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榻,系
中国古典家具中六大门类之一,是当今古典家具收藏备受热衷、备受人们追捧的对象。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见到的
古典家具中的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贵妃榻,都是明清,甚至是民国时期的遗存,其中尤以清代的居多。
词语解释
(1).床和榻的总称。泛指床。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要睡,床榻被窝,都是现成的。”
(2).家具。似椅而长大,可坐可躺。
《晋书·王祥传》:“穿深二丈,椁取容棺……棺前但可施牀榻而已。”
《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建 初不知书,乃使人题其所服器皿牀榻,为其名目以视之,久乃渐通文字。”
《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李元 酒醒……惊起视之,房内牀榻帐幔,皆是蛟绡围绕。”
床榻历史
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黄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前一类因其固有的珍稀性,在市场上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是国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宠物,非寻常藏家所能问津;而后一类则在民间流传不少,雅俗共赏。亦越来越多得到收藏家的青睐。
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
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
①
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
②
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
③
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
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著名床榻收藏
“百子百戏”漆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该床的整体造型,为一种空灵的
明代架子床和清代小开门床的混合体风格,为明末清初之作。该床所用木料为厚实的铁力木,因而整张床框架结构显得沉稳、雍容。顶端代表“一品诰命”的描金凤凰雕刻,极具功底,使人联想到该床的主人和皇室应有某种类似姻亲的密切关系。黑底上描金人物的深雕精准、生动、明快,所刻工艺除深雕外,另有浮雕、阳雕等技术。内容为近百名儿童进行着80种不同的文娱体育活动,或捉迷藏、或丢绢头、或踢毽子、或踢足球、或玩老鹰捉小鸡、或跳绳等等,稚态可掬,刻画细腻,对于研究明末清初甚至更早的中国文娱体育活动形式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银杏围板千工拔步床
产于江南浙江天台,为清代风格。拔步床是一种传统的大型古床,通常它被安置于一个类似建筑物的庞然大物中。在床与前围栏之间形成一个不小的廊子,廊子两头可置放箱柜之类的小家具,廊下有踏板,围栏有门有窗格平顶板挑出,下饰吉祥雕刻物。就像古代建筑一样,拔步床的工艺通常都采用木质髹漆彩绘,因而显得金碧辉煌。该古床工艺繁复,综合应用透雕、阳雕与深雕的技法,四周围板为千年古银杏树材料,制作时,先要将千年古银杏抛入河中浸润数十年,然后取出晾干数年,故此围板历经数百年而不变形、不破裂。该床门榻上的贴金画着宋太祖的故事,画面人物雕刻线条粗放流畅,富有韵味,窗格花纹疏朗明快;髹漆精湛工纯。为清代中期作品。
朱红“琵琶记”戏文小姐踏步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为清代风格。该踏步床以纯正的朱红漆为基色,采用贴金箔、嵌螺细、彩绘等工艺技法,工艺考究、形体小巧精美,再配以15副造型精湛的高浮雕雕刻《琵琶记》全部人物故事,更显该古床的华丽美艳。显示出床主人的兴趣与爱好。“琵琶记”取材于民间传说中“赵喈贞女蔡二郎”的故事,蔡伯喈不忘前妻被民间说成是“全忠全孝”的典范。该故事宣扬的是古人向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精神世界。该15幅图雕工细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传神,应为清代豪门望族的小姐床。
朱漆金雕檐拔步床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为清代风格。该张“拔步床”制作精良,体形宽广,为典型的拔步床,其制作工精,线条疏朗,朱漆金雕,门面的四根直柱上沿,用阳雕彩绘精心地镌刻了“夫妻恩爱今宵得”等几句歌颂夫妻和睦的楹联,笔法流畅,雕工娴熟。古床的门楣及前后四块屏板上,用浮雕技法雕刻的各种图案,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典故,如“三娘教子”、“乳姑奉亲”、“负米养亲”等等。均雕工精细,神态毕肖,细细观之,有种极强的民俗民风气息。整张床极尽喜庆之色彩,一看就知道此床应为新婚燕尔的新夫妇所制,为清代江浙地区较殷实农家之作。
明清时期江浙两地的古床榻,以其精致古朴、凝重华贵的艺术成就,给我们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艺术财富。
乾隆御诗博古描金漆榻
产于江南江浙地区,是乾隆六下江南时杭州地方长官和心腹为迎接他的到来而特制的,极具清代风格。该榻造型卓而不凡:三块独板连绵不断的透雕灵芝和蝙蝠结合而成的屏风,床身和抛物线的华丽束腰一体,透雕灵芝和阳雕龙纹、云纹一气呵成;靠背中间是神态各异的八仙过海,上沿则以遂级而上的龙纹构成峰状,圆雕和透雕结合的榻脚踏着底端神兽。该榻通体紫漆为底,以极细的工笔和富有层次感的写意手法,在屏板内侧描金绘满60只不同式样的祭祀器具和皇室用器,些许天禄(神兽)、神龟、花钱间杂其中,整个画面扑朔迷离,亦真亦幻。令人称奇的是该榻后屏板的左侧两个器皿之间,画着一轮直径10多厘米的金大阳,上面是金文书写的七言古诗,落款为“乾隆御题”,诗曰:“轩辕液金作神物,德合乾坤明日月。阴阳精气此蕴郁,万八千春岂湮没。丁甲护持魑魅祓,中圆光外绿云蔚。如星重轮丽天阙,四灵五岳交唯榻。汉唐俗制气早夺,其祥应不让屈轶,以烟贤奸洞心骨。”并附二印,其一为“德充符”,另一为“会心不远”。整张古榻雍容华贵,尽现帝王之气,为典型的“乾隆工”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