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溪鲵
鲵科山溪鲵属动物
西藏山溪鲵是有尾目小鲵科山溪鲵属两栖动物,别名接骨丹。头体较尾略长,头部宽扁,躯干圆柱状而略扁,尾除基部呈圆柱状外,其余部侧扁;吻端圆阔;鼻孔略近吻端;眼较大;口角位于眼后下方,上唇褶极发达,掩盖下颌的后半段;上下颌有细齿;梨骨齿呈“八”字形,位于内鼻孔之间;舌大,呈长椭圆形;四肢短粗;指趾扁平,末端钝圆,基部无蹼;全身皮肤光滑。体色有一定变异,一般背面为橄榄绿色、灰橄榄色或棕黄色,腹面浅紫灰色。
动物学史
费梁等(1983)依据采自四川、甘肃、西藏等地区不同季节的西藏山溪鲵均无角质鞘,这一特征与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有明显区别。背面有斑或无斑,此情况在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均有变异。查看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地模标本和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近模式产地的标本以及其他地区的成体、次成体,炉霍多数成体无斑,部分成体和次成体有明显斑纹,在其他地区也有类似情况。因此,以色斑的有无区别以上两种是困难的。查看炉霍、道孚、德钦、江达、红原、九龙、康定折多山东坡具外鳃的幼体,同一发育时期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外鳃丝的多少均有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左右两侧鳃丝多少也有明显差异,这些情况与Liu(1950)观察的相同。可见,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与该种实难区别,故将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确定为该种的异名。
赵尔宓(1990)依据杨玉华(1990)关于中国9种有尾类核型研究的报道,提出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的染色体组型为2n=68可区别于西藏山溪鲵、山溪鲵盐源山溪鲵,而应是一有效种。但是,杨玉华(1990、1992)用于核型分析的标本中,没有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模式标本产地(即四川省炉霍)的标本,而用的是采自四川无确切产地的标本。因此,有关“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染色体2n=68”的结果,不宜作为确切依据,相应地以此证明无斑山溪鲵(Batrachuperus karlschmidti)是有效种的意见需要再做研究。
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模式标本产地的考证;据该种原始文献作者先后发表的两篇文章:其一,施密特(Schmidt,1925)一文记载,其模式标本产地在“near the Tibetanborder of Kansu,southwest of Tita”;其二,施密特(Schmidt,1927)的记载在“Tibetan border ofKansu at about latitude 33°N”。对照施密特(Schmidt,1925、1927)两篇新种文献,显然“1927”一文的模式产地没有“Tita”这一地名,而补充记载有“at about latitude 33°N”;同时记述了“two additional female specimens with the same data as the type agree with it in allessential characters;Range:Western Szechwan and Kansu,and borders of Tibet”。上述两篇文献的内容,施密特(Schmidt,1925)一文较简单,施密特(Schmidt,1927)一文记述详细。值得考虑的是同一作者为什么在1925年一文记载“Titao”,而1927年一文则将“Titao”去掉,并增补“at about latitude 33°N”和标本产地等内容,这是否可以理解为1927年一文是对1925年一文的修正和补充。两篇文献均为同一作者先后发表西藏山溪鲵 (Batrachuperus tibetanus)新种的原始文献。
鉴于1925年一文其模式产地并非限定在“Tita”,更未限定在吴贯夫等(2000)所指的“Titao=临洮县(在甘肃省)”,而是在“southwest of Titao”。1927年一文记载的模式产地则限定在“Tibetan border of Kansa at about latitude 33°N”,此“33°N”距现甘肃临洮县的35°23′N左右相距甚远,由此说明吴贯夫等(2000)在《图书评介》中将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的模式产地记载为“Titao=临洮县(在甘肃)”之纬度相差甚远,其产地与施密特(Schmidt,1927)记载的模式产地明显不符合。叶昌媛等在《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1993)一书中记载的模式产地是根据施密特(Schmidt,1925、1927),并参考Liu(1950)和Frost (1985)等文献确定的。施密特(Schmidt,1927)记载的模式产地在“Tibetan borderof Kansa at about latitude 33°N”和该文的标本产地是“Western Szechwan and Kansu,andborders of Tibet”,经查中国地图,上述记载的地理位置,可能在的四川西北部北纬33°N左右的境内。费梁等认为这一考证较有依据,其可信度大,而吴贯夫等(2000)一文认为模式产地在甘肃省的“Titao=临洮县”,似欠依据。
形态特征
成体:雄鲵全长194毫米左右,最长者达211毫米;雌鲵全长181毫米左右,最长者达197毫米。躯干浑圆或略扁平;尾肌发达,尾粗壮,呈圆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短,吻端宽圆,吻棱不明显;鼻孔略近吻端;眼径大于眼前角至鼻孔之间的距离;口角位眼后角下方,上唇褶很发达,下唇褶弱,为上唇褶所遮盖;上、下颌骨有细齿;犁骨齿呈“/\u201d形,位于内鼻孔之间或稍后,每侧有小齿4~6枚;舌大,长椭圆形,两侧略游离。体侧一般有12条肋沟。四肢适中;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距1~2条肋沟;指、趾端扁平,指侧缘膜明显或弱,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或2、3)、4、1;内、外掌突明显或略显;趾4个,趾长顺序为3、2、4、1;蹠突明显或不显。雄鲵尾长略大于头体长,雌鲵尾长则短于头体长,尾鳍褶低厚,平直,末端钝圆;雄、雌鲵肛部均微隆起。皮肤光滑;头侧有一浅凹陷,起自眼后,一端在颞部向后纵行,一端在口角上方向下弯曲与口角处的短肤沟相交;咽喉部皮肤薄,有纵肤褶,颈褶呈弧形;脊沟不显;指、趾末端角质化极强,色黑;掌、蹠部无角质鞘。生活时,皮肤极光滑,白色分泌物甚多。生活时,背面一般为深灰色或橄榄灰色,无斑或有细麻斑;腹面浅灰色。
第二性征:雄鲵肛裂前端为一条短横缝,其前缘中央有一个浅色乳突,向后成一条纵沟;雌鲵尾短于雄鲵,肛裂为纵缝。
骨骼:上颌骨向后与翼骨前突不连接,头骨前窄后宽,即左右颌骨间距远小于方骨外侧间距;犁骨齿2短列,相距远呈“/\u201d形,位于犁腭骨中部;前颌骨与鼻骨前间有前颌囟;泪骨入外鼻孔,不入眼眶;鼻骨与上颌骨不连接;上舌软骨远端部分骨化;基舌软骨略呈长方形,第一角鳃和第一对上鳃合并,均为软骨质,前者基端不膨大、不呈角状;第二对角鳃和第二对上鳃骨均骨化。
:卵粒乳黄色,直径3.7毫米左右。卵粒成单行排列在卵胶袋内。根据4对卵胶袋的外侧长为120~218毫米,中线长102~140毫米,直径10~12毫米;每对卵胶袋内有胚胎16~25枚。胚胎已发育至外鳃早期,胚胎单行沿卵胶袋的纵轴排列;卵胶袋为圆管状,中段较粗,向游离端逐渐变细。卵袋分内外两层,外层薄而致密,无色透明,性较坚韧,表面有细纵纹,内层厚,为乳白色的胶状物。
幼体:全长33~35毫米时,指、趾端角质化;有外鳃3对,鳃丝长而扁,唇褶明显,背鳍褶始自体背后部;全长41毫米时,背鳍褶始自尾基部;全长49毫米左右时,背、腹鳍褶变得窄厚,外鳃丝变短,眼位头侧,眼睑明显;全长64毫米时,外鳃完全消失,鳃裂封闭,头后的凹陷明显,颈褶形成,尾鳍褶明显窄厚。
栖息环境
西藏山溪鲵是一种适应于高原或高山寒冷山溪的有尾两栖动物,分布于海拔1500~4300米,但多在3000米以上的山溪内,在纬度偏北的地区一般海拔较低,如四川省南江地区在海拔为1600~1850米处,陕西省留坝在1500~1700米处也有分布。该鲵一般生活在小型山溪内或泉水石滩及其下游的流溪内,水面宽度1~2米左右,有的可达4米以上,水深15~40厘米,溪内大小石块甚多,水质清澈,pH5~8。
生活习性
白天西藏山溪鲵常隐蔽在溪边石块下面,有时也栖于朽木下或岸边植物根部之下;夜间常在溪内活动,有时也上岸爬行,行动缓慢,易于捕捉,但由于身体光滑且黏液甚多,在捕捉时常常不易捉住而滑脱逃逸。幼体和变态后的幼鲵多在小溪上游,特别是尽源处较多。主要以钩虾为食(占胃重70%~90%),也捕食流溪中的石蛃科、沼甲科和石蝇科等昆虫及其幼虫等。
分布范围
西藏山溪鲵分布于中国青海(循化、班玛、化隆),甘肃(文县、武都、天水、徽县、礼县、西和、成县、两当、康县、武山、和政、卓尼、渭源、临夏),陕西(留坝、宁陕、周至、陇县),四川(南平、平武、青川、茂县、南江、沪定、康定、雅江、九龙、木里、德格、甘孜、炉霍、道孚、红原、阿坝、马尔康、小金、理县、汶川、茂县、黑水),西藏(江达)。
繁殖方式
5月至8月初为该鲵的繁殖季节,多在5~6月产卵,此期该鲵所在环境的气温16.3℃(9.8~24℃),水温10.5℃(6.0~13.0℃),溪水溶氧量是8.4(7.0~10.2)毫克/毫升(宋鸣涛等,1983)。卵胶袋也多在尽源处或小溪岸边石下较为常见;卵胶袋成对,基部相连并粘附在石块的底面。1980年6月黄永昭等在四川九龙县海拔3600米的流溪内发现有卵胶袋,袋内胚胎已发育到前肢芽刚出至指尚未分化,此期胚胎的眼后下方有短的平衡枝。据徐剑等(1992)报道,在甘肃太子山(临夏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交界处)观察该鲵集中在4月产卵(气温5.8~9.7℃,水温4~7℃,水的pH6.25~6.35),6月中旬以前全部孵出为幼体。此期气温、水温渐升,正值溪水流量最小的时期,有利于卵袋“柄”的固定和卵的孵化;同时证明该鲵一年只产卵一次。
西藏山溪鲵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炫耀行为、抱对产卵行为和护卵行为。
人工养殖
养殖池为长方形,池长10米,池宽2米,池高0.60米;进水管距离池底60厘米,在进水管道口安装过滤网,出水管平于池底或略低于池底,池底用沙土铺垫,池底铺放石块若干。池壁用水泥抹面,尽量保持平整光滑,在池壁建造人工洞穴若干个。在池子中央设置饵料台,饵料台要求平整,饵料台可放石板若干块,其面积约占养殖池的1/3,侧坡比为1:4。池顶用黑色遮阳网搭盖荫棚,以防小鲵吃食时受惊吓。养殖池修好后,注满水约50米深,待3~4天后排干水,在重新注满新水,这样经过反复3~4次后,养殖池墙壁、洞壁上出现一层附着物时,就可放养鲵种。
1平方米水面投放种鲵15尾,每口20平方米养殖池投放300尾,尽量做到每口养殖池内放养同一规格的鲵种。可避免以大欺小,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为防止鲵种体表的病源微生物带入养鲵池内,将所放养的山溪鲵种苗用1%龙胆紫溶液浸泡消毒。方法是按药水之比1:100配制好后,将鲵种放入药液中浸洗15~20米in,再将鲵种捞出放入养殖池饲养。
山溪鲵以动物性饵料为食,饵料中除含丰富蛋白质外,还应富含锌、铁、钙、磷。饵料种类力求做到广泛,并搭配好。为确保鲵种鲜活饵料的供给,可在旁边建池,存养一定数量繁殖力强,易于饲养的鱼类、软体动物的饵料。
保证山溪鲵养殖池内有长流水,保持水质洁净,pH值6.50~7.50;适宜水温7℃~18℃,夏季搭盖遮阳网避暑,冬天加盖塑料膜提高温度,促进山溪鲵生长发育。
人工高密度养殖山溪鲵的发病率比野生种群发病率高出几十倍,养殖山溪鲵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疫病防治,常见病有烂尾病和腐皮病,要注意防治。关键是保持水质洁净。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也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属于易危(VU)水生野生物种。列入甘肃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种群状态
由于人们的滥捕乱捉,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区已难见其踪迹。因此,对该鲵应当加以保护。
濒危原因
因干旱而造成西藏山溪鲵的栖息地急剧缩减,这是西藏山溪鲵数量急剧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加之,人们兴修水库等活动,对这里水资源的大量使用,造成溪流径流量不稳定,使得其生存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片段化,严重影响了其繁殖生存另外,旅游、放牧以及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农药、化肥等,使大片水域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导致西藏山溪鲵机体的损伤和分布范围的日渐狭窄,加上人类活动的加剧,造成西藏山溪鲵生活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而西藏山溪鲵作为一种古老的有尾两栖动物,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生活环境,造成该地区西藏山溪鲵种群资源量的严重缩减。
保护措施
应尽早建立有关西藏山溪鲵的保护区或保护小区,以保护该地区西藏山溪鲵的物种资源。同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山溪鲵栖息地保护和繁殖季节对其种群的保护力度,普及保护珍稀动物的知识,提高全体公民保护西藏山溪鲵的意识。另外,建议国家将其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打击非法乱捕的行为,从而对西藏山溪鲵的保护有法可依。针对西藏山溪鲵种群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应当积极鼓励当地有关部门和居民进行人工繁育的探索,一是满足日益增长的药材市场的需求,二是保护野生种群数量,以实现对积石山县西藏山溪鲵种群资源的永续利用。
主要价值
在中国民间,将该种与山溪鲵同样作为药用,俗称“羌活鱼”或“杉木鱼”。据《四川中药志》(1962)记载,羌活鱼性平、味辛、威、无毒;入肝、胃二经,有行气止痛、滋补强身的功效。
据《藏药志》(1991)记载,藏药“龙藏(藏文译音)系该种去内脏之干制全体,捣细备用;也可鲜用或煮汤服用。有续断接骨、行气止痛,滋补强身的功效;可治跌打损伤、骨折、肝胃气痛、血虚脾弱及肾寒阳痿等症,尤其对胃病有较好的疗效。在青海省将该鲵干制入药,称“接骨丹”,可治跌打损伤和接骨,对腰痛、骨痛和关节痛等有疗效。此外,有人捕捉作为食用。
参考资料
西藏山溪鲵.国家动物博物馆.
西藏山溪鲵.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1 16:1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