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裙是中国古代女子日常裙子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
上衣下裳”衣制。上衣短襦或衫,叫做“襦”,一般长不过膝,紧身长裙,还佩
披帛,加
半臂。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一般认为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因为汉代流行
深衣,襦裙逐渐减少。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
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
浅蓝色绢为面,中纳
丝棉,袖
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质料用黄绢。这一时期的襦裙一般上装窄袖
右衽,矩形交领;下裙以素绢四幅连接合并,上窄下宽,腰间施褶裥,裙腰系绢带。
上古时期,
中国服装大多分成两截,上体称“衣”,下体称“裳”。其中的“襦”指长不过膝的短衣,“裙”指布帛拼制而成上连于腰的
下裳。从
出土文物看,西周时
晋国贵族已出现上身
右衽短衣,下佩裙裳的衣着。
到了汉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这种服式的妇女逐渐减少。据此,有人认为汉代根本不存在这种服饰,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重新兴起。其实,汉代妇女并没有摒弃这种服饰,在
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战国直至明朝,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襦裙继承了汉朝的旧制,主要还是上襦下裙。上襦多用
对襟(类似现代的
开衫),领子和袖子喜好添施
彩绣,袖口或窄或宽;腰间用一围裳称其为“抱腰”,外束丝带;下裙面料比汉代更加
丰富多彩。随着佛教的兴起,莲花、
忍冬等纹饰大量出现在服装上,女裙讲究材质、色泽、花纹鲜艳华丽,素白无花的裙子也受到欢迎。魏晋时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
衣袖日窄;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衣袖加阔到二三尺。
隋唐五代时,上衣为短襦,
半臂(属于
罩衫。半臂形制如同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长袖与
裲裆之间,故称为半臂)与披肩(属于配饰)构成当时襦裙的重要组成部分。隋代,上襦又时兴
小袖。唐代长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但
盛唐以后,贵族衣著又转向阔大拖沓。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
系带。这时襦的领口变化多样,其中袒胸
大袖衫一度流行,展示了盛唐思想解放的精神风貌。披肩从狭而长的披子演变而来,后来逐渐成为披之于双臂,舞之于前后的飘带,这是中国古代仕女的典型服饰,在盛唐及五代最为盛行。下裙面料以
丝织品为主,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此时裙色鲜艳,多为深红、绛紫、月青、
草绿等,其中以石榴红裙流行的时间最长,色彩多样,多中求异,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
唐中宗的女儿
安乐公主的
百鸟裙,堪称中国织绣史
上之名作;
武则天时的响铃裙,将裙四角缀十二铃,行之随步,叮当作响,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与短襦和披肩相配一体,尽显盛唐女子雍容华贵的丰腴风韵,表现出极富诗意的美与韵律。
宫绦以丝带编成,一般在中间打几个
环结,然后下垂至地,有的还在中间串上一块玉佩,借以压裙幅,使其不至散开影响美观。(非必需)
大凡衣短则裙长,衣短至腰间,裙长至
脚踝骨之下;衣长则裙阔,衣长时,长到臀至膝下,而裙露仅几寸,裙子不必显出特色,襦裙忌讳上下平分秋色,会显得呆板少变化。
按是否
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可用
片幅拼接,即梯形片布的拼合;可用打褶,或将以上两者结合,从出土实物看,打褶或片幅加打褶的较多。
男式襦裙为男子所着的襦裙,由上襦与下裙组成。上襦多为
交领。同女子襦裙相比,男子襦裙样式、花纹上更为质朴一些。汉族男子穿裙子的历史也很悠久。虽然后来深衣、
直裰等出现,民间所着减少,但官方的最高规格男子礼服,仍然是衣裳制,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男式襦裙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
上衣下裳制汉服。《
周易·系辞下传》云“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在黄帝时代,上衣下裳为古
华夏族的服装样式。
襦裙是中国古代服饰中一种上下裙装,但不可将所有上下裙装都称为襦裙。清朝的
旗服褂裙也不是襦裙。
襦裙和曲裾分属于汉服的两个不同类别。曲裾有左襟续任后绕,裙在衣内,衣襟至少过膝,不可作短襦看待(曲裾有相对的长短,不可等同于“深衣”这个概念,但是的确有“曲裾深衣”这个款式)。襦裙的下裙无类似曲裾的绕襟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