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床属于架子床。架子床是中国古床中最主要的形式。床四角按立柱,床面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上端装楣板,顶上有盖,俗谓“承尘”。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拼接成各式几何纹样。因床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也有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两边各按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正中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加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中间留出椭圆形的
月洞门。二面围栏及上横
楣板也用同样方法做成。床屉用棕绳和藤皮编结成
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纹饰。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大边里沿起槽打眼,把棕绳尽头用竹楔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这种床屉使用起来比较舒适,在南方直到现在还很受欢迎。
清代康熙之前的
床榻沿袭了明代的式样风格和特点,但自乾隆时期起,家具制作多强调“繁缛多致,坚固鼎立,富丽堂皇”,如故宫收藏的一件清代
紫檀木架子床,不仅用料粗壮,形体高大,且四足及牙板,床柱、围栏和上眉板等全部镂刻云龙花纹,床顶还有近40厘米高的紫檀木雕云龙花纹毗卢帽,工艺相当复杂、精湛,从整体上看,既玲珑剔透,又恢弘壮观,给人一种庄严华丽之感。
有关象牙床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孟尝君出行国,至楚,献象牙床。”最早的象牙床是真镶有数量不等的象牙,以显其名贵,直到民国,还能见到
紫檀镶象牙床。但在很久以前,象牙床已是泛指做工精美的能挂罗帐的高档床,并且是刚结婚的新人或小姐、阔太太少奶奶所用。在有的地方婚礼“撒喜床”的唱词中有“掀开门帘往里望,新人房里放毫光。左边放的油漆柜,右边又放百宝箱。上沿放的象牙床,做工精细又漂亮。象牙床,造得美,四只金砖支床腿。象牙床上红罗帐,帐子挂在金钩上。象牙床上红绫被,搁在床的正中央。还有一对鸳鸯枕,搁在两头靠床帮”一段,已大体道出了象牙床的样子。在周璇主演的《莫负青春》上有支歌:“小小洞房灯明亮,手扶栏杆细端详。象牙床挂红罗帐,珊瑚双枕绣鸳鸯;鸳鸯戏水水翻浪,水上人影一双双,春来杨柳千条线,情丝常绕有情郎。”让人对象牙床产生无限遐想。毛泽东在《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反对
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涌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由此可以看出,牙床是一种做工比较精美的高档床类,在旧时只有富人家才有条件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