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臂
汉服的一种形制
半臂是汉服的一种形制。半臂其形似衫去其长袖,成为宽口短袖衣,其形制与衫齐长。交领、腰下接襕。男子半臂长及膝部。部分学者主张“半臂”为男子服饰的,因为唐代史料区分男子半臂和女子半袖。
服饰简介
事物纪原》云:“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如背子,其制短袖于衫,身于衫齐而大袖,俗名䘿掖或绣镼,如今之半臂”。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写到:“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无领(或翻领)、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多穿在衫襦之外。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唐代传至民间,历久不衰。
唐代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这是一种短袖的对襟上衣,没有纽袢,只在胸前用缀在衣襟上的带子系住。半臂的衣领宽大,胸部几乎都可以袒露出来。唐代妇女们穿用半臂时,有的把它罩在衫、裙的外面,有些像短风衣一样。在唐代,半臂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唐代农民的服饰形制为缺骻衫、褐衣与裙、半臂与裙、短款襕衫
半臂的兴盛时期是在唐代前期,中期以后便有了显著的减少。主要原因是唐代前期的女装与后期有明显的不同。前期女装大多窄小细瘦,紧贴身体,袖子也细窄紧口,适合在外面套上半臂。
①《事物纪原》云:“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如背子,其制短袖于衫,身于衫齐而大袖,俗名[䘿掖]或[绣䘿],如今之半臂”
②《中华古今注》云:“隋大业末,炀帝宫人,百官母妻等绯罗蹙金凤背子,以为朝代及礼见宾客舅姑之长服也。”有云:“唐尚书上疏云:臣请中单加半臂以为得礼,其武官等诸服长衫,以别文武,诏从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1 21:1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