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193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40人(二级教授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3人;研究生导师7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4人。教师中国家及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7人。
2010年,学院有学生2003人,其中本科生1003人,研究生1000人(硕士研究生720人、博士研究生280人)。建院先后培养各类人才10000余人。著名养牛学专家邱怀教授、养羊学专家刘荫武教授、养猪学专家路兴中教授等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教学科研
学院积极围绕国家和地区战略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学院科研经费稳步提高,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00项,到位经费在2007年突破千万元后,2008、2009年再创新高突破两千万元,为各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先后育成了秦川牛、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黑猪、关中驴、关中马等优良品种,对关中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农民的增收、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院外所和基地建设,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地在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等方面辐射带动作用,每年培训各类养殖技术人员近10000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0000余份,有效的带动了地方畜牧业的发展。
学院将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学科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现代生物技术与畜牧学科的渗透交叉,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水平,为建设以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为特色的世界一流畜牧学学科而努力奋斗。
学院领导
据官网资料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院领导有:
院长:姜雨
学术院长:姚斌
院党委书记:曹军会
副院长:赵运良
副院长:凌飞
副院长:杨小军
副书记:王小龙
党委副书记:王力
历史沿革
193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之初即设有畜牧科,1939年设置畜牧兽医系。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畜牧、兽医几经分合,数易其名,于1998年初合并成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199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时,原隶属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畜牧兽医研究所、蚕桑丝绸研究所并入动物科技学院,组建成立动物科技学院(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2007年9月28日,按照学校学科发展规划的要求,以畜牧学一级学科成立新的动物科技学院。
机构设置
管理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领导小组与委员会
教学机构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营养与环境卫生系,动物生产与畜牧工程系,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系,水产科学系,实验教学中心
科研机构
国家发改委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育种国际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牛)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牛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奶山羊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略阳乌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蚕桑丝绸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水产科学研究所,肉牛研究中心,反刍动物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
附属机构
畜牧教学试验基地,《畜牧兽医杂志》杂志编辑部,《中国牛业科学》杂志编辑部,《家畜生态学报》杂志编辑部,《北方蚕业》杂志编辑部
学科建设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研究方向主要有生物技术与动物育种、动物遗传资源研究、动物生殖生理与调控。
本学科立足西北地区固有畜禽品种资源,利用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分子标记和分子设计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培育和改良适合西北地区的具有优质、高产、抗逆等特性的畜禽品种为目标,系统地开展了现代遗传育种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世纪4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的奠基者之一王栋教授执教我校,在国内率先讲授“家畜饲养学”课程,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奠定了本学科的历史基础。20世纪70年代,王和民、金公亮、卢得仁、霍启光教授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1983年,在金公亮、卢得仁教授主持下,获准设立我国第一批饲料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和2003年分别设立饲料科学和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4年起招收营养生理博士研究生,2006年起招收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博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建设与积累,本学科点已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本学科点现有研究人员17名,其中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4人、副教授4名,8人已具有博士学位。每年培养28-35名硕士研究生和7-10名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点以反刍动物(奶山羊、秦川牛、奶牛)、家禽(蛋鸡、肉鸡)为重点研究对象,始终围绕着动物营养原理与方法、分子营养、免疫营养与调控、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等四个方向开展长期系统地研究。其中在山羊消化生理及奶山羊营养需要、营养免疫与代谢调控、畜禽高效饲喂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饲料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2008年成立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并为加强学科点的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平台,实现产学研学科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课题35项,年均科研经费32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推广一等奖各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著作20部。
本学科点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始终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思路。迄今已有245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9人获得博士学位,现有在读硕士85名、在读博士15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中有36名在外校或外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多数已成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或国内外著名农牧企业的技术骨干。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现有科教人员1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1人。
主研究方向有种质资源与利用、蚕(桑)病理与病原微生物、特种经济动物营养调控。
该学科为2006年新设立的二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该学科在家蚕基础品种选育和桑树育种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北方旱区蚕种育种的明显特色与优势。另外,在鸵鸟、家兔、狐狸、鹿等经济动物引种与选育,高效繁殖与饲养技术,饲料与营养等方面有一定学科积累。
动物学
现有科教人员1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1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动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理调控、动物遗传资源。
本学科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2篇,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申请和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4项。
水生生物学
水产养殖
渔业资源
科研机构
蚕桑丝绸研究所
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部有职工2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2人入选省“三五”人才),管理人员1人,工勤技能人员9人。主要从事蚕桑新品种选育、蚕桑病虫害防治技术、蚕用新药剂、丝绸制品等试验研究和蚕桑实用新技术、新机具、新设备的开发、引进与推广以及蚕种繁育、蚕业教育等工作。科研工作水平经农业部“七·五”、“八·五”综合评估居北方蚕区研究所之首,是促进和发展西北蚕丝业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
自全国科学大会以来主持完成科研成果58项,协作获奖科研成果19项,其中八十年代以来,获国家发明奖1项,省级成果奖13项。研制的散卵自动称量仪已在全国蚕种生产单位广泛应用;选育出高茧层率和高出丝率系列基础品种,并被多家单位引用,育成多对优良新品种;育成的陕蚕系列实用品种成为北方蚕区的当家品种,其中陕蚕二号、陕蚕三号被认定为国家级品种;选育出了一批经济性状特优的多倍体桑树品种及果用型桑品种;研制的高效、广谱、低毒蚕用消毒剂强氯安有效氯含量高达96%以上,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新近又研制出了高效熏烟消毒剂蚕熏安、果用杀菌剂菌均杀和桑神茶等产品;建立了石泉蚕桑科学实验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在家蚕基础选育和桑树多倍体育种方面分别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草食动物研究中心
草食动物研究中心是学校批准的校级研究中心,是集草食动物品种选育、良种快繁、重大疫病防治、优势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草食动物产业化工程技术开发、草食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草食动物试验示范研究基地。
中心下设3个研究所(秦川牛研究所、奶山羊研究所、草食动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和10个相关研究室,2个定位试验站,配套有相应试验所需仪器设备;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讲师18人。承担草食动物研究方面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1项。其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4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4项;“跨越计划”1项;“国家畜牧重大产业化项目”2项;“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项;“948”引进项目1项;“陕西省攻关”项目4项。争取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取得与草食动物相关的科研成果8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
(1)品种选育:通过对秦川牛、关中奶山羊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不断提高其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
(2)良种快繁技术:主要通过开展胚胎分割、胚胎移植、人工受精、性别鉴定等技术应用研究,加速品种的繁育和改良。
(3)重大疫病防治技术:针对存在的草食动物主要传染病、普通病进行防治技术研究。
(4)优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保护现有的品种资源,挖掘新的种质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品种资源,提高草食动物的生产水平。
(5)草食动物产业化工程技术:开展草食动物产业系统工程研究与开发。
(6)草食畜牧业循环经济技术:开展草食动物资源的再利用技术研究,使饲草、动物产品、动物废弃物三者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是集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平台,以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为突破口,与相关科教单位和饲料企业联合攻关,解决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的关键技术,以服务于现代畜牧业生产。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学科的科学和产业优势,凝聚人才,推动科研,促进学术交流,服务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学术团队,争取国家、地方以及横向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项目。研究所已在畜禽精准营养需要量及其代谢调控机理研究、饲用微生物和胃肠道微生物生物技术研究、最适免疫机能的营养调控及免疫应激期关键营养素的需要量、动物分子免疫与动物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等研究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研究优势。随着研究所的运作和学科发展,研究所将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炼为动物营养原理与方法、分子营养、免疫营养与调控、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为加强学科点的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平台,其良性运作将为畜牧一级学科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并将进一步凸显我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也将为筹建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奠定必要的基础。科学研究:承接国家及省部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国家大型科技项目、工程技术项目、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发展中外合作项目;接受企业委托研发项目。
成果转化与推广:饲料、养殖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孵化、升级、集成和转让;为企业或行业提供高品质技术服务;畜牧及饲料工程建设项目咨询。
人才培养: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接受高级访问学者来所工作;举办技术研讨会和专业技术培训;为企业代培技术人员。
参考资料
学院领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19 16:23
目录
概述
师资力量
教学科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