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田村隶属于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位于
公明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
上南村、
下南村、
永南村、
永北村、
下村、
李松蓢村。村西北有松山,村南有洋涌河(公明段俗称茅洲河)流过,村东北有西田水库。始建于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由谢姓先祖从广东
南雄珠玑巷迁到此地开基立围而形成。因村东有一叫大田的村,村落虽小,但村民彪悍,经常骚扰周边村民。在周围村庄村民的合力抵制下,大田村的村民无法立足,四散而走。剩下的少数村民便和下村分居出来的部分陈姓村民一起移居到原大田村的西部立围,西田之名由此而来。
历史沿革
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公明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四区碧楼乡;1952年,属第七区碧楼乡;1956年,属东周乡;1958年3月,属公明乡;1958年10月,属光明公社;1959年,属松岗公社;1960年,属松岗区公明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公明公社下村大队;1981年,属深圳市宝安县公明公社西田大队;1983年,属宝安县公明区下村乡;1986年10月,属公明镇西田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西田行政村;2004年,属公明街道;2007年,属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2015年,属公明街道西田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以及荔枝等农作物,兼养殖畜禽及鱼类。2004年实行农村城市化。现以集体工业厂房出租和村民个人房屋出租为主,辅以一些商业经营。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商业经营、房屋出租、工资性收入等。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387人,其中男性177人,女性210人;80岁以上16人,最年长者96岁(女);实际在村人口357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3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3.7万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6人。
历史文化
村民由来
村民主要为陈姓、谢姓、吴姓。陈姓始祖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从水贝村迁移至当地。谢姓先祖于唐末至宋初,从福建迁移至广东南雄珠玑巷;清嘉庆二十四年,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当地。吴姓先祖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从广州增城迁移至南山白石洲村;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从南山白石洲村迁移至西田村。村里保存有《陈氏家鉴》,纂修者和纂修时间不详。乡规民约有《西田村村规民约》,制定于1998年。
本地方言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
广府民居,现存30座,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部分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旧民居大多为青砖瓦房,三开间一进或两开间一进格局。
村内现存允彩陈公祠,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占地面积200平方米。三开间两进、一天井、两廊房组成,青砖砌成,平脊两端加博古饰(一侧已损毁)。该公祠曾作为私塾,是村中孩童受教育场所,村中老人多数在此私塾听过老先生讲课。现已不作祠堂使用,是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传统习俗
村民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拜祖坟,祭祖先。正月十五举行菩萨过供,村民杀公鸡备烧猪拜祭。村民结婚时,新郎新娘一起拜祭。
该村三年一次的“打醮”习俗形成于清朝末年,一般在农忙告一段落的农历十一月或十二月举行。相当于“拜忏”或“打大番”。打醮时,场地立一根高高的竹竿,上挂一盏灯,一匹白布自高处垂下,场地中央摆设八仙桌,放五牲供品和食品,制作纸旗纸马,扛旗人10—20个。打醮时宣读祭文,诵读佛经,祈求平安。仪式结束前要施食,把米饭、酒、果、饼等撒向天空。
过去,村里有一座三省公庙,始建于清代,供奉三省公与菩萨。村民每逢清明节、重阳等节日到庙里摆上各种供品祭拜,祈求子孙后代平安幸福、村里风调雨顺。该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除。三省公庙的传说一直在村民中口口相传。据说,很早以前,有三节木头顺着村前的大沘河(今洋涌河)漂下来,有一位老人把这三节木头捞起来,见木头形状古怪,而且漂浮在一起,于是便叫来村民商量,择个好地方和吉日良辰,在旧村水口处,建一间庙宇,把三节木头当成“三省公”与菩萨一起供奉起来。
本地特产
特色农产品有
桂味荔枝、
石硖龙眼;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清明
茶果、春节
年糕。特色工艺品有谷箩等,现已失传。
公共设施
龙大高速S31线、河堤路、西田路经过该村。1967年通电,1988年通电话,1991年通自来水,1994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6年通互联网。该村与相邻自然村共用下村小学(位于下村)。另有西田社区星光老人之家、西田社区图书馆(藏书1万册)、社区篮球场、羽毛球场、西田公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