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20日
出生,籍贯浙江省
桐乡市。
现任职务
生化工程研究所所长
从事专业
教育经历
1980.9-1982.7 浙江省杭州化工学校 高中中专
化工机械1988.9-1990.7
华东化工学院 硕 士 化学工程
1990.9-1993.7
华东理工大学 博士 化学工程
博士学位论文:
杂交瘤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及其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研究
工作经历
1982-1988 浙江省桐乡农药厂 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93-1995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1997 德国Bielefeld大学细胞培养技术研究所 客座教授
1996- 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生化工程研究所 所长
1998- 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博导
荣誉和奖励
1998年入选上海市启明星计划。
1999-2000年获上海市政府特殊津贴。
2000年荣获“立达”奖教金。
2000年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社会任职
上海市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研究方向
1.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
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设计和强化操作规律;
基于代谢工程的动物细胞大规模悬浮培养过程优化策略;
动物细胞大规模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研究及
无血清培养基研制。
2. 人体干细胞生物工程
体外培养环境对人体
造血干细胞生长、生物学功能和
基因表达的作用及其生理物理机制;
人体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和定向诱导分化技术及其生物反应器工程。
3. 人体组织工程
体外培养过程中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功能老化规律与延缓策略;
人体双层活性皮肤组织体外构建技术及其
生物反应器工程。
科研项目
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
1. 造血细胞
体外扩增技术与临床应用,国家“
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1996-2000),专题编号:96-C02-03-03,100万元。
2. 人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技术与临床应用,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项目(1996-1999),项目编号:965419002,80万元。
3. 反应器中细胞与气泡
相互作用的流体力学效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8-2000),项目批准号:29706004,12万元。
4.
人工皮肤组织工程研究,国家“
863”计划
生物技术领域(1999-2000),编号:102-09-05-04,40万元。
5. 人体造血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国家“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1999-2000),编号:102-12-08-01,150万元。
6. 人体皮肤组织工程研究,国家“863”计划现代生物与农业技术领域(2001-2003),课题编号:2001AA216041,153万元。
7. 人体造血组织工程研究与开发,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重大项目(2000-2003),编号:004319003,500万元。
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
1. 组织工程构建人工皮肤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
973”计划)组织工程的基本科学问题项目(1999-2004),编号:G1999054309,87万元。
2. 动物细胞表达产品的大规模高效培养
技术平台,“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2002-2005),课题编号:2002AA2Z344D,400万元。
3. 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体外大量扩增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国家“863”计划生物与
现代农业技术领域
组织器官工程重大专项(2003-2005),课题编号:2003AA205120,240万元。
4. 动物细胞高密度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及Fc-INFa2b生产过程开发,上海市重点攻关计划(2003-2006),课题编号:034319221,30万元。
发明专利
已授权专利
细胞
灌注培养过程中的细胞截留分离方法及其装置,ZL 00 116518.6,授权日:2003年6月25日。
已申请专利
200310109169.2,2003年12月8日。
2. 造血细胞连续灌注悬浮培养过程细胞沉降截留装置
200310109264.2,2003年12月10日。
200310109565.5,2003年12月19日。
4. 由
脐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生成
巨核细胞的方法
200310122982.3,2003年12月30日。
5. 造血细胞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的灌注培养方法
200410015668.X,2004年1月5日。
6. 一种造血细胞灌注培养方法和装置
200410016212.5,2004年2月11日。
7. 用于皮肤
角质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的
无血清培养基200410016367.9,2004年2月17日。
8. 双层活性皮肤体外构建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系统
200410016651.6,2004年3月1日。
200410017587.3,2004年4月9日。
10.三维立体培养和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软骨细胞的方法
200410017588.8,2004年4月9日。
11.采用生物反应器制备双层活性人工皮肤组织的方法
200410017155.2,2004年3月24日。
代表性论文
1. Tan, W. S., Chen, Y. L. and Dai, G. C. (1993) Growth and damage of continuous suspension cultured hybridoma cells (2F7) in an agitated bioreactor with and without bubble entrainment or sparging. In: Bioreactor & Bioprocess Fluid Dynamics. A. W. Nienow (ed.), pp.153-161, BHR Group Series No.5,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ublications, London.
2. Tan, W. S., Dai, G. C. and Chen, Y. L. (1994) Quantitative investigations of cell-bubble interactions using a foam fractionation technique. Cytotechnology, 15: 321-328.
3. Tan, WS, Dai, GC, Ye, W and Shen, JP (1995) Local flow behavior of the liquid phase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for potential use in animal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57: B31-B36.
4.
谭文松,
戴干策,陈因良 (1996)
动物细胞培养用生物反应器设计原理,
生物工程学报,12(2): 152-157。
5. 谭文松,戴干策,陈志宏,陈因良 (1996) 动物细胞在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中的死亡速率,生物工程学报,12(4): 471-476。
6. Zhao, J., Tan, W. S., Yu, J. T. (1997) On line estimation of oxygen uptake rate for insect cells growing in a modified spinner flask. Biotechnology Techniques. 11(10): 755-760.
7. Zhang X-B, Tan W-S, Cai H-B,Zhao J,Chen J-D, Yu J-T: Effects of Flt-3 ligan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ytokines on ex vivo expansion of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Exp Hematol, 1999; 27(7): Supplement1:112..
8. Wen, Z. Y., Tan, W. S. (1999)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cell-bubble attachment in bubble columns using foam flotation techniques. Biotechnol. Tech., 13: 131-135.
9. Zhang, X. B., Cai, H. B., Zhao, J., Tan, W. S., Yu, J. T. (1999) Influence of FL on ex vivo expansion of hematopoietic cells from cord blood in long-term liquid cultures, Chinese J. Biotechnol., 15: 189-194.
10. 周亚竞,谭文松,赵佼,华平,孙祥明,俞俊棠(2000)应用动力学方法在线检测
Vero细胞培养过程中的
摄氧率,生物工程学报,16(4):525-527。
11. Sun, X. M., Zhang, Y. X., Tan, W. S., Zhou, Y. J., Hua, P. (2000) Attachment kinetics of Vero cells onto CT-3 microcarriers. J. Biosci. Bioeng., 90(1): 32-36.
12. Zhao, J., Dai, H., Tan, W. S. (2000) Influence of mixing design on serum-free cultivation of insect cells in spinner flasks. J. Chem. Indust. Eng. (China), 51(Suppl.): 101-104.
13. 邓明安,周燕,华平,谭文松(2001)人皮肤
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生物工程学报,17(3):336-338。
14. 康自珍,
蔡海波,徐莉,谭文松(2001)不同培养条件下
CIK细胞纯度变化的研究,
免疫学杂志,17(5):385-387。
15. Ouyang, A. L., Zhou, Y., Hua, P., Tan, W. S. (2002) The Effect of low oxygen tension on the in-vitro life span of mouse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Enzy. Microb. Technol., 30:817-821。
16.王斌,康自珍,迟占有,谭文松(2002)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与
CD34+富集细胞,生物工程学报,18(3):343-347。
17.徐莉,康自珍,王斌,蔡海波,谭文松(2002)两步法从CD34+造血干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学杂志,18(5):393-396。
18.周燕,欧阳安力,华平,谭文松(2002)
抗氧化剂对皮肤角质细胞体外寿命的影响,生物工程学报,18(5): 630-633。
19.周燕,邓明安,华平,谭文松(2003)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生长和扩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7(2): 89-92。
20.王建超,周燕,华平,邹勇,谭文松,钱永清(2003)应用生物反应器和
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实验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34(6):573-576。
21.王斌,康自珍,迟占有,徐莉,谭文松(2003)脐血CD34+细胞与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扩增特性研究,
中华血液学杂志,24(2):74-77。
22.陈卫,周燕,华平,谭文松 (2003) 以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活性双层人工皮肤,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9(5):467-470。
23.迟占有,夏泉鸣,康自珍,谭文松,
戴干策(2003)造血细胞体外悬浮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开发,生物工程学报,19(5):587-592。
24.秦晓亮,康自珍,蔡海波,谭文松(2003)不同激活方式影响
细胞因子诱导
杀伤细胞的扩增与
活性,免疫学杂志,19(6):439-442。
25.文德敏,周燕,华平,谭文松(2004)人胚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长期培养及体外
成骨特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30(3):250-253。
26.张淑香,李东晓,朱明龙,周燕,谭文松,
张嗣良(2004)
杂交瘤细胞流加培养中葡萄糖和
谷氨酰胺的代谢控制,
化工学报,55(2):24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