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门
汉语词语
调门,音乐术语,调读diao。 调高的俗称。 其名称来自于笛子上的翻调。 明清以来运用一笛通转七调, 根据曲笛孔序所示各调工尺音位的相互关系来定调名, 谓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凡字调六字调,上字调,乙字调
解释
1.唱腔�r曲调。
2.引申为腔调�p口吻。
3.指歌唱或说话时音调的高低。
简介
调门,指演员歌唱时的音高。凡用弦乐器伴奏,都根据演员嗓音的高度自由定调。京剧调门,一般以正宫调为适度,最高的唱乙字调,最低的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同一剧中,两个主要演员音高不同,有时互相迁就,有时临时长(提高)调门或落(降低)调门。
由来
其名称来自于笛子上的翻调。 明 清以来运用一笛通转七调, 根据曲笛孔序所示各调工尺音位的相互关系来定调名, 谓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凡字调六字调,上字调,乙字调。 早期京剧 唱腔的调门均较高, 如唱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等。 现已较前有所降低, 大多在凡字调。 各腔调由于定弦音域,音区关系, 使用调门也不尽相同,如 西皮常用凡字调,二黄常用小宫调。又,男女腔音区不同, 女腔在西皮中和男腔常差四,五度, 在二黄中则较多作八度关系。故传统中有“男怕西皮,女 怕二黄”之说。工尺字调名与今调高名称对应关系, 由于传统使用的是匀孔笛, 因此除小宫调(1 = D),正宫调(1 = G),尺字调 (1 = A)外,其余三调调高往往不易准确。
种类
所谓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乙,这七个调门或称音调是以中国传统戏曲记录曲调文字谱,即工尺谱中 的七个音符来命名的。按现行简谱来对照,相当于阿拉伯数字为音符的1、2、3、4、5、6、7七个音符。因曲笛中各音调的定调都是以小工调凡字调趴字调乙字调小工调简谱五线谱,尤其是大演样板戏的时候,京剧与西洋乐队联袂演出,六字调,小工调的叫法就更不时兴了,所以现在都 以CDEFGAB这七个英文字母取而代之了。
定调
京剧的调门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用西洋的叫法:A、B、C、D、E、F、G调。可能是这么换算的:
古代乐器定调以笛箫为准。笛有六孔,可分七调: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工)、乙,分别对应于简谱的1、2、3、4、5、6、7。分列如下:
上字调:1=降B,降B调,八个眼。小生二黄的常用调门。
尺字调:1=C,C调,七个眼。青衣四平调的常用调门。
小工调,1=D,D调,六个眼。是现在青衣二黄的常用调门。
凡字调趴字调):1=降E,降E调,五个眼。
六字调:1=F,F调,四个眼。净、生、老旦的西皮、二黄及青衣西皮的常用调门。
正工调(五字调):1=G,G调,三个眼。是小生娃娃调的常用调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29 11:05
目录
概述
解释
简介
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