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作者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的供给。但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她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这一方面,此书也是一部开山的著作。”又说:“西洋史要这样做方才不算是仅仅抄书,方才可以在记述与判断的方面自己有所贡献。
陈衡哲曾于美国五所最著名女子大学之一的瓦沙女子大学(Vassa College)专攻西洋历史,兼修西洋文学。一九二○年得硕士学位后被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聘为历史系教授。作者在西洋史领域成果丰硕,除本书外,尚有《文艺复兴小史》、《
欧洲文艺复兴史》等著述。
陈衡哲(1890-1976),笔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衡哲”之“衡”疑与南岳故土有关。生于江苏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祖父钟英(字槐庭),伯父范(字叔畴),父亲韬(字季略),均为颇有造诣之学者、诗人。母亲庄曜孚(字苣史),则为杰出画家。有姐妹六,兄弟二,衡哲行二。
二十一岁入上海爱国女校学习,二十四岁成为
清华学堂第一位留美女生,赴美国瓦沙女子大学专修西洋史,兼修西洋文学。二十八岁获
文学学士学位,入
芝加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三十岁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二十七岁发表白话小说《一日》于《留美学生季报》第一期,早鲁迅《
狂人日记》一年,被视为“
新文学短篇小说开山之作”,被
胡适赞为新文学“最早的同志”。八十六岁留下遗言“我不稀罕那个”,溘然长逝……有评论说:“
陈衡哲作为我国第一位女教授,女学者,她那崇高的德性和渊博的学识,被师生们誉为‘五四’以来的‘一流正统的女性’。”
陈衡哲《西洋史》最重要的特质,是突破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惯常使用的“以西洋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彻底实现了“以中国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