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虎色变(拼音:tán hǔ sè biàn)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程颢、程颐《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成语出处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宋·程颢、程颐《
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谈虎色变”。
成语故事
程颢少年时,与胞弟
程颐一起拜当时有名的儒家学者
周敦颐为师。仁宗
嘉佑年间,程颢考取进士,先在地方上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官,后来在朝廷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职。辞官回乡以后,并没有放弃学习。他的理学理论,被
朱熹继承发展,对后世的儒家理论产生了影响。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其学为“洛学”。
宋代的大学者程颐曾向别人讲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有一次,他认识了一个农夫。大家在闲谈时,有人提到最近邻村闹虎患,不少男女老幼受害,提醒大家外出要格外小心。在座的众人听到这件事后虽然有点儿紧张,但过一会儿也就淡忘了,七言八语又去谈其他的事情,只有那个农夫听罢脸色铁青,身体战栗不已,一言不发。
程颐是个心细的人,觉察到了这个农夫情绪不对头,等人群散后,留住了他问是怎么回事。农夫经不住再三追问,只得吐露实言,几年前他曾被老虎伤过,幸亏乡亲相救,才从虎口里捡回一条性命,在家调养了大半年伤口才痊愈,到如今还有心有余悸,所以听了这件事,情绪当然要紧张起来。
程颐十分感慨地问自己的学生:像老虎会吃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虽然连三尺高的儿童都晓得,但一般人当真能体会到老虎吃人的可怕程度吗?程颐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一般人都没有被老虎咬过的亲身经历。
程颐讲这个故事,实际是绕个大圈子说明一个道理:研究学问,一定要获得真知,而想获得真知,就必须亲自实践。为什么农夫会“谈虎色变”呢?因为他有亲身体验,所以他才有真知。
成语寓意
被老虎咬伤。一提到虎脸色都变了。工作和学习中也常会遇到“拦路虎”,人们正确的做法是,面对“拦路虎”,人要尽量的想办法去克服、解决它,不能一听到有困难就退缩,甚至害怕了。
成语运用
“谈虎色变”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元·
王炎午《祭御史萧方重文》:谈虎色变,公亦流涕。”
明·
归有光《论三区赋役水利书》:“有光生长穷乡,谈虎色变,安能默然而已。”
清·
褚人获《坚瓠首集·乌啄蝗歌》:“老人昔年被灾诊,谈虎色变如虎伤。”
电影理论家、剧作家·
柯灵《遥寄张爱玲》:“ 宪兵队在贝当路,人们谈虎色变,讳言其名,称之为‘贝公馆’。”
词语辨析
谈虎色变—闻风丧胆
“闻风丧胆”的意思是听到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极度恐慌。“谈虎色变”“闻风丧胆”两者都有一提起就害怕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含意上有区别。“谈虎色变”偏重在紧张,语意较轻;“闻风丧胆”偏重在恐惧,语意较重。“谈虎色变”多用于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闻风丧胆”多用于强敌的行动方面。二是用法不同。“闻风丧胆”可用作动词“打”“杀”的补语,“谈虎色变”则不能这么用;“谈虎色变”是比喻性的,“闻风丧胆”是描写性的;“谈虎色变“偏重于形容紧张的心情,“闻风丧胆”偏重于形容害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