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西北民族大学下属科研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是在整合了藏语言文化学院等系、所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和特邀专家学者组建的、以流失海外的藏学敦煌学、文献学资料为重点研究方向的专业研究机构。
研究所发展
从2004年开始,西北民族大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开始联络英国、法国国家图书馆,准备整理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民族古文献。
在2005年初得到两国图书馆的响应,并且在国际敦煌项目第六次会议(北京)期间,和两国图书馆负责人商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分别签署了合作编辑出版的意向书即实施细则。
2005年4月26日,西北民族大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召开“海外民族文献研究出版会议暨签约仪式”,邀请在京的中国敦煌学家和藏学家、民族语文学家约30人,讨论英藏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其他流失海外民族文献的研究出版工作,共商敦煌藏文文献编纂出版盛举,共谋研究、编辑、出版大计,听取各界专家的宝贵意见建议。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并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签定了合作编纂出版《法藏敦煌藏文文献》和《英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协议。
当前,中国流失海外文献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上海古籍出版社在十多年国际合作中积聚了丰富的海外资源,我校在把握这个重要学术动向的同时,借助于我们与上海古籍良好的合作关系及他们的海外文献资源,调动西北民族大学深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藏学语言和文字基础,及我们的学术研究潜力,成立目前独一无二的海外西域民族文献研究机构,同时举行法藏、英藏古藏文三方合作签字仪式,以这两项举世瞩目的重大文化工程为依托,可夺取学术先机,实现超常规发展,直接进入国际学术前沿,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和学者对话,争取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获得更有轰动效应和国际影响的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占一席之地。
管理模式
实行开放的管理模式客座研究人员聘任制度研究所在保证专职科研人员驻站研究外,为满足项目研究需要,为满足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聘请客座研究人员参与项目研究,聘任期根据项目需要经双方协商确定,客座研究人员应为具备较高研究水平的专家学者,并在此研究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具有较高水平的成果发表。
客座研究人员由研究所专职科研人员推荐产生,也可由本人申请。
研究所现专职研究人员5人,客座研究人员8人。
项目进度跟踪制度:在研项目主持人每半年应以书面形式向我所提交研究报告及经费使用报告,研究所保留根据研究情况决定增加、减少、停拨经费的权利,保留由于研究人员重大失误而对本人提前辞退的权利。学术督导制度:我所鼓励中青年科研人员的项目申请,但对于中青年学者的研究项目,视项目及主持人情况决定是否聘请项目学术督导。
学术督导的主要职责是:
协助解决项目研究过程中的学术过程中的学术疑难问题;
对中青年项目主持人的研究方法、计划做出指导;
监督经费使用情况奖励制度:
重要成果及高水平学者,研究所依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意见实行奖励制度。
指导思想及理念
研究所主攻方向是国内外影响较大的重大项目。其定义为:独占性的重要原始资料的整理研究出版;独占性的、代表阶段性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的整理、翻译、发表(如某些重要考察笔记和研究著作)。以及环绕重要历史事件、学术热点和原始资料的科研成果。
研究所积极探索管理体制与科研方法创新,推行开放的、流动的科研人员管理方法,为资源优化、科研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理、出版以及资源共享,通过研究手段及研究方法的创新,致力于对流失海外的敦煌西域民族古文献的发掘研究和整理出版 将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民族文献研究中心,并成为搜集保存我国流失海外敦煌西域民族古文献学术资源最为完备的数字化资料及文献中心 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打造坚实的学术梯队,造就一批高素质有创新意识的学科带头人及科研骨干,把本所建立成为以流失海外西域民族文献为重点研究对象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文献文化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边疆稳定、尤其是中国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稳定与繁荣作出科学研究贡献。
研究所规划
1、 伯希和胡语文献搜集品
伯希和是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这位年仅27岁的考古者具有超人的语言禀赋,精通13种语言,是著名汉学家沙畹的门生,能说流利的汉语。伯希和在藏经洞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浏览挑选了文献精华。他的挑选原则是:非通行佛经,带年代供养人题记的佛经,社会文书,藏文、梵文、回鹘文、粟特文、于阗文、希伯莱文等民族古文字和外来古文字 。
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签订的出版协议“包括全部汉文和非汉文文献”,包括藏文文献、回鹘文献、粟特文献、梵文文献及西夏文献等。2004年束锡红、府宪展在法国商议出版西夏文文献的时候,与馆方就法藏藏文文献及其他少数民族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及版权问题进行商议。包括藏文-沿续这个协议,按照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当时只收制作成本、不付资料费的标准,同意我们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进行未完成部分的合作项目。现已得到法方同意,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纂,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部法藏非汉文文献。
2、英藏胡语文献
同时可展开的是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印度事务部的霍恩雷收集品,斯坦因三次中亚考察所获文献资料中与印度有关的梵文、于阗文、藏文、吐火罗文等文种的写本主要收藏在这里。据不完全的统计,有梵文写本数千号,龟兹文残片约300号,于阗文卷子数百件、吐火罗文材料,集中存放在48个木箱中,其中第1—13、15—22、35—40箱为于阗文写本残卷,第14,23—34,41—45箱为梵文写本残卷,第46—48箱为吐火罗文(龟兹文)写本残卷,每箱数量多少不等。
3、德藏吐鲁番回鹘文献
以新疆出土的文献为主,主要有回鹘文、伊朗语、梵文和汉文。其中回鹘文献初步揭示了几个世纪吐鲁番地区回鹘人的历史和文化。其次是粟特语文献,吐鲁番是粟特人的一大聚居地,出土的粟特语写本其总量竞比粟特本土的发现还要多得多。吐鲁番出土的梵文写本,是研究佛教传播和中亚佛教部派的原材料。德国所藏的吐火罗文字资料也十分丰富,研究工作也持续进行。藏吐鲁番汉文文献约7000件,大部分是佛教文献,研究成果较少。所藏藏文文献,主要属于元代的材料。因此,德国所获吐鲁番文献丰富多彩,但由于二战的影响,中国学者难见全貌。众多学者呼吁,希望这些资料能象英、法、俄藏那样全部影印出版。目前已德国两大收藏单位取得了联系。确立了合作编辑出版的意向。
4、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梵文文献
俄藏西域文献的另一大宗,是梵文的写本,其中又以《妙法莲华经》最为学界关注。为俄国各次驻新疆考察队所获,非常珍贵。
近日,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已与俄国艾米塔什博物馆签订有关出版协议。
成果获奖
1《英藏黑水城文献》2006年 ,国家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2《大麦地岩画》2006年,华东地区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3《宁夏区域生态建设与人文资源》2006年,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多种权利角逐体系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获国家民委年度社会科学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5《西北回族社区现代化实践的新探索》2004年获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6《宁夏不同类型回族社区的历史文化比较》 刊于《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2001年获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7《银川平原回族社区纳家户小康之路的调研》 2003年获国家民委年度调研报告优秀奖
8 《回族社区变迁与回族社会现代化模式研究》
鉴定等级一级本人 角色主持人
9 《新时期回族社区建设与协调发展》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鉴定结项成果
鉴定等级一级本人 角色主持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10 11:11
目录
概述
研究所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