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眼,
汉语词汇,指:①
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
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
四拍子)、一板一眼(
二拍子)。②比喻条理和层次:他说话做事都很有~。③〈方〉比喻办法、主意等:在我们班里,数他~多。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 [m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如一板三眼(
四拍子)、一板一眼(
二拍子)。
2. [custom;
orderliness or measuredness in speech and action]∶规矩。
不让他的话说走了板眼。
3. [order]∶秩序。
吃饭睡觉以及喝茶歇肩,都吹哨子,一点错不得板眼。
5. [key]∶比喻关键的地方。
你说的都在板眼上。
6. [
methodical]∶以有条理或层次分明为特点的。
他说话做事很有板眼。
引证解释
1. 我国
传统音乐和传统
戏曲唱腔的节拍。每一小节中的强拍,多以
鼓板敲击按拍,称“板”;次强拍及弱拍,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称“眼”。合称“板眼”。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物用·鼓刀中音》:“
庄子谈庖丁解牛处云:‘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者,鼓刀之音节合拍也。刀声亦合乐府之板眼。”
明·
王骥德《
曲律·论板眼》:“古拍板无谱,
唐明皇命 黄幡绰 始造为之。
牛僧孺目拍板为‘乐句’,言以句乐也。盖凡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板以为节制,故谓之板眼。”
清·
文康《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他说完了这段科白,又按着板眼,拍那个鼓。”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晓荷﹞右手的
食指中指与
无名指都
富有弹性的在膝盖上点着板眼。”
2. 比喻规矩;秩序。
老舍《
四世同堂》四四:“他很爱说话,但是他留着神,不让他的话说走了板眼。”
吴组缃《
山洪》二三:“吃饭睡觉以及喝茶歇肩,都吹哨子,一点错不得板眼。”
3. 比喻主意、办法、手段。
克非《
春潮急》八:“看不出你个老实人,还会耍这个板眼儿。”
4. 比喻关键的地方。
马烽《
结婚现场会》:“不,你说的都在板眼上。你批评得很对,很好。”
音乐含义
板眼,为
中国音乐构成中所特有,是中国音乐节奏、节拍、快慢、速度的枢纽。唐宋始,以“拍板”节制音乐的进行“节奏”,按文
句断分音乐而为乐句“板拍句乐”,“板拍句乐”即在唱者唱完一文句,在其后出现的一个“空”(即称“眼”)处下“板拍”“停声待拍”“板”“拍”在“眼”位“板”、“拍”、“眼”三者同位,按文之句断分音乐为乐之句--称“官拍”“鼓拍”、“手拍”则每与唱者出口的句字同步,在唐宋时是辅助性的“拍”“停声待拍”的“板拍”演化为后世的“散板”“鼓拍”、“手拍”,演化为后世的“上板”。后世的“上板”是节律性的、可与句字同下的“板拍”,在明清时,成为中国音乐节奏的主要形态。
形式特征
慢板
慢板是
京韵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贯穿唱段的始终。慢板的节奏为“一板三眼”。也就是“板、头眼、中眼、
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头眼、中眼、末眼,板……”的节奏。用乐谱记录就是4/4拍。每小节第一拍是板,第二拍是头眼,第三拍是中眼,第四拍是末眼。
采用慢板演唱时,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从任意位置起唱,但最后一个字都是落在板上的(有个别例外,如
《剑阁闻铃》第一句的“草青青”)。而京韵大鼓一般都是“
七字句”,在演唱时会分成“二、二、三”的
分句,则每个分句的最后一个字也要落在板上。即使没落在板上,也要用拖腔的方法拖到板上。
慢板的起唱位置有一个规律,就是每落(每段)的第一个分句如果是两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二字头”),则从末眼(小节第四拍)起唱;如果是三个字,每字占1拍(俗称“三字头”)则从中眼(小节第三拍)起唱。
“二字头”在京韵大鼓唱段,特别是文段子中使用较多,因为很多大鼓唱段的开篇都是一首七言诗,采用“二、二、三”的分句方法后,必然就是以“二字头”开始了。如果每字占1拍的话,而为了保证第二个字落在板上,就要从末眼起唱。也有很多不是以七言诗开篇的段子,因为同样是两个字开头,所以也属于“二字头”。例如最常听的《
丑末寅初》的“丑末”就是“二字头”,“丑”从末眼起唱,“末”落在板上。听过的段子里,还没发现有用超过两个字开头,却只占两拍的情况。如果哪位朋友有这样的例子,也请提供,以纠正错误。
与“二字头”不同,“三字头”却未必一定是三个字。只要开头一共占三拍就属于“三字头”。例如
《闹江州》的开头“我表的是”,本来是四个字,但由于“我表”各占半拍,其余两字各占1拍,因此也属于“三字头”。这里的“我”字是“
虚字”,不唱也是可以的。因为“三字头”要占三拍,所以从中眼起唱,以保证第三个字落在板上。京韵大鼓一开篇就用三字头的比较少,当然也是有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闹江州》,还有《
风雨归舟》的“过山林”都是三字头。但一般来说,三字头多是用在中间的段落中,例如《红梅阁》的第二段开始的“这佳人”,《探晴雯》的第二段开始“自从那”等等。
“慢板”虽然有个“慢”字,但其实并不一定要放慢速度。速度根据唱段内容情绪的变化,也可以调整。借用戏曲的名词,也有“快三眼”和“慢三眼”之分。但“慢板”的最大特点是“稳”。快要渐渐地快,慢要渐渐地慢,绝不能忽快忽慢,那样就没有板眼可言了。
紧板
紧板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紧凑,在节拍上是“有板无眼”。记谱就是1/4拍。使用紧板的唱法,在京韵大鼓表演中俗称为“上板”。
紧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后部分。这时候已经进入高潮,情绪上也越发激动,因此需要用紧板来推动情绪。但紧板和
垛板一样,都是不能独立使用的。使用紧板时,也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有板无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
剑阁闻铃》的最后一落,从间奏开始到第一个字“再”都是慢板,接下来的“不能”开始一直到“万点通红”就上板,即“有板无眼”的紧板,之后的“这君王”到结束,又回到慢板。
上面所说的是紧板的一般用法,但在某些时候,紧板也不是非常紧凑的,以至于不太明显。例如《红梅阁》中,从“小公子一闻此言神魂丧”就开始上板了,但是感觉却还是一板三眼地娓娓道来。直到“到而今,有限的光阴难留恋”才开始有紧板的味道。
所以说,紧板的最大特点并不是节奏紧凑,而是速度灵活。因为每个字都可以作为重音,所以可以根据情绪和内容逻辑来掌握速度。但这就给伴奏带来了难度。而且,紧板的唱词,多使用闪板的唱法,更是难上加难,需要演员和乐队反复的磨合。
垛板
垛板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板式。节奏为“一板一眼”,没有“头、中、末”眼之分。如果记谱就是2/4拍。
还没有听过以垛板为主的唱段,也没有听过以垛板开篇起唱的唱段。因此姑且暂时认为,垛板只能在段落中情绪需要的部分使用。使用垛板时,要与慢板配合,从“一板三眼”过渡到“一板一眼”,然后再回到“一板三眼”。例如《探晴雯》的第二落。从“自从那
晴雯离了那
怡红院”到“那婆子说”都是慢板“一板三眼”,从“你就从此处往南行”到“她那病身儿这不辗转轻翻说骨节儿疼”就变成了垛板“一板一眼”,从“猛听得颤巍巍的声音”到“这心里头似个火烘”又变回慢板“一板三眼”。
其实
垛板和慢板听起来的感觉差异不大,所以也可以把垛板当作慢板来唱和
数板,只要稍微把重音调整一下就可以了。
散板
散板说白了就是没板。因为没板,所以不可能用在大段的唱腔中,而只能用在个别句子中。
例如《红梅阁》中的“姐姐你救命之恩如山重”的“救命之恩如山重”和“佳人摆手说君休问”就是散板,但散板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板上,上例中的“重”和“问”就要落在板上,或者反过来说,伴奏者会将这两个字作为板。
散板因为节奏不固定,因此一般情况下,乐队会停下来,等待落在板上的那个字唱出,再开始起弦演奏。这时候就需要演唱者提前有心里准备,以免音乐突然停止而失措。
提起停弦问题,顺便说两句。有时候并不是散板,乐队也会停下来,让演员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干唱。这是为了更加突出演员,使观众更好地欣赏演员的嗓音和唱腔。最典型的就是《剑阁闻铃》中的“似这般,不作美的铃声,不作美的雨呀”中的“不作美的雨”,乐队就会停下来,直到“雨”字拖腔结束,“呀”字起唱,才开始重新起弦。这种情况下,如果演员表演得出色,都会得到观众的一片喝彩。
种类
板眼是
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其种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等。
一板或一眼都是 1拍。在一般情况下,板位相当于今国际通行
记谱法的强拍位置,
眼位则相当于弱拍位置(只是位置相当,并不都意味着强弱规律的相当)。
一板一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一眼板”(相当于2
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眼位在第2拍。
一板三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三眼板”(相当于4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头眼在第2拍,中眼在第3拍,
末眼在第4拍。
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流水板”(相当于1拍子)。每拍皆为板位,但不能理解为每拍都是强拍。
无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散板”。亦即自由节拍形式。板有“实板”、“虚板”(“腰板”)的区别。打在乐音发出同一时刻的板称为实板;打在乐音未发出以前、或乐音发出后延续过程中的板称为虚板(腰板);打在自由节拍乐句音末的板称为底板。同样,眼也有“实眼”、“虚眼”(“腰眼”)的区别。
在传统的声乐曲中,还有以两个三眼板组成的节拍形式(相当于8拍子),称为“赠板”。
板眼的符号,在
工尺谱中通常以“、”或×(板)、○(眼、中眼)、●(头眼、末眼)“—”或└(腰板、底板)、△(腰眼)等表示之。
技巧方法
“节拍,乐曲中表示固定单位时值和强弱规律的组织形式,小节中的单位时值叫作拍子”。谈起“强弱”,是指西方基本乐理的一种有重音或无重音的节奏序列。“拍子”就是指一小节内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几拍,它们的强弱结构是有规可循的。如:2/4拍子,是以
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第一拍为强,第二拍为弱;3/4拍子,是有规律的强、弱、弱;4/4拍子,是强、弱、次强、弱。 学习西方基本乐理的人很少深入戏曲研究,缺乏戏曲实践经验,所以在众多读物上和音乐院校教材中,简单地把强弱与板眼等同。比如说,一板一眼是2/4拍,一板三眼是4/4拍等,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与实践操作是有出入的。
明
王骥德《曲律》中说:“凡盖曲,句有长短,字有多寡,调有紧慢,一视以板眼为节制,故谓之板眼。”笔者认为“节制”可以理解为“调控”,是对剧情,曲调、唱腔的综合调控。下面,以
山西梆子为例,做具体阐述。
“梆子是由两根木棒组成的打击乐器,为
梆子戏的主要击节乐器。”
梆子这件乐器,晋剧俗称“木头”,在演奏中只打板不打眼。
司鼓,有两个
鼓锤,一个打板一个打眼。“打”就是“击”,就是在他“击节”的过程中来操纵着各种板式的变化,从而来调控整个戏曲舞台。板眼是对唱腔、剧情运行、曲牌、板式的综合调控,不是一个简单的强弱可以含概的。
通常以2/4拍记谱,每小节的强弱规律应该是:强弱强弱,但是在实际演奏中,二性只有强,没有弱(有板无眼);夹板是先弱后强(眼起板落),所以2/4拍既不能代表二性的板眼,也不能代表夹板的板眼。
平板是一板三眼,唱腔从中眼开始,它的结构是不能拿4/4拍来标记的,在最后一个完整小节的第四拍,实际演奏的时值是两拍。
介板是有板有眼,它的节奏是梆子在连续均匀地敲击“打着板”,唱腔速度却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员随意发挥,声腔阴阳顿挫。“
戏曲音乐的唱腔及一些曲牌、
打击乐、
过场音乐等是一条流动着的旋律,而旋律的“板眼”只是起着均匀的击拍记时的尺寸作用”。所以板眼规律并非强弱关系。
戏曲中的曲牌音乐和唱腔音乐与
西洋乐理体系确实有一些内容比较相似,为了更加明确它们间的异同,还需进一步
调查研究。
京韵大鼓的鼓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比较短,下部比较长。因此上部在敲击时不容易使力,声音交轻;下部敲击时容易使力,声音较重。两个部位应该敲击到不同的板眼上,在曲艺行话中,上半部分相击叫“黑板”,下半部分相击叫“红板”。若之连续打下半部分,则称为“晃荡板”。
“黑板”应该击打在中眼(第三拍)的位置上;“红板”应该击打在板(第一拍)的位置上。有时候有非
逻辑重音的字落在板上,也可以使用“黑板”来击打,但在板上的逻辑重音必须落在“红板”上。换句话说,“黑板”可以打在中眼上,也可以打在板上,但“红板”必须打在板上,不能打在中眼上。
“晃荡板”都是用在“上板”的部分,到最后临近结束时,应在倒数第三拍翻腕,使用“黑板”,空一拍后,让最后一板结结实实地落在“红板”上,以便于后面改回慢板。例如《剑阁闻铃》中的“上板”部分,到最后“千行万点,万点通红”就应该在“万点通红”的“万”字改为“黑板”,而在“红”字时要用力叩击“红板”,接着空一眼后,稳稳当当地转回慢板“这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