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线轮廓
原子所发射的光谱线强度按照频率分布的形状
谱线轮廓(spectral line, profile of)是指原子所发射的光谱线强度按照频率(或波长)分布的形状。谱线轮廓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线能量随波长的相对分布。
理论诠释
理论上常假设原子能级是无限窄的,因此由能级跃迁而产生的辐射是单色的。而由于原子处在某能级上有一定寿命,又受多普勒效应和其他微观粒子的干扰等,实际观察到的谱线却具有一定的宽度,甚至发生移位。用I(v)曲线能够表示谱线轮廓(见谱线增宽)。设谱线的总强度(简称为强度)为I,定义谱线单位频率间隔中的强度为I(ν),称为谱强度。I(ν)与I的关系是:
I=∫I(ν)dv
积分遍及全谱线。函数I(ν)的形状给出了谱线的轮廓。典型的谱线轮廓有两种:洛伦兹型轮廓和高斯型轮廓。洛伦兹型谱线轮廓和高斯型谱线轮廓都是对称的。在某些情况下,谱强度按频率的分布不对称。
原子吸收谱线的轮廓由吸收系数a(ν)给出。设谱强度为I0(ν)的平行入射光通过厚度为l的吸收介质后,谱强度减为I(ν),有关系:
I(ν)=I0(ν)exp[-a(ν)l]
当a(ν)l很小时,I(ν)≈I0(ν)[1-a(ν)]
所以,记录的谱强度变化,就可得到谱线轮廓。一般情况下,吸收谱线轮廓与发射谱线轮廓相同。
谱线强度I(v)降落到极大值I(vo)一半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或波长)之间的间隔称谱线宽度(又称半高全宽)。
具体描述
谱线轮廓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线的能量随波长的相对分布。设Iv和Fv表示谱线内频率 v处的辐射强度辐射流(见辐射转移理论),I*、F*表示同一频率处连续光谱对应量。 rv=Fv/F*或rv=Iv/I*称为剩余强度。以Rv表示谱线内频率v处的深度,它与剩余强度rv之间的关系为Rv=1-rv。以rv为纵坐标,v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剩余强度rv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就是谱线轮廓。吸收线的谱线轮廓与连续光谱背景所包围的面积,是谱线内吸收的全部能量的一种量度,故称总吸收。它表示恒星光谱吸收线的强弱,面积越大,吸收线就越强。也可以用一个面积相等的、高度为 1的矩形表示总吸收。这时矩形的宽度在数值上等于总吸收,故总吸收又有等值宽度(用Wv表示)之称。若横坐标改用波长λ,则对应的剩余强度和等值宽度用rλ和Wλ表示。用有缝摄谱仪所得的谱线轮廓常为狭缝宽度和衍射现象所歪曲。假定谱线是无限窄的,观测到的却总是有一定宽度的谱线轮廓,这种轮廓称为仪器轮廓。实际观测到的谱线轮廓是仪器轮廓和真谱线轮廓的迭加。为了得到真谱线轮廓,必须在观测到的谱线轮廓中扣去仪器轮廓的影响。影响谱线轮廓的因素有辐射阻尼、多普勒效应、压力效应恒星自转恒星大气膨胀湍动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5 21:45
目录
概述
理论诠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