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是唐朝诗人
卢照邻创作的一首赠别诗。该诗通过叙述自己将与友人别离各奔西东和臆想离别之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羁旅之愁与送别友人之悲交织在一起的复杂之情,和自己虽未获功名却仍积极进取的乐观向上精神。全诗采用了情景交映、虚实结合等手法,语言流畅自然,一气呵成而又起伏跌宕。
作品原文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⑴
地道巴陵北⑵,天山弱水东⑶。
相看万馀里⑷,共倚一征蓬⑸。
零雨悲王粲⑹,清樽别孔融⑺。
徘徊闻夜鹤⑻,怅望待秋鸿⑼。
骨肉胡秦外⑽,风尘关塞中⑾。
唯馀剑锋在⑿,耿耿气成虹⒀。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西使:出使西方。孟学士:即
孟利贞。《旧书》本传:“受诏与少师许敬宗……等撰《瑶山玉彩》五百卷,龙朔二年奏上之。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垂拱初卒。”学士,指在学之士,学者。南北朝以后,以学士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学士亦为文学侍从之臣。南游:游历江南。
⑵地道:隘道,此当指长江三峡一带狭窄处。巴陵:郡名,唐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巴陵(今湖南岳阳市)。
⑶
天山:指横亘在今肃、青海一带的
祁连山,匈奴人称天为祁连;唐时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弱水:古人称浅水或不流舟楫的河流为弱水,意为水弱不能胜舟;传说甚至有不胜芥或不胜鸿毛的。古籍所载弱水甚多,这里指西北绝远之处,即今青海一带。
⑷万馀(yú)里:一万多里,极言其远,非指实有里数。馀,同“余”。
⑸倚:倚靠。征蓬:蓬草,也叫飘蓬、飞莲,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用以比喻经常远行的人。
⑹零雨:下雨。化用
西晋诗人
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侯作诗》“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两句意。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东汉末文学家、诗人,“
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
王勃。
⑺清樽:清酒一杯。清,指酒。樽,酒器。
孔融: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第二十代孙,官至北海(今山东昌乐西)相,故世称孔北海,东汉末年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以孔融比喻孟学士。
⑻徘徊:往返回旋的样子。夜鹤:鹤夜里鸣叫。
⑼怅:失意,懊恼。鸿:大雁,季候鸟,秋来冬去,有鸿雁传书之说。
⑽骨肉:比喻至亲。胡秦外:指诗人家乡幽州范阳。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名族的泛称。秦,古邑名,即秦城、秦亭,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秦代祖先非子始封于此,是秦的最早都邑。
⑾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也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这里的风尘指仕宦。关塞:关山要塞,指出入的要道。
⑿唯:唯独,只有。剑锋:宝剑的锋刃,代指宝剑,这里指胸中抱负。
⒀耿耿:光明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剑锋”的光芒。
白话译文
(孟学士)要通过三峡前往巴陵的北边,(而我)经过天山到达弱水的东边。
我们所去的地方都有万里之遥,此次分别我俩都像飘蓬一样行踪不定。
自己西去像王粲避难荆州一样,孟学士南游像孔融赋闲在家一样。
往返回旋能听到鹤在夜里鸣叫,怅然若失地望着大雁秋来能带去信息。
分离的至亲还在家乡,我还在辛苦行走在关山要塞之中。
自己虽读书未获功名,但积极进取的志气并未泯灭。
创作背景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卢照邻奉命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即将离开长安之时,适逢因编撰《瑶山玉彩》五百卷有功而累转著作郎加弘文馆学士的友人
孟利贞游江南,于是创作该诗赠予好友。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该诗是一篇感情真挚浓郁的友情诗。诗的前四句是说即将与友人离别,友人孟学士将要南下湖湘,此行可能经过狭窄陡峭的长江三峡,而自己则要西出塞外,与友人天各一方,相距万里之遥,故不胜悲伤。这几句笔力苍劲飞动,写得很有气势,特别是开头两句,场面开阔宏大。
“零雨悲王粲”一句中的王粲是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这里代指王勃。唐人诗中用典,多喜用今人与前代名人同姓者比附,此即一例。这句是因王勃被贬斥而生悲伤借爱之情。“清樽别孔融”中的“孔融”是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这里当代指孟学士,以其才能、好客喜士与孔融相似而设喻。两句用典,一以姓同而比,一以事类,都很贴切身份。“徘徊”两句是设想之辞,说自亡与孟学土分别后将会彻夜不眠,望眼欲穿,等待大雁把信捎来。“骨肉”两句亦写别后情状,唯“胡秦外”与“关塞中”措语略嫌重复,只涉自己“西使”,而未切友人“南游”,但从通篇来看,不过是白璧微遐。
最后两句说剑锋耿耿,一则是比喻友人一腔正气,充沛天地。同时也暗示出自已“抱剑钦专”,“但令一顾重,不馁百身轻”(《刘生》),为国家荡平外寇、铲除奸佞的凌云壮志。
该诗送人而兼寓自已襟怀抱负,故题旨就比一般单纯写送别的诗深刻,特别是最后两句,使全篇陡然一振,豪情洋溢,托兴深远,就更非一般小儿女态临歧沾襟、凄楚伤感之作可比了。
名家点评
明朝诗人、文艺批评家、诗论家
胡应麟《
诗薮》:“凡排律起句,极宜冠裳雄浑,不得作小家语。唐人可法者,卢照邻: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杜审言: ‘六位乾坤动,三微历数迁。’沈俭期:‘阊阖连云起,岩廊拂露开。’此类最为得体。”
明朝诗论家
许学夷《
诗源辩体》:初唐五言,虽未成律,然卢照邻“地道巴陵北”、骆宾王“二庭归望断”及陈子昂“日落苍江晚”三篇,声体尽纯而气象宏远,乃排律中翘楚,盛唐诸公亦未有相匹者。
明末清初文学家
唐汝询《
唐诗解》:“遍读卢集,温雅俊整,此诗(《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为冠。”
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
周珽《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雅调精语,无限低徊,真老作家。 郭溶日:敞明中眼界特高。 陆时雍日:严紧。”
明末清初学者
仇兆鳌《杜诗详注・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当时四杰之诗,盛传于世,杜公亦每用其句法。如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此‘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所自来也。”
清朝诗人、学者
沈德潜《
唐诗别裁》: “前人但赏其起语雄浑,须看一气承接,不平实,不板滞。”“‘骨肉胡秦外’一句言不相关。”
清散文家、诗人
姚鼐《五七言今体诗钞》:“四句出于尹式而胜之(首四句下)。”
清朝学者卢麰、学者
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日:首末四韵,爽亮沉雄,中二稍为率直。四杰笔法多尔。 人手领清西南二绪,向后抒写情景便彼此共之。南游而翻言北,西使而故日东,造语特别。
作者简介
卢照邻(约632-695),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诗人,与
王勃、
杨炯、
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
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著作有《卢升之集》(一称《幽忧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