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谛寺禅师
唐代杜甫诗作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登山所见的烟霞山嶂的远景;颔联写登上山后所见的冻泉、晴雪的近景;颈联和尾联写诗人拜谒禅师后自己的感悟。全诗写景细腻,字句甚工,写情真挚,充满禅意。
作品原文
谒真谛寺禅师1
兰若山高处2,烟霞嶂几重3。
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4。
未能割妻子5,卜宅近前峰6。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真谛寺:寺名,在杜甫瀼西宅边的卧龙山上。
2.兰若:亦称阿兰若,梵文音译,原意为寂静、空闲处,一原指比丘修行处,后泛指一般佛寺。
3.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5.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6.卜宅:选择住宅。
白话译文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
霜冻泉流依细石,晴日雪飘落长松。
问法方知诗是妄,观身始觉酒病容。
惜我未能离妻子,择地造屋依前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诗人寓居夔州时期。诗人于某天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写下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师,记述了诗人拜谒真谛寺的一位高僧的经过。
又是一次寻寺访僧,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像往常一样,受儒学熏陶极深的杜甫,要进入到一个禅境,颇费功夫。他穿云破雾、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山高处的兰若。此处景象果然别样:冰霜已结冻,然而清泉仍然在细石上静静地流淌;白日高升,然而飞飞扬扬的雪花仍飘落在青松上。“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杜甫的这两句诗特别为人所称道。它是高山之上的自然景观,它是真实的,又是反常的。在这反常的真实之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奥义。清泉不怕霜冻,白雪不怕晴日,这高山之上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在这样一个超常之境,杜甫向真谛寺的禅师问法,而他获得了超常的心得。
禅师对他怎样说法世人不知晓,但杜甫自身观念的变化却记载了下来。杜甫本是一个以为“诗乃吾家事”,对诗歌创作很看重且又有着“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创作精神的诗人,但在问法之后,他再看诗,却将诗看作了虚妄。佛教本空,禅又不立文字,既如此,诗自然为妄。酒亦是杜甫的喜爱之物,但当他听禅师讲观身的修行之后,知道自身本有灵觉之性,而酒亦为乱性之物,于是便不再想喝酒。饮酒赋诗是文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在禅师说法之后,杜甫对他一生中最为倚重的生活方式有了迥然有别的看法,可见禅法影响之深。不过,杜甫仍有不可割舍的妻室儿女之亲情。禅法吸引着他,亲情也难舍弃,他便在靠近真谛寺的山峰前选了一处屋址,居住下来。这样,既可参禅问法,又可不离妻小。有许多中国文士都是这样满足自己出世不离世的双层心理需求的。
名家点评
浙江师范学院教授吴鹭山:近人论杜甫思想,曾经引了此诗的末四句,说杜甫可以不作诗饮酒,但要他割下妻儿去出家却办不到,因而断定佛家思想对杜甫没有影响。我以为,这种说法和诗人写这几句诗的本意是很有出入的。杜甫与真谛禅师谈论佛法,觉得他自己所有的诗酒的爱好都是妄惑,从而叹念尘缘未了,无由皈依佛法。这正如另一首诗《上兜率寺》所写的“庾信哀虽久,周颙好不忘”的意思。诗人在这里不过表示着一种对佛法的向往,并没有做了什么割下妻儿或不割下妻儿的打算。文学家与哲学家究竟不同,哲学家总要摆出说教的面孔,矫揉做作;文学家一般都比较坦率,他常常在作品里表现了一刹那的思想感情,不加掩饰。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正是这样。(《杜诗论丛》)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迁居河南巩县杜审言之孙。年轻时应进士举,不第,漫游各地,后客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中投奔唐肃宗,授左拾遗。收复长安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宫入蜀,定居成都浣花溪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携家出蜀,漂泊江南,病死在江湘途中。杜甫的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情感沉郁,展现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1:3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