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区
湖北省黄石市辖区
西塞山区,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黄石市东部。东与阳新县湋源口镇交界;西与下陆区南湖乡为邻;南与大冶市四棵乡汪仁镇相连;北与浠水蕲春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区胜阳港接壤。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截至2012年,西塞山区总面积11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17人。
历史沿革
大冶县始建于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为南唐主时,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
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周夷王七年(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江夏郡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县、下雉县阳新县柴桑县沙羡县、浔阳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魏黄初四年(223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县、高陵县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浔阳。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县
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冶县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民国十九年(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同年10月,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
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辖黄石市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归黄石市。
1979年黄思湾区、陈家湾区、石灰窑区合并为石灰窑区,1979年底西塞山公社划入。
1994年底,大冶市河口镇划入石灰窑区。
2001年,根据国家民政部要求,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12月16日正式挂牌。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石灰窑区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约19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2个乡。区政府驻医院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石灰窑区常住总人口244035人,其中:下窑街道26754人,上窑街道32879人,陈家湾街道49695人,石料山街道56503人,黄思湾街道43120人,河口镇19103人,西塞山乡13804人,黄荆山乡2177人。
2001年12月16日,石灰窑区正式更名为西塞山区。【《民政部关于湖北省黄石市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的批复》(民发[2001]301号 2001年10月1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2001]272号文件,黄石市人民政府黄政文[2001]78号文件】
2004年末,西塞山区总人口220765人,辖6个街道、1个镇,39个居委会和16个行政村(湖北地名网数据)【黄石政府网数据:人口220538人,共有40个社区、16个行政村,1608个居民小组、103个村民小组】。
2005年末,西塞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临江街道、八泉街道、陈家湾街道、澄月街道、黄思湾街道、西塞街道、河口镇。共有39个居委会和16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西塞山区常住总人口233708人,其中:临江街道28265人,八泉街道27692人,陈家湾街道53129人,澄月街道59384人,黄思湾街道34596人,西塞山街道12741人,河口镇17679人,冶钢农场222人。
2012年4月19日,西塞山区撤销临江、澄月、陈家湾、八泉、黄思湾五个街道办事处。
区划详情
2000年,石灰窑区辖5个街道、1个镇、2个乡,总人口24.4万人。
2004年底,西塞山区辖6个街道、1个镇,40个社区、16个村委会,1608个居民小组、103个村民小组。2012年大部制改革后,辖一个省级开发区和2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2020年,下辖1个省级工业园区、4个街道(黄思湾、八泉、澄月、牧羊湖)。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石市地跨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5′,西塞山区位于黄荆山北麓,黄石市东部。西塞山区东起河口镇牯牛洲,与阳新县韦源口镇交界,西止白塔岩,与下陆区和团城山开发区为邻,南依黄荆山,与大冶市汪仁镇相连,北与黄冈市的浠水县、蕲春县隔江相望,西北与黄石港接壤。全境东西长22.9公里,南北宽9.945公里。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49.95平方公里,城郊62.4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塞山区地处幕阜山北侧,为幕阜山向长江河床冲积平原,过渡地带,辖地内多低山。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拔860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拔8.7米。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全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间盆地。岗地坡度一般较为平缓,沿江一带标高较低。
气侯
西塞山区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气候特征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是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西塞山区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西塞山区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西塞山区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煤炭、铅、锌等五大类25种,其蕴藏量在中国占据重要位置。
生物资源
黄石植被种类繁多,已知的主要植被种类有:裸子植物7科18属30多种,被子植物150多种300余属2000余种,蕨类植物有18科30多属60余种,还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各类植物。全市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菊科、禾木科、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葫芦科、苋科、毛莨科等植物品种为最多。
水资源
长江自北向东流过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湾,下迄阳新县天马岭,全长76.87公里,市境内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还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马湖、葛湖、荆山源、上巢湖等水系。全市最大的水系为阳新境内的富水水系,富水河发源于通山,由西向东,注入长江,全长196公里,流域面积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内阳新长81公里。流域面积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
人口
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17人。
民族
截至2012年,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共有25.8万人。西塞山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经济
综述
2012年,西塞山区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40.19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46.29亿元,同比增长15%;区统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6.48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收入8.15亿元,同比增长15.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2%。
2013年,西塞山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6.1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60.66亿元,增长31.2%;区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3亿元,增长16.3%;财政收入9.53亿元,增长1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4亿元,增长23.5%;第三产业增加值50.49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5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8534元,增长12%。
2020年,西塞山区地区生产总值220.1亿元,年均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值,2019年达到96.6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排名第一。
农业
2010年,西塞山区将河口龙泉湖垦区划为农业示范园区,定名为龙泉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该园区北靠黄荆山,西接黄金山开发区,东连长江黄金水道,南临大治湖,是西塞山区重点开发建设的五大园区之一,也是黄石市着力打造的农业现代化样板基地。示范园规划面积22.9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用地主要由村镇建设用地、耕地、林地以及水域组成,共1215.62公顷,其中居民居住用地、教育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以及工厂等建设用地共85.62公顷,占示范园总面积的7%;耕地、林地等面积为1057公顷,占示范园总面积的87%;水域面积共73公顷,占示范园面积的6%。园区范围内辖五湖、龙泉、滨湖、龙山、章山、新港、下段7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农业人口10528人。
工业
西塞山区是黄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冶炼历史悠久。区内拥有新冶钢、锻压机床厂、华新黄石分公司、十五冶金建设公司、美岛服装公司等30多家国家省市重点大型企业及500多家民营企业,已形成医药、化工、机械、冶炼、轻工、建材六大支柱产业,年工业产值近50亿元,占整个黄石市工业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西塞山区3000多个商业网点遍布城乡,上窑商贸区已成为辐射鄂东、赣北、皖南的小商品集散地。历史上,西塞山区以盛产石灰而著名。近代,清光绪1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西塞山区修建了“湖北铁政局大冶铁矿运道处修理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冶铁厂、华新水泥厂、富源煤矿,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辖区内商贾云集,后因日军入侵而逐渐萧条。
新中国成立后,西塞山区获得新生。西塞山区除大冶钢厂等企业外,国家在辖区内投资兴建了湖北红旗水泥厂、湖北水泥机械厂、黄石锻压机床厂等一大批国有中型企业。六十年代,区集体工业在“三就四为”方针指导下开始起步,先后开办了炼油厂(柠檬酸厂前身)、无机盐厂、红光机械厂、电石厂、银粉厂等十多家企业,柠檬酸、电石等产品填补了省、市产品空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塞山区经济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区属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街道、乡镇工业发展迅猛。截至到2000年,区属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6678万元,是1979年的68.4倍,年均增长32.6%;其中街道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683万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24.1%,是1979年的1121倍;乡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4927万元,占区属工业总产值的51.5%,是1979年的286倍。此外,西塞山区校办工业、民福工业、商办工业、农口工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2006年西塞山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6.1亿元,同比增长14.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2.8亿元,同比增长8.58%;辖区财政收入可突破8亿元,比2005年增加4亿元,居全市城区第一,列县(市)区第二;完成出口20128万美元,同比增长47.34%,占全市出口总量的50.55%,列全省城区第二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9亿元,同比增长55.43%。区统口径2006年西塞山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7亿元,同比增长90.76%;实现财政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30%,绝对额比上年增长5000万元,增量是全市城区最高。辖区有民营企业1368家,其中工业企业474家,批发零售578家,住宿餐饮企业48家,服务企业90家,房地产企业11家,建筑业企业2家,交通运输业8家,其他160家。辖区民营单位从业人员65000人。辖区工业已形成冶金、机械、建材、医药生化、纺织服装、煤炭采掘等七大支柱产业。区域经济发展已形成工业发展为主导,商贸及三产业。
交通运输
西塞山区,是鄂东的交通枢纽。西塞山区水运上通汉渝,下达宁沪;公路连接106、316国道、宜黄高速公路和黄石公路大桥;铁路与京广、京九相联,直达汉、沪、京、广。
政治
参考资料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3年6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63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普通中学138所(高中30所,初中108所),小学489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幼儿园306所。全市在校学生共计50万人,教职工共计3.17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58万人。2013年,西塞山区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卫生
西塞山区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继续做好艾滋病、血吸虫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
体育与文化
西塞山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加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多元有效的文化事业投入机制,努力扩大西塞山文化品牌效应;积极探索民间文化体育协会组织发展形式,大力开展公共群众文化活动,定期举行乒乓、登山等赛事;积极开展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推进老年人事业。
旅游景点
西塞山,海拔176.5米,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述志言情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陡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市园林部门从1985年5月起,在西塞山着手进行游览小道、长廊、上观亭、桃花亭、沿江铁链护栏和桃花古洞、古钩鱼台的维修建设。
桃花古洞位于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洞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传说是唐代诗人张忠和隐居钓鱼时休息或避雨躲风的地方。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1985年,古洞必经之险道“一线峡”被拓宽,并安装了90米长的铁链护栏,以保障游客安全。洞下是古钓鱼台。
龙窟寺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北望亭,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亭正门“北望亭”三字为樊稼生题写。亭北面有对联,上联:骋怀今古千秋事;下联:放眼乾坤万里心。亭南面亦有对联,上联:形胜在吴头楚尾;下联:风流于古往今来。该亭于1998年4月16日开工建设,1998年10月28日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
西塞山牌楼位于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年6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竣工,总投资12.3万元。牌楼上“西塞山”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牌楼全长1.7公里的西塞山专用公路从楼下穿门盘山而上,直达山顶。
道仕袱位于西塞山脚下东侧。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军猛攻西塞险隘,使道仕袱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
荣誉称号
截至2013年,西塞山区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省创建和谐社区先进城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平安城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
2017年9月,西塞山区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12月2日,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11: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