为“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截至2017年1月,赵忠贤已发表论文400余篇。
截至2018年10月,赵忠贤已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铁基高温超导体、超导器件、晶体生长、测量或制备装置等领域申请获得专利19件。
出版图书
人才培养
2018年1月,赵忠贤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就“期待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关于人才培养提出建议:结合重大任务,锤炼出一大批人才结构合理、世界一流的科技团队。除领军人才外,要注重对具有特别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对人才的评价应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受头衔和学历的限制。
关于科技人员怎样才能出成果和获得成功,赵忠贤认为,必须具备“努力+机遇+合作精神”三个要素。其中,“努力”不仅指勤奋,还要选对方向,全身心投入,才能创造出原创性新成果,应有的知识,一定要有,重要的是驾驭知识的能力;“机遇”包含着工作意义,意义不大或未被人们认识的也不可能得奖;“合作精神”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宽容失败更能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这对人才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含义。
赵忠贤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孙力玲、
任治安等。
获奖记录
人物观点
职称评级改革
针对中国职称评定工作曾出现的混乱情况,赵忠贤认为进行整顿是必要的。职称评级工作中分配名额,严格按照年限定级,差一天也没有资格的规定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现实情况。重资格,不重贡献和水平,后果是严重挫伤年轻人积极性。赵忠贤建议,一是实行的评级工作先考虑实行试点,看其效果再全面推动;二是部聘(或者国家聘)与单位聘分开,部聘(国家聘)严格由中央或有关部委评聘,学校和研究所或非公立单位聘任由单位自主决定。
关于创新看法
纵观人类进步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每个发展时期都充满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的创新。赵忠贤对于“创新”提出几点看法: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必须要“实事求是”。这对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一样。继承前人,必须面对实际,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解放思想”,离开“实事求是”,则成为幻想,或误入歧途。创新离不开实践,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发现都源于实践。人类的实践在不断发现新事物,只有在实践中总结分析前人、他人和自己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有所创新。
创新需要民主的环境,要形成自由讨论的风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中国,学术上的民主空气是不浓的,很少在学术会议上看到真正的学术辩论。对权威或有地位的人的论点,很少在会上听到不同意见,特别是年轻人的不同意见,更谈不上争鸣。而有些争论虽然很激烈,但又往往带有意气,把不同学术思想的争论变成了个人或不同单位之争。这距离“学术上是对手,平时做朋友”的正常学术争论的目标差得很远。有的人坚持错误的观点,又没有人敢批评。科学与民主是不可分的。
创新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中国安定团结的局面,从大的形势下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过去20年中,是中国近代史上科技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最好时期。这正是为什么中国科技有重大发展的原因。科学研究还应该有适合于其特征的小环境,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当然也只能在深化改革中求得解决。除经费不足之外,还有队伍的建设、科学的管理,包括正确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科学规划和选择研究课题的问题。
创新需要交流与合作。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科技工作者与国际交流规模是空前的,收获也是巨大的。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必须要了解世界科技进展。创新不管大小,只有世界水平的创新,而不存在国内领先的创新。要创新就要了解世界,加强国内外交流,欢迎一切新的经验和进步,只有充分地继承了前人的先进成果,才能做到创新。即使引进必要的新技术,也有二次创新的问题,即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交流并不是单向的,只有互惠才能推动和发展交流。谁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谁就会在交流中取得更大的益处。
创新的决定因素是人。尊重知识则是尊重科学,尊重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并继承和发展;尊重人才是尊重、爱护和发挥有真才实学人的作用。本领的重要表现是创新,是在创造性的实践中培养和造就的。杰出青年人才是在实践中、在所承担的重要工作中,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而出的。对青年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育。让青年人主动寻求新知识、新经验和新考验,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和提高独立学习、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他们承担的重要责任中,在实践中造就一批人才,切忌“娇生惯养”和“拔苗助长”,因为这是绝对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
社会活动
社会任职
参政议政
2003年3月10日,赵忠贤参加全国政协科技界座谈会,并围绕国家科技计划评价体系、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863计划管理、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国家基础研究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6年3月7日,赵忠贤与
吴敬琏、
林毅夫、
邱晓华、
鲁志强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组织关怀
讲学授业
行业会议
出访考察
出席活动
影视节目
人物轶事
1958年,赵忠贤在高中毕业前夕一次班务会,有同学说他反对卫生大跃进,这在当时已上升到政治立场问题。所谓反对卫生大跃进就是反对除四害(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那时街道上每天都有许多人游行、造声势、喊口号,并要求学校乐队去捧场。赵忠贤是学校乐队成员,高考前夕时间宝贵,他本来不想参加,但还是勉强去了,回来之后说了几句风凉话。结果,他的毕业评语总的操行由“优”变成“良”。而“良”是不符合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赵忠贤感到很委屈,就去找老师反映。意外在老师办公桌上看到一份中国科技大学招生简章,他看过后对老师提出想报考科大。但是操行“良”同样不能报考科大,于是老师就把他的操行又改成了“优”。一字之改,赵忠贤的高考政审得以通过,并以高分的成绩换来中国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与超导结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有多位院士会拉板车,赵忠贤可能是其中技术较好的一位。其实在中国科学院,学者们拉板车其来有自,这是科学院建院之后几十年科技人员必会的生活技能。20世纪90年代前汽车特别是私家汽车很少,自行车无法承载搬家或大件的运输所需,学者们就不得不学蹬板车技术。赵忠贤于196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属于板车在中国的黄金时代。1985年,赵忠贤被邀请参加第十六届低温物理国际会议,并在会议宣读论文,展示了中国物理学界水平,此前还没有中国学者被邀请参加这一学术会议。在赵忠贤回到物理研究所当天,便有记者赶来采访,却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最后发现他和孩子一起用板车拉煤去了,他因为参加会议,已经造成家里无煤可烧,所以一回家就加入拉车运煤行列。
个人生活
赵忠贤喜欢挑战,滑雪、玩漂流,还喜欢音乐,觉得音乐、美术是人与其他生物不同的重要差别,他最喜欢的音乐作品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87版《红楼梦》插曲。
人物评价
赵忠贤对高温超导材料做出了突破性发现和对转变温度的系统性提升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 评)
赵忠贤在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和发展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国科学院 评)
世界超导百余年研究史中,在两次高温超导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时刻,赵忠贤带领的团队都“跑”在前列。五十年磨一剑,赵忠贤用一辈子的热爱与坚守,让中国高温超导科研地位跻身国际前列。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华人盛典组委会 评)
赵教授及其同事们的研究成果是举世瞩目的,感谢他们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和超导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柏德诺兹 评)
赵忠贤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主要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国际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评)
赵忠贤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国际领先的成果,是新中国培养的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玉鹏 评)
忠诚超导数十载,后学尽忙挠耳腮。哲贤升温铜雀台,人皆仰止齐喝彩。前征途中觅铁开,楷法自然非意外。辈辈概从磁中猜,模模均朝机理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八组恭贺赵忠贤七十寿辰祝辞)
赵忠贤在液氮温区超导体研究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
世界科学院 评)
赵忠贤作为开启中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之一和领军科学家,为中国超导发展在落后50年的情况下,实现了从起步、追赶,到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评)
赵忠贤院士作为杰出科学家,为国家科技战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赵先生执教几十年,注重提携后辈,营造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纯华 评)
赵忠贤老师始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引领着中国超导研究的方向,他对工作的执着和刻苦也一直影响着年轻一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兴江 评)
从50多年前,孤身一人到北京求学的小伙子,到今天古稀之年的超导研究领军人物。赵忠贤为高温超导研究在中国扎根,并跻身世界前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实际行动撰写了中国人以铁杵磨成针的精神,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壮丽诗篇。(
央视网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