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唱
传统曲艺曲种
走唱是一种传统曲艺曲种之一。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单曲有《摔镜架》、《秋景天凉》、《百虫名》、《大西厢》等;彩唱群曲有《十里亭》、《小化缘》、《夜宿花厅》、《赴善会》等。另有《打花鼓》、《刮地风》、《捕蚂蚱》等小曲。
十不闲莲花落
渊源
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莲花落,又作莲花乐,源于、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为丐者乞讨时所唱,多以因果报应为内容。以来,渐有写景、叙事之作。莲花落的最兴盛时期,当在清乾隆以后,当时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广泛流行于民间,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也可单称“十不闲”或”莲花落”。
派别
莲花落在发展中,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但仍有一定变化。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于瑞风、赵翠卿、贾玉山、贾玉珍等。
形式
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脚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尤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二人转
二人转又称作“唱蹦子”和“吉剧”,是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集中反映了东北民歌、民间舞蹈和口头文学的精华,深受广大城乡人民的喜爱。
二人转由男(“下装”)、女(“上装”)二人(“一副架”)演唱,“上装”以“手玉子”、“下装”以小木棒为道具。基本曲调有“文咳咳”、“武咳咳”、“喇叭牌子”、“大救驾”、“四平调”、“十三咳”、“红柳子”、“胡胡腔”、“小翻车”、“大悲调”等。常演节目有《打鸟》、《卖线》、《阴功报》、《古城》、《蓝桥》、《西厢》、《坝桥》、《双锁山》、《华容道》、《游宫》、《报号》、《赔妹》、《盘道》、《禅鱼寺》、《杨八姐游春》等。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使二人转有了新的发展。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工农兵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女演员不断增多,男串女装早已绝迹。
宁波走书
流行在浙江宁波、镇海、奉化、慈溪以及舟山群岛一带。又名“犁铧文书”。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仅存演员六、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得新生。
宁波走书的唱词通俗易懂,语汇丰富,语言生动。表演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当地农民欢迎,有“文书唱华堂,走书唱农庄”的说法。演唱宁波走书时,演员边唱、边作一些表演动作,如摇船、上下楼梯及一些生、旦、丑的身段等。伴奏乐队也伴唱、随唱和对白。伴奏乐器是一把四胡,也有加琵琶、打琴等乐器的。常用曲调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和“还魂调”,具有腔调优美、长于叙事抒情的特色。此外,还有“词调”、“二簧”、“三顿”、“三五七调”、“佛调”、“高调”、“乱弹”、“瓦缸灰”等曲调。
宁波走书的传统书目约40多部,题材大多由其他剧种、曲种移植而来,如《包公》、《大红袍》等。50年代,艺人们编唱了反映四明山革命故事的《桥头烽火》等新书。1958年以后,编唱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书目,如《四明红霞》、《爱社如家》等。
凤阳花鼓
凤阳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其一便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
说起凤阳花鼓,凤阳人有一段悲喜交加的经历。
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歌词都是悲悲切切的内容:“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九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唱着花鼓,乞讨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凤阳民间花鼓艺术团体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民间艺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参加多部影视片的拍摄,并在全国获奖。凤阳花鼓近年还走出国门,到日本表演,获得赞誉。
车灯
流行于中国西南各省。车灯的前身为民间流行的车车灯,又叫车幺妹。最早是一种有领唱有帮腔的农歌形式,以后发展为走唱。由一人扮车幺妹坐于彩船之中,另一人手执彩扇,于彩船前后且唱且舞,每唱一句,由周围持灯群众帮腔,颇似北方的跑旱船。演唱时只有锣鼓伴奏,唱词多为即兴编唱的祝贺词句,腔调简单。每逢年节、庙会,都有群众扮演的车车灯在街头演唱,并无专业艺人。1953年,经艺人唐兴林改革,废弃街头表演的彩船,搬上舞台,成为专业化的曲艺形式。
演唱时,由一二人或数人,两手各执“四页板”自打拍节,亦舞亦唱,并将原有车车灯唱腔整理成适于叙述故事、朴素明快的车灯调;帮腔衬句的调子,可根据唱词内容而灵活运用。除锣鼓等打击乐器外,还增加了二胡、月琴等乐器伴奏。车灯唱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可以加衬字嵌字,上下句都要押韵。唱词已由过去的简单祝贺词改为有人物、有故事内容的唱段。新创作的曲目有《懒汉和鸡蛋》、《激浪丹心》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1 17:44
目录
概述
十不闲莲花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