豚,汉语一级字,读作豚(tún),会意。小篆作字形从彖省。豕( shǐ),猪。从手(又)持肉,用于
祭祀。本义指小猪,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豚
túnㄊㄨㄣˊ
1. 〔~鼠〕
哺乳动物,亦称“
荷兰猪”、“
天竺鼠”。
2. 小猪,亦泛指猪:~肩。~蹄。~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汉英互译
◎豚
pig
small pig, suckling pig; suff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豚tún
〈名〉
(1) (会意。
小篆作字形从𧰲省。𧰲(chǐ),猪。从手(又)持肉,用于祭祀。本义:小猪,猪)
(2) 同本义 [suckling pig]
猪其子谓之豚。——《方言八》
豚鱼吉。——《易·中孚》
豚曰腯肥。——《礼记·曲礼》
鸡豚狗彘之畜。——《孟子·梁惠王上》
郑县人卖豚,人问其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阳货欲见
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3) 又如:豚子(谦称自己的儿子);豚犬(猪与狗);豚鱼(豚和鱼。泛指无知的动物);豚犊(愚蠢如猪的小孩)
(4) 泛指猪 [pig]。如:豚肩;豚蹄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豕字部】豚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4
《
唐韵》徒䰟切《
集韵》《
韵会》徒浑切《正韵》徒孙切,𠀤音屯。《说文》小豕也。《
小尔雅》猪子曰豚。《易·中孚》豚鱼吉。《
孔疏》豚,兽之微贱者。《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豚曰腯肥。《周礼·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又地名。《左传·定六年》公侵郑,往不假道于衞。及还,阳虎使季、
孟舍于豚泽,衞侯使
弥子瑕追之。
又
河豚,鱼名。与魨同。《博雅》鯸䱌,魨也。背靑,腹白,触物卽怒,其肝杀人。《注》正今人名为河豚者也。
又《广韵》或作㹠。《庄子·德充符》适见㹠子食于其死母者。《晋书·谢混传》每得一㹠,以为珍膳。《音义》㹠,卽豚字。
又书作𦚌。《石鼓文》又体如𦚌。《释文》作豚。
又《
集韵》杜本切《正韵》徒本切,𠀤屯上声。行曳踵也。《礼·玉藻》圈豚行不举足。《注》豚性散,圈之则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𠀤上声。
又《集韵》或作腯。《礼·曲礼》豚曰腯肥。《释文》腯亦作豚。
又《字汇补》都昆切,音墩。土豚,
土墩也。《魏志·蒋济传》豫作土豚,遏绝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铭》施席接賔,士无过贤。値时所有,何必羊豚。贤音𠛬。 《说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
玉篇》作𧱔。《
类篇》作𦜼。《集韵》作𠭣。亦作腞。或作豘、𨔵。
说文解字
【卷九】【豚部】豚
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给祠祀。凡豚之属皆从豚。豚,篆文从肉豕。徒魂切
说文解字注
(𢄉)小豕也。方言。猪、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豯。从古文豕。各本作从㣇省象形五字。非也。今正。从又持肉。以给祠祀也。凡祭宗庙之礼。豕曰刚鬛。豚曰腯肥。又、手也。徒䰟切。十三部。凡?之属皆从?。各本?作豚。误。今正。
(豚)篆文从肉豕。上古文。此小篆也。亦以上附二之例。不入豚於豕部附以古文?者、以有从?之?则不得不立此部首也。尔雅音义曰。籒文作豚。
玉篇亦曰。豚者、籒文。皆误。恐学者惑焉。故箸於此。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
海陆丰腔] tun2 [
宝安腔] tun2 [客英字典] t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梅县腔] dun3
◎
吴语:(北)den,平/1;(南)doe,平/1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广韵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牋
相关组词
两庑豚 圈豚 土豚 孤豚 杨豚
江豚 河豚
海豚 炮豚 烝豚 珠豚 蒸豚 豚佩 豚儿 豚子 豚尾 豚拍 豚栅 豚犊 豚犬 豚耳 豚肘 豚肠草 豚肩 豚胁 豚胉 豚臑 豚解 豚豚 豚蹄 豚蹏 豚酒 豚醪 豚鱼
豚鼠 豭豚 贲豚 饮豚 鳜豚 鸡豚
信及豚鱼 化及豚鱼 孤豚腐鼠 幺豚暮鹨 戴鸡佩豚 敝鼓丧豚 景升豚犬 瘠牛偾豚 瘠牛羸豚 豚蹄穰田 鸡豚之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