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汇,又叫词汇,是词和语的总汇,即
语言符号的聚合体。语言符号包括
语素、词和
固定短语。语汇所指范围有大有小,最大范围是指一种语言系统中的全部词语,如汉语语汇、英语语汇等;语汇也可指一种语言或
方言中某个历史时期的词语的聚合体,如
现代汉语语汇、
中古英语语汇、北京话语汇等等;语汇有时还指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某个学科或某种性质的词语的聚合体。如鲁迅的语汇、《红楼梦》的语汇、计算机语汇、常用语汇等。语汇是个集合概念,不能指个别词语。
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词语的总和,也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里所使用的词语的总和。单个的一个词不能叫语汇,例如不说“元旦,是一个多么富有表现力的语汇呀”,因为“元旦”是一个词,而不是语汇。
汉语中的语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构成语言的单位看,语汇包括
语素、词和
熟语。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语音
语义的结合体,是构成词的主要单位。例如:“
因特网 越 来 越受 到 中 国 人 的 喜 爱。”这句话有十二个
语素,其中大部分都是
单音节的,只有“
因特网”这个外来词包括了三个音节。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由
语素构成的。比如上一句,十二个语索构成了九个词:
因特网、越、来、越、受到、人、的、这些词,有的只包含一个
语素,有的则由两个语素构成。
从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看,词有
单纯词和
合成词。单纯词只由一个语素构成,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这些词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具有各自意义的语素。
文言词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语,像“
诞辰”、“
鸣呼”等。这些词语或者表示特殊的
语义,或者带有某种感情色彩,用在一定的场合,往往能产生简洁、庄重、典雅的语言效果。
方言词与
普通话相对而言,是在某个地区使用的词语。或者由于没有合适的替代词,或者有独特的表达功能,因此有些
方言词也逐渐被吸收到
普通话中,如“垃圾、货色、名堂、过硬”等。
社区词是由香港、台湾等社会区域创造的新词语,如“廉政、勤政、法人、隐私”等。改革开放以来,
普通话中已经吸收了相当数量的
社区词,用以反映当代中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商贸、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新事物,新概念,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
外来词是从其他
民族语言中吸收进
普通话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
民族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
汉语也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其他
民族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科学、民主、沙龙、
因特网”等。
熟语是指语言中那些定型的短语,包括成语、俗语(也叫惯用语)、歇后语等。这些
熟语虽然包括不只一个词,但由于它们结合紧密,意义固定,不能随意拆开,因此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也往往当成一个词使用。例如,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百川归海、众星捧月等,是成语;闯红灯、
马后炮、炒鱿鱼、下海等,是俗语;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是歇后语。
语汇是语言表达的
基础。一个人语言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掌握词语的数量的多少。因此,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多读报纸杂志,多读各类书籍,井随时随地积累新词新语,不断充实我们自己的语汇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