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南村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位于公明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0.6千米。相邻自然村有上南村、下南村、东边、头村、永北村、西田村。坐落于红花山北面,洋涌河(公明段俗称茅洲河)从村边流过,莲塘水库为该村主要水源。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前后,由陈梅溪长子陈一水及后裔定居发展而形成。原村名为永康围。1961年,以永康围十房祠堂及永康路为界,以南北方位定名,取永康围的“永”字,将永康围分为永南、永北两个生产队,得名永南村。
历史沿革
建村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公明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四区水朗乡;1952年,属第七区水朗乡;1956年,属公明区公明乡;1958年3月,属公明乡;1958年10月,属光明公社;1959年,属松岗公社;1960年,属公明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公明公社上村大队;1981年,属深圳市宝安县公明公社上村大队;1983年,属宝安县公明区上村乡;1986年10月,属公明镇上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上村行政村;2004年,属公明街道;2007年,属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2015年,属公明街道上村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红薯、蔬菜,另有生猪养殖,有部分村民从事商业经营。现村集体经营主要为房屋出租及少量商业经营。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工资性收入、商业经营、集体经济分红等。
人口
015年末,户籍人口195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100人;80岁以上7人,最年长者93岁(女)。非户籍外来人口1万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40人。
历史文化
村民姓氏
村民主要为陈姓。陈姓源流见东边头村。
地方方言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
广府民居,现存80座,大多建于清代与民国时期,也有部分建于50—70年代。以一个巷子为中轴,民宅建在巷子两侧,宗祠是整个村落的中心。民居多为三开间一进,或两开间一进;墙体一般为砖石和三合土夯筑;房顶为两面坡,青瓦覆盖。80年代中期,村民陆续从古旧的民居中搬出,现民居大部分已破败,其中保存完好的主要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勤道公祠,建于清末,三开间两进,一天井、两廊房结构;曾作为学堂使用,现已划归私人所有,不再作宗祠使用。永南老村曾有一口古井,名永南古井,立村之时就有,当时永南、永北和附近的居民都到此井打水饮用;现已被填埋废弃。
传统习俗
每年清明、重阳,村中族人集体祭拜祖墓。
该村耍新郎和闹洞房风俗形成于清朝末年。该村迎亲一般在晚上8点钟左右开始,新娘过门不得超过晚上10点钟。由男家抬花轿,媒人领路带新郎和几个后生前往迎亲,还要挑着猪头、鸡、酒、米、饼和果品等随同。迎亲时,新郎和迎亲的人都要被新娘同村的姐妹们戏弄耍闹。第一关,姐妹们守候在新娘家门口的路旁,向新郎和伴郎扔果子,连挑礼品的、抬花轿的也不放过;第二关,姐妹们用竹竿或竹棍守在新娘家大门口,等候新郎进门时便打。大家以此为乐故意拖延时间,媒人见闹得差不多了,便出面劝说,让男方把新娘抬走。把新娘抬回男家后,村中小伙子来闹洞房,男方亲人不许出来劝阻。新娘要开箱发柑、果、饼、食品等。小伙子用线穿着水果悬挂在新郎和新娘中间戏弄两人。新郎和新娘不准同床睡觉,新郎只许睡板凳。闹洞房要连续三个晚上,让新娘新郎无法安睡。新娘子过门第三天,要给公公婆婆请安,端水给二老洗脸,端茶给二老喝。公公婆婆要给儿媳一个红包(或礼物)。
本地特产
特色农产品有糯米糍荔枝、桂味荔枝、石硖龙眼。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端午节粽子、中秋节松糕。
公共设施
永康路、下南二路经过该村。20世纪80年代初通自来水、通电,90年代初通电话,1999年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世纪末通互联网。该村与上村社区其他自然村共用公明第二小学(位于元山村)。另有金苹果幼儿园,2015年在园幼儿390人,教职工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