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仲一,男,
汉族,1932年11月生,江苏省
铜山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中共党员。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曾任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馆长,研究员。现任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陕西考古学会副会长,陕西省
司马迁研究会会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名誉
馆长,
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会长和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10月被
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在陕西开始长达半个世纪的文物考古生涯,被誉为“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尊称为“秦俑之父”,先后被评为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省劳动模范、省首届社科名家,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生平
袁仲一出身贫寒家庭,1946年考入江苏省
铜山县简易师范学习。
1950年考入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徐州市小学任教。由于工作认真,曾被评为徐州市模范教师。1956年7月考入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1960年7月又考入该校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
吴泽和束世潋先生。
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开始他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比较感兴趣,也参加过挖掘唐墓,发表过几篇有关金文和唐墓方面的论文。此后,便转入了对
秦兵马俑坑和
秦始皇陵园的勘探、发掘研究工作。
从1974年至今的29年间,他一直在这一领域孜孜以求,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上个世纪70年代由他主持参与对
秦始皇陵进行勘探和试掘,发现了一号、二号、三号兵马俑坑,出土陶俑2000余件,各种青铜器4万余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世界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74年,因发掘兵马俑被尊称为“秦俑之父”。
1980年,他主持发掘铜车马坑,出土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是继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引起世界轰动的重大考古发现。另外,在秦始皇陵的勘探调查工作中,也获得一系列重大的发现。
1987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人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袁仲一先后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并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到英、美、德、意、日、埃及等国和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或讲学。
主要著作
袁仲一主要编著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至1984)》(与人合作,担任主编、主笔)、《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兵马俑坑》、《秦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秦代陶文》、《秦文字类编》、《秦通假文字集释》等10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主编《秦俑学研究》、《秦文化论丛》两套丛书计10余本。其中《秦代陶文》1989年被评为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报告》和《秦陵二号铜车马》等书,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多年来,他对秦俑、秦始皇陵、秦代陶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个人的见解,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1988年5月,他调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兼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改任名誉馆长。在考古发掘方面,他坚持现场发掘与保护、研究相结合,并把多媒体现代化技术运用到考古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二号坑1999年被评为全国田野考古发掘一等奖,是建国以来被授予的第一个一等奖。在任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期间,他与馆的其他领导人一起认真抓博物馆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经过几代秦俑人的共同努力,已在一片庄稼地上建成了一座世界著名的大型遗址博物馆,接待国内外观众五千多万人次,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出版图书
学术讲座
2008年7月12日上午,“陕西网络大讲堂——长安讲坛”举行第五场讲座,“秦俑之父”,原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袁仲一与现场观众和广大网友共同体味了深厚的秦俑和秦文化。西部网对讲座进行了全程直播。
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袁仲一: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各位好,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秦俑与秦文化”。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生于公元前259年,他13岁的时候继承王位,22岁亲临朝政,到了39岁的时候, 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登上了皇帝宝座,在他50岁的时候,在路途中病死,同年9月葬在骊山,就是现在临潼东边的骊山脚下。
秦始皇陵从秦始皇继位就开始修建了,前后历时37年,直到他死,修建陵墓用工最多的时候达到70余万人,所以秦始皇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最大的帝王陵园,陪葬物品也特别丰富。大家都知道埃及的金字塔,那个比秦始皇陵高,金字塔原高是146.59米,现高是138米,这个比秦始皇陵高,秦始皇陵原高是115米,现高是76米,但是它的范围,占地的范围比金字塔要大,金字塔的底面积是5.29万平方米,秦始皇陵底面积是24.9775万平方米,面积来说,它比金字塔大很多部,因此秦始皇陵也算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
经过多少年来的考古发现,秦始皇陵的规模非常恢宏,领域占地面积是56.25平方公里,它的核心区,就是外城墙以内是2.13平方公里,在秦始皇陵陵园内外陪葬很多很多。经过多年考古发现,已经发现陪葬坑180多座,确切的说是186座,外面都只知道有兵马俑坑,其实地下东西多的很,各种墓葬现在已经发现了500多座,秦殿等各种宫殿遗址4、500万平方米,在陪葬坑中间比较大的,我随便举几个例子,像兵马俑坑一、二、三号,铜车马坑也很大55米长、55米宽,3000多平方米,像铠甲坑13000多平方米,还有铜秦坑里头都是铜天鹅、仙鹤、鸿雁这样的陪葬坑,其他的也多了,大型的马厩坑,小型的马厩坑有100多座,目前发现有101座小型马厩坑,大的马厩坑有3座,还有珍禽异兽坑,这个就发现了31座。
秦始皇陵地宫里面的情况,根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陵墓里面,“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说各种各样的宝贝藏的满满的,并且说,“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江河大海”这个到底是真,是假呢?后来经过科学的检测发现秦始皇陵墓里面,的确有大量的汞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呈几何形的分布,这个司马迁《史记》里“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说法好像是可信,我这里用好像,是因为还没有挖开,挖开以后才能最后验证,所以整个秦始皇陵范围内,好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讨论把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会议上,曾经发了一个纪要,这个纪要上是这么说的,“主席团意识到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序列之一”,这是一个什么意思呢?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学序列之一。大家说最大,面积最大、埋葬最为丰富的一个文化遗址,是人类的文化遗产,这里是考古家的天堂,这里的东西是丰富多彩,像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一样。
秦始皇为自己修建巨大陵寝的三大理念
这里面带来一个问题,秦始皇为什么搞这么多东西给他陪葬呢?他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来搞陵园设计的,也就是他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我曾经想了一下,概括了三点。
第一点,事死如事生的理念,就是对待死人要和对待活人一样,那么一种理念,从原始社会起,就产生了一种带有宗教性的观念,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不灭,生前怎么样,死后还要怎么样。灵魂在那个世界里面好像在阳世界一样生活。当然秦始皇与一般人不同,他是皇帝,所以他死后陪葬的东西很多,生前要住大宫殿,死了以后要搞一个大坟墓了,有地下宫殿,另外秦始皇生前要坐车,出行的时候要坐车,死了以后就有一个铜车马坑,我们已经挖出来了两辆铜车马,大家都看到了,非常精采,现在一拉还可以走。
秦始皇生前在宫殿里面有一些娱乐活动,要玩,死了以后就用一个坑来陪葬,我们发现一些玩杂耍的,就是杂技,还有转盘俑,还有杆技,用现在话就是高杆,做各种表演,各种各样的墓都有,象征他生前的宫廷里面的娱乐生活,他生前的时候喜欢游玩、打猎,不是有上林苑,死了以后就有珍禽异兽坑,这个我们发掘坑里面有棺材,里面摆着珍禽异兽,鹿、鸡一些的,还有铜禽坑,中间有一条小河,两岸有天鹅、鸿雁,有的闲步,有的觅食,这是供他观赏的,当秦始皇生前的时候,他去京城有很多军队进行守卫他,死了以后搞了8000件兵马俑来守卫他,当然其他还有很多很多的,他很多很多的陪葬中心思想,就是把生前所拥有的一切,模拟于地下,就是秦始皇陵园的一个理念。
第二个,陵墓若都邑。好像都城的建设,比如秦始皇陵,他有内外两道城墙,内城很大,3870米,外城周长6321.6米,很华丽很大,城的四面都有门,门上也有高大的门桥建筑,东边和西边有一个司马道很宽,118米宽,在这个大道的两边,由也独立的门桥,中间有一个廊坊建筑,古时候加区隔,有大面积的宫殿建筑群,另外还有很多很多的辅助建筑,所以整个秦始皇陵它的规模,它的建制是模仿都邑,这是秦始皇陵的第二个指导思想。
第三个是皇权至上的思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那么一个政治体系,这个政体主要的特点,皇权至上,皇帝权力高于一切,皇权具有不可分割性,或不可转移性。这样一个特征,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秦始皇陵整个设计下追求至大、至多、至高,你看秦始皇陵的陵墓高达115公尺,他的占地面积达24.9775平方米,整个领域面积达到65.25平方公里,城区核心区还有2.13平方公里,它一个陪葬坑,比如说是13000平方坑,一号兵马俑坑14260平方米,那么大,所以秦始皇陵里面的数量更多,有陶俑陶马8000件,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马厩坑里面,光埋的真马大概有5、600匹,所以他一切追求至大、至多、至高,他说追求这个气势上为天雄,但是至高、至多、至大,完全是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
上面这三个理念紧密相连,秦始皇陵一切设施,都是根据这三条,三种理念来进行安排的。所以搞的一切东西,都是根据这三条安排的,所以搞的东西非常多,说地下王宫是地上王宫的再现,或者说地下王国是地上王国的缩影,所以我们研究秦始皇陵的理念,从考古研究秦代的历史和文化,这个活生生的鲜活的秦代。
秦俑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第一个成功典范 可媲美希腊罗马雕塑
第二个大问题,秦俑的文化内涵。
秦俑的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包含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等多种多样的方面,当然这里面我不可能每一方面都做一些分析,我仅举出几个方面来说。
一是雕塑艺术的宝库,这里面我想讲一下,在这个雕塑艺术的宝库里面,讲第一个问题,就是秦俑的艺术风格。秦俑的艺术风格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的写实主义风格,是写实的艺术风格。就是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陶马排列有序,整整齐齐及像一个庞大的地下军统,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正如一个雕塑艺术家说,多我走进一号兵马俑坑的时候,感到一种浑厚的气势,好像大海的波涛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后续无穷,这是雕塑艺术家发的感慨,一走进一号兵马俑坑扑面而来的,就是大的波涛一样,那么一种浑厚的气势,但中这种气势它不是外扬的,而是内敛、内聚的,是很浑厚的气势和巨大的力量,而所显示的一种艺术上的崇高感,唐代曾经把什么叫崇高的事物呢?有两个特征,一个特征就是力,力量大,或者是气势,再一个是量,量无比的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人的感官和想象所能承受的极限,会产生一种崇高感。所以很多人到了兵马俑坑以后,尤其到一号兵马俑坑一进去以后,不少人觉得不得了,心灵产生一种震撼,在艺术说来说,就是艺术上的一种崇高感,这是从整体布局方面看是这样的,从局部来看,一个一个来看它,它每一件俑都是经过精心的雕琢,力求模于真实,比如说秦俑的铠甲、服饰真的一样,尤其是铠甲,铠片的大小、叠加方向和真的完全相同,没有什么区别,原因是追求真实,这是秦俑写实主义作风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
中国有一个艺术家技曾经说秦俑雕塑群具有整体的宏伟、磅礴和强烈的抒情性,局部的严谨,和写实的记忆性,一方面从整体上面的宏伟,从局部来说呢,又追求真实,这个是秦俑写实的一个两级。从整体上来看,它好像是一个带有纪念意义的大型群落,从局部来看,它又带来一定的写生性和肖像的特点,它是写实主义的作品,但是秦俑这个写实呢?与西方的写实,西方写实主义的作品又有所不同,它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写意性,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秦俑的胡须,有的飞起来、翘起来、卷起来,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段,我们那个全腮大胡,两面有泥线,然后刻上胡须,这个完全追求的是一种形式,而不是追求毛根粗肉的效果,这个胡子怎么样从肉里面长出来的效果,它不是追求这个,而是追求写实,你比如说再如头发,头发的很多是用工具挂的一丝一丝的,但是好多像抹的稀泥,高低起伏,质感很强,这是写意,这个和西方写实主义的作品它是有着区别的,所以中国讲秦俑带有主观性和写意性的特征,所以这一点,也是我们在研究秦俑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写实主义作风。
秦俑艺术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形与神的统一问题。秦俑的作者抓住了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和面貌特征,塑造了多种多样的人物脸形,它突破了千人一面这一群雕过程中的难关,这个群雕很容易出现的问题节是千人一面,很多人面庞看起来差不多,而秦俑这个群塑在千人前面,人的面部脸形是多种多样的,不如有木字型,有长条形,有方形的,有工字形等等中国人的脸形在秦俑这个地方基本上都可以找的到,去年不是《华商报》搞了一次中国人的脸形跟秦俑来对照。所以秦俑大面积的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美。每一个形里面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千人千面,就是个性鲜明,中国有一个著名的艺术家曾经讲过一段话,对秦俑做了评价,他说越看越觉得人物的形态很不平凡,他说在严肃中显得活泼,在威猛中显得聪明,在顺从中显得充满自信等等,引人入胜的个性特征。
关于秦俑在艺术技巧方面,有概括、有夸张,塑完以后再通体彩绘,把原雕、浮雕结合起来,运用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里显示立体形象的体、形、量、身等艺术效果,所以秦俑这个雕塑,正如有的艺术家讲,它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典范。它在雕塑艺术史上,对后世的雕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俑发现以后,对传统的一些观点,一些观念引起人们的一些重新的思考,我下面就举这几个方面的例子。
比如说以往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从佛教传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开始发展起来的,现在看来远在秦王朝的时候,中国的雕塑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了,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一个根基,所以当佛教照片艺术传到中国以后,能够很快的被中国容纳、接受了,变成了中国的一种风格,这是需要大家重新认识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以往有人认为,我国的雕塑,中国古代的雕塑没有写实能力,总是搞的那么粗糙,总是那么一种模式,就是过去有一些人这样看,说兵马俑出现以后,这个观点就值得推敲了,看起来远在秦王朝的时候,中国的雕塑写实风格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还有对于民族形象美的认识,在这里面,我想用一个台湾学者的话,台湾有一个陈先生,他曾经在一篇文章里面讲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他说“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西方艺术的冲击,使大家似乎只习惯于希腊、罗马的雕刻艺术美,而对于以汉族形象为中心的美,似乎丧尽了信心”,这些把汉族形象的美做了大面积的展示,使我们得到一次反省和学习的机会,他下面又说了“一个民族的形象,如果在艺术中,被另外个民族的形象所取代,那实在是一个民族自信心沦落最大的败笔,说来是对最后令人悲哀的事情”。这句话说的多么深刻,发人深思,美不是没有贵贱、高低之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的形象美,因此在接受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间,不要忘记自己民族的精神、民族形象对美的风格的继承和发扬,这是牵扯到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趋向问题,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这一点过去在史学界,就是在学术界有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秦王朝统一中国以后,时间非常短,讲到他的功绩往往从政治层面讲的比较多,而从文化艺术上好像一带而过,当然这次由于资料比较缺乏的关系,秦俑的发现使人们耳目一新看到在秦王朝的时候,在艺术这个层面上,已经达到了相当过的一种程度了。
卢森堡大公参观以后写的一句话,说这些艺术珍品达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现了中国人民卓越的天才,全世界人都将在这里受到鼓舞,这是卢森堡大公的一个评语,所以秦俑艺术发现以后,使我们对秦代的文化艺术的发展,给了一个重新的认识。这是我讲的秦俑艺术的风格、秦俑艺术的技巧和秦俑发展以后对传统的观念的一些反思和重新考虑。
谁制作了千人千面的兵马俑?
下面讲秦俑是谁做的?是什么人来做的,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在发掘或修复陶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陶俑身上有很多工匠的名字,谁做的在陶俑身上刻上,有的是用印章按到上面,一般是在最隐蔽的地方,一般是不容易看到的,比如腋下、臀部等等隐蔽的地方,目前已经发现87个不同的人名,这87个人当中都是一些老师傅,他下面还有一些助手,我曾经做了一次推算,一个老师傅下面如果带10个徒弟的话,那么87个人就是870个人,我估计大概上千人参加了兵马俑的制作。这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集合如此多的人从事一项艺术创造是非常罕见的,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人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来源于中央宫廷,我随便举几个名字,比如说宫墙、宫得、宫进、宫朝、宫颇、宫长、宫海等等,前面带一个宫等等都是来源于中央宫廷,问你怎么知道来源于中央宫廷?这些人原来是干什么的,是来源于中央宫廷的制陶作坊,原来都是烧砖瓦的工人,你怎么知道?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秦代陶俑》,我在砖头上也发现了,而且是同时代的。
另外一部分来源于全国各地的,从全国各地调一些能工巧匠,我给你举几个例子,比如咸阳吴、咸阳四等等一批,来源于岳阳,来源于安义等等陶工的名称,从全国各地调了一些能工巧匠集合在一块从事这个秦俑的创作,这些人由于他的来源不一样,所以艺术风格是各不相同,大家可能到兵马俑看过,大家看很多分不出来哪一件是谁做的,我看的比较久,比较熟,远远一看这件俑是哪一个人做的,一看就出来了,好比我们现在看这副画是谁画的,是哪一个大师画的,因为风格不一样所以能辨别。
秦俑千姿百态,和有很多人来创作、制造有很大关系。秦俑是怎么来制作的呢?他是先用泥巴做成一个形状,身子都是用手竖起来,陶俑的头部他是借助于模做成一个大体的轮廓,然后再进行仔细的雕刻,所以秦俑他一个人一个形象,各不相同,我曾经给秦俑相了一次面,我曾经花三个月的时间,每天从早上下去看,不停的看,连看了三个月,没有发现完全相同的,有的脸形相同,我曾经发现一个人做了45件东西,比如说宫丙这个人,我看有45件是这个人做的,因为看起来好像亲兄弟一样,面型大体相似,风格相同,但是仔细一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所以他的面部已经过细致的雕琢就不一样了。
秦俑内容千人千面,它不是用模子刻的,是一个一个的雕塑的,头部是借助于某一个大形,但是发型、面部的五官、肌肉的变化经过仔细的雕琢,所以说它这里面是不相同的,秦俑这个雕塑完了以后,风干了以后放窑里面烧,是950到1050度,烧的温度是这样的,基本上都烧透了,没有加生的现象,出窑以后再彩绘。现在外面有很多仿制兵马俑的,但是很多都不是按照秦朝人的技法来搞的,现在有很多陶俑烧的变形,为了防止变形,防止炸裂,有的采取分段烧的办法,把一个身子分成几段,烧了以后粘接起来,一做你就看不出来,为什么他不用秦代的技艺方法来搞,这里面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第一个是收缩比例掌握的问题,用泥巴做好以后,由湿到干有一个收缩比,干了以后再放在窑里面烧,到窑里面以后经过火烧又软化,到硬接又是个收缩点,这两个收缩不一样,掌握不住,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所以说现在国内很多烧陶俑的,国内也有,也在烧,我看到几个国家也搞了,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
再一个难题是,秦俑腿很粗,躯干很薄,只有一两厘米,薄的厚的怎么一起烧?薄的地方已经烧好了,厚的地方还加生,厚的地方烧好了,薄的地方就烧过了,所以温度的掌握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秦俑做的时候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我们秦俑馆也做了一些实验,前面两个收缩比非常大,达到10%这个比例,后面这个要采用慢加温,你要一下子把火上去了,肯定薄的地方烧好了,其他厚的地方烧不透,突然下去就会炸裂,所以这个制作的时候也非常的巧妙,秦俑的制作大概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烧成。
秦俑这个雕塑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这是我讲的关于秦俑的文化内涵中间的个问题,就是秦俑是一座艺术宝库。
秦军何以横扫六国?
下面我简单的说一说秦俑在军事艺术上的一些问题。秦俑是秦军军事知识的宝库,它要反映的军事知识是多方面的。
我随便举几个方面说这个问题,比如说秦朝的军队战场兵是一个什么样子的,骑兵是一个什么样子?步兵是什么样子?过去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具体的形象认识,而这个兵马俑呢,它像活生生的战士一样摆在那个地方,一看就知道了,过去有一些影视,由于对秦军资料的缺乏,所以描写秦军就说骑一个大马,双脚踏在马镫上在那里奔驰,但是秦朝没有马镫,你看兵马俑里面的马没有马镫。还有一个片子里秦兵骑在马上,马鞍是高跷鞍,看起来很威武,可是秦朝的时候没有高跷鞍,是低跷鞍,但是高跷鞍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才发展起来的到隋唐的时候才基本上定型的,还有你看骑兵,穿的和步兵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可是秦朝的骑兵穿的是铠甲和步兵不一样的,戴的帽子也不一样,他们有专门一套设备的,所以秦俑出来以后,有很多很多的军事上的东西活生生站在那里,给我们提供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你比如说军队的编列问题,书上记载很多,尤其是小说,关于军队的名称就多了,什么分阵、雷阵、八卦阵等等各种各样的阵势,很多很多的叫你不知是怎么回事。不管你叫什么名字按形状来分,不外乎方、圆、曲、直、锥,不管你叫什么名字,他不外乎方形、圆形、曲形、直形,就是一字形,也不是绝对的,带着两翼,还有锥子形,一号兵马俑坑它是一个方形的军阵,前面有三列横队作为军队的前锋,后面有38路纵队作为军队的主体,两面呢有左右两翼,两列横队作为军队的两翼,作为两侧的袭击,后面有三列横队,作为军队的后卫,防止敌人从后面袭击,所以一号兵马俑坑坚若磐石,就好象鸡蛋碰石头一样,一旦展开的时候,很厉害,他这个阵势是方形阵,这个布阵的原则和兵书上一样符合,兵书上讲,方形阵就是前后整齐、四方如绳,跟绳子一样,整整齐齐的。另外布阵的时候,就是前锋部队要非常的尖锐,像宝剑的尖一样,后续部队要强大,一号兵马俑坑符合这个,前面有三列横队作为前锋,是属于轻装步兵,前锋有一条要求,要跑的快,这样才能冲上去,一号兵马俑坑对研究古代的军队提供了一些实例。
二号兵马俑坑军阵不一样,是四个小阵套在一起组成的,最前端是弩兵组成的方阵,弩兵是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成的方阵,它的右侧是由六十四辆战车组成的方阵,一排八辆车,八八六十四辆组成的方阵,中间这一块呢有19辆战车,战车、步兵、战车、步兵,最后骑兵作为建军组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左侧是一个骑兵,是由八匹马组成的长方形,这四个小阵套在一块组成一个矩形阵,这个在书上也讲了,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地,阵中有阵,营中有营,可分可合,分开以后可以单独作战,合在一起浑然成为一体,发挥多兵种混合作战的威力,所以二号非常有意思,是比较复杂的,二号兵马俑坑是兵马俑坑中间的精华,它的兵种多,用的姿态也多,有跪射俑、立射俑,一号兵马俑坑没有,都出在二号兵马俑坑,一号兵马俑坑没有骑兵,二号兵马俑有骑兵阵,所以二号兵马俑坑是整个兵马俑中间的精华,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地方,这是关于军队。
另外还有武器,现在已经发现兵器四万多件,青铜兵器已经发现了四万余多件,这里面牵扯到一个问题,兵器的组合问题,过去在考古质量上也看到各个时代的兵器,都发现很多了,但是过去发现的一些兵器都是零星出现的,墓葬里出一点,遗址里出一点,在作战的时候兵器如何配备组合,不知道,也不清楚。而兵马俑坑里面有摆成一个军阵的,军阵这些士兵武器配备有原则的。
比如一号兵马俑坑的前锋部队,基本上都是弓弩,后面接着38路纵队,后续部队,矛、戟、弩各种兵器相交,前面全部基本上都是远射程的兵器弓弩,在它的两侧,一号兵马俑坑的左右两侧,担任翼卫的这些部队,它所配备的兵器绝大多数是弓弩,远射程的兵器。另外有一部分有戈、矛这类的,这里面体现出来兵器的配备原则,长兵在前,短兵在后,弓弩射程远,下面是戈、矛,是近距离格斗,所以长兵在前,短兵在后,军队的两面才是强弩。所以长短相杂,长兵和短兵互相配合。这个配备兵马俑坑看的清清楚楚,这种长短相杂、长亦佑短、短亦护长的武器配备原则,直到现在仍然在使用。远射程的炮,再近一点的机枪、步枪、刺刀,所以长短相杂,长兵在前,短兵在后。长短相杂了,长的和短的要互相配合,都是一样的就不行了,都是长兵,都弓弩了,人家攻到面前了怎么办?就不好办了。都是短的也不行,远的够不到人家,所以长短相杂,长亦佑短、短亦护长,发挥各种兵器混合战斗的威力。兵马俑坑里面体现的非常非常清楚,这是在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过去的兵器发现很多,但是兵器如何配备组合,没有这方面的书,他们都是零星出现的,而这次是大面积的出现,在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所以,研究秦代的军事史是非常重要的资料。
下面我要再讲一个例子,秦朝的军队里头,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装备,这一点过去是不知道的,也是不清楚的,这一次兵马俑坑出现了以后,看的就比较清楚了。比如说骑兵,前面给大家也看过一些图片了,骑士牵了一个马,你看他穿的衣服,衣服的开衩在胸的右侧,这样上马比较方便,而步兵的衣服一下子把身子包起来了,坐车可以,上马就不行了,抬不起腿了。再一个它的铠甲很短,到腰际这个地方,步兵铠甲就比较长了,把腹部盖住,如果这个长就不行了,在马上骑着不方便了。再一个你看他的双肩地方没有甲,在马上的时候拉弓射箭比较方便,和步兵的装束就不一样了。再看他头上戴的帽子,戴了两个带子系到下面的,防止骑马的过程中被风吹掉。再看脚上登的靴子,穿着长腿的裤子,是那么一种装束。
再看射兵的装束,他和骑兵不一样,他的两个背上臂膊到手腕这个地方,全部都是甲,手上还有护手甲,也有甲片的,颈部也有甲,他的装备比较好,再看腿步跟保了一个小棉包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古代的战车是站在车上驾驭车马的,目标比较大,他必须把自己装备的要好,万一受了伤了,整个车马失去控制了,这个要打败仗的。所以说他的装束特别好。
另外做前锋部队的轻装步兵,一律不穿铠甲,腿上打着裹腿,又跟一般的重装步兵不一样,所以这一点不同的兵种根据不同的战争的实战需要,而在装备上有所分化,这一点在考古史上的资料也是首次发现,再一个在装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同的兵种有不同的装备,过去这一点我们也是不太清楚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那么多军队,职位有高的,有将军俑,就是高级军官俑、有中级军官俑,有下级军官俑,还有一般士兵,等级不一样,等级不一样的标志是什么?怎么就知道他是当官的还是士兵呢?区分在哪里呢?当然现在有肩章,过去没有肩章,他们的区分在什么地方呢?在铠甲和冠两个方面。我再给大家展示一个图片。这是将军高级军官俑,他所穿的铠甲甲片特别小,花纹非常漂亮,所戴的冠是和冠。我们再看一下中级军官,这是中级军官穿的铠甲,他的铠甲和高级军官就不一样了,他这个是前胸甲,上面也带的有花纹,你看背带上的花纹,但是甲的性质和高级军官俑不同。还有这个冠,叫长冠,中间有一道杠。再看下级军官,他就不是这种甲了,是另外一种甲,下级军官的铠甲不带花纹,没有精美的图案花纹,他所戴的冠和中级军官相似,但是中间没有一道杠。再看看一般士兵,他的铠甲上面没有花纹,甲带是红的,都没有图案花纹,头上不戴冠。这个是跪射俑,是一般士兵,甲上没有彩色花纹,头上不戴冠。所以兵马俑所显示的职位高低、等级的区别不在衣服,而在甲衣和头上戴的冠的不同。
尚黑的秦人衣着是花花绿绿的
我另外再附带说明一个问题,秦俑的衣服都是花花绿绿的,有人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所秦代尚黑,为什么他的衣服却是花花绿绿的呢?这不是犯大忌吗?犯大忌是要杀头的啊,为什么他们穿的花花绿绿的呢?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尚黑尚红尚红所谓的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什么事情为贵,尚黑是以黑色为贵,尚黄是以黄色为贵,尚红是以红色为贵,这是时尚,除了时尚的意思之外,服装的颜色还有一种流行色,时尚色比如秦的时候是以黑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皇帝有大的祭典活动要穿黑色的悬服,但是不是一律要求全国人民都穿黑。汉代尚黄,以黄色作为最尊贵的一种颜色,但是绝对不是要求全国人民一律都穿黄,这里面有一个时尚和流行的含义在里面,现在我们的颜色是以什么作为尊重色呢?红色,但是绝对不是要求全国人民一律都穿红,所以这里面有一个理解性的问题。尚什么色是以什么色为贵,这是时尚色。另外有个流行色,秦王朝的时候,有一年它对旧的一套服饰制度做了一些破坏,新的一套服饰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在这个过渡时期里面,秦朝的衣服大家是各随所好,用文献资料来说,秦尚迷离之服,花花绿绿的,想穿什么色就穿什么色。所以过去有人说秦朝尚黑,兵马俑为什么花花绿绿,这不是犯上要杀头的啊,为什么这样搞呢?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时尚色和流行色要加以区别的,有一种误解在里面,这是我附带说的一个问题。这是关于军事上的知识,里面的知识很多很多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秦陵中埋藏的超越时代的兵器加工技术
再一个说说科技方面的辉煌成就,我想简单的说一下,也不做展开讨论了,兵马俑坑里面发现了兵器达到十万多件了,兵器的种类很多,戈、矛、剑等等很多很多,这些基本上都是青铜的,铸造成型然后加以细加工形成的。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非常锋利,它的韧部是经过锉磨抛光的,锉磨的痕迹纹是平行的,一条一条平行的,没有交错,锉磨痕都是平的,没有交错,这是为什么呢?如果用手来锉磨的话一定有交错的纹,但是这个没有交错,是平行的,为什么呢?很多专家在研究的时候就得出一个结论,它锉磨的时候借助了一定的机械。一定有简单的车床,这是金属加工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再一个有大量的箭头,都是三棱型的,三棱型三边的等长做了一个测试,当时随便抽取了84根箭头,三棱的三边等长最大的误差0.55毫米,最小的误差0.02毫米,几乎三边等长的,加工的这样精细精密程度令人惊叹,它表面的光洁度经过测试达到很高。另外秦俑坑出土的很多青铜铍跟短兵马俑坑一样,它上面有些花纹,这个花纹不是刻上去的,也不是画上去的,是和金属融在一起的,呈云头状或者火焰状,这个是以什么样的工艺搞起来的呢?大家做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认可的结论。有的专家认为是采用硫化法搞起来的,所以这是很了不起的。
还有青铜剑埋在地下2000多年还没有生锈,拿起来还闪闪发光呢。一号兵马俑坑里面出了很多剑,很多年都没有生锈,它表面有一种黑色的光泽,为什么不生锈?埋在地下2000多年为什么不生锈呢?有些专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测试,测试到现在也没有得出一个大家信服的结论,过去有一种说法,说表面进行了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是近几十年来欧美资本国家才掌握的,德国是1937年发明这个的。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实验,古代的这个方法是怎么搞的,当时是这么实验的,老陈醋,铬矿石等等放在一块儿加热,加热到400度的时候发生了一种化学变化,继续加热到800度的时候液化,拿出来涂上去,他们做的这个实验我也看了,这个可以防腐抗锈,但是古人是不是这样搞的,失传了,不知道了,当然也有一些专家提出来另外一些观点,表面一层发黑色亮光的铬,可能有一些成分,埋在地下久了,慢慢渗透到青铜表面上去了,反正这是一个谜。所以秦俑在科学技术上有很多前端、很多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秦俑有着丰富厚重的史书,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是多方面的。
兵马俑的发现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我们拥有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尤其到国外的时候,兵马俑到国外展出的时候,华人华侨热烈的程度,那种高兴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到英国进行展出,在开幕式那一天,好多华侨把自己最拿手的菜,一家拿两三样,在开幕式那一天招待所有的宾客,有一个桂林酒家,第10万观众,那一个人到他家酒楼上招待一餐皇帝宴。到第20万观众的时候,提供他费用,到中国来旅游一次,看一下兵马俑,看一下桂林的山水,他那个高兴劲,他说了一句话,是亲自给我说的,他说兵马俑来了以后大家的腰杆硬了,这句话非常普通,但含义深刻,感到骄傲,感到自豪,2000多年以前,我们有那么灿烂的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兵马俑也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比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他是最早参观兵马俑的一个外国政府首脑,那一次是我出面接待他的,给他亲自讲解,我亲自听他讲,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希拉克讲的话大家都知道了,世界第八奇迹,到埃及去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到中国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第二次来的时候他又讲了这句话。我在这里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遗迹上。美国有一位官员参观完了以后说能够创造如此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够创造光辉的未来。中国人是聪明的,是富有才华的,我们的祖先能够为人民文明创造光辉的卓越的贡献,我们今后一定能够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的讲演到此结束。
秦俑被称为第八大奇迹当之无愧
主持人:刚才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兵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精采万分的演讲,下面是互动的时间,我也是抓住这次机会,首先袁先生刚才讲到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经说过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袁先生从学者的角度觉得这个评价准不准?或者说比较一下,合适不合适?希望袁先生就着希拉克的这个评价谈一点看法?
袁仲一:希拉克提出这一个问题,他是最早第一个提出来的,现在看起来为世界上很多人所接受,他提出来以后,我想了一下,说它是个奇迹奇在哪个地方呢?为什么称为奇迹呢?我经过思考以后,我用了三个字进行了概括,我前面讲的大约也贯穿了这个精神,一个是大,一个是多,一个是真。兵马俑和真人真马一样大,这样大好多博物馆里面,国内的也好,国外的也,都有很多的陶俑,但那些陶俑比较小,2、30公分,再大点7、80公分,这个突然和真人真马一样大。比如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好多人,不会引起你的惊奇,突然出现一个比如穆铁柱出来了,姚明出来了,这个人这样高,在艺术上、在事物上是一个崇高感,这是一点,是大到超乎你的感官和想象的极限,贯穿那个极限的时候,产生一种崇高感。
再一个是多,比如我们在马路上看到解放军,一个两个十个八个都不会引起你的惊奇,突然一个庞大的军团出来,浩浩荡荡千军万马一个兵团出来,那么多,大气磅礴,一个军团,超乎你的平常感官承受能力,超乎你的想象能力,就是大到无比的那么一个程度。再一个是真,真人真马每件东西都有个性的特征,真实的千人千面,好像是活生生的一个军队在那个地方。所以从这三个方面看起来,就是在别的地方很难享受这种感觉,把这三者统一起来,我觉得兵马俑为什么说是奇迹?奇在什么地方?是在这三个字概括的方面,这三个字概括起来也就是一句话,它所达到的艺术水平不愧为成为东方艺术的一块明珠,是雕塑艺术史长第一个成功的典范,这个典范是无数陶工所创造的,这应该是个奇迹。
项羽有没有挖过秦始皇陵?
主持人:下面哪一位有什么样的问题抓紧时间,我们现在是面对大师,面对学者。
提问:首先我想代表听众谢谢袁老先生精彩的演讲,我就想问一个问题,按照史书记载,好像是项羽灭秦以后,对秦陵是不是进行了挖掘?这个谜我想请问一下袁老先生这个谜什么时候能破解?
袁仲一: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说项羽到了关中来以后,把秦始皇陵给挖了,用了30万军队来挖,挖出来的东西多到什么程度呢?用了一个月没有把东西运光,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我也很注意这个问题,我到秦始皇陵几十年了一直很关心这个问题,看起来如果30人来挖这个土疙瘩,我看就挖光了,就翻的差不多了,秦始皇陵是平地挖一个大抗,把陪葬品放进去以后,上面用夯土一层层夯起来的,和树叶状一样。我一看这个土层墓壁,中间是凹的,也就是中间塌了,本来应该是平层的,如果30万人挖一定会把这个挖乱的,现在看没有乱,好着的。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否可信值得探讨,是不是有人挖过秦始皇陵呢?也发现几个盗洞,东北角发现了一个,这个盗洞直径90厘米,深度9米,只挖了9米,秦始皇陵据我的考证深度30米,这个盗洞离中心点还有20多米。另外在陵的西侧发现一个盗洞,直径也是90公分宽,深度是14米,这个盗洞离中心点还有10几米。
项羽跟刘邦在打仗的时候在荥阳相遇,项羽提出来说天下这样不安宁,都是因为咱们两个,现在咱们一个对一个来斗,刘邦不跟他一个个斗,他斗不过项羽的,项羽是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汉,他想我不跟你这样斗,于是就斗勇,当面说了项羽的十大罪状,第四条是掘秦始皇的东西,这是在前线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这句话就值得思考。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秦始皇陵周围的一些陪葬坑、周围的地面建筑确实是有动过的,很多的陪葬坑被动过,一号、二号,还有其他的一些坑,所以项羽挖秦始皇陵这个好象不可信,但是周围的一些陪葬坑地面建筑早就破坏了,这个是可能的,就是书上所记载的刘项传。秦始皇陵外围周围的东西遭到项羽烧了,我觉得这是可信的,挖秦始皇陵目前证明不了这个问题,如果想证明只有挖开,但是目前不会挖的。
主持人:好,最后一个问题。
三号坑的秦俑为何没有头?神秘的四号坑是空的?
提问:袁老师你好,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兵马俑三号坑,是所有坑面积最小的,但是大量的俑都没有头,现在学术界有没有一个可信的解释?还有一个问题,兵马俑出现有四号坑,是一个空坑,这个学术界有没有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兵马俑现在不能开挖,像学术界还有一些考古方面有没有一个可信点的解释?
袁仲一:关于三号坑的问题,三号坑大部分俑没有头,头跑哪儿去了?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三号坑塌陷以前人进去了,遭到严重的破坏,用了几百公斤重的头往下脚朝上,这显然是人为破坏的,遭到认为的严重破坏,俑头没有了,跑哪儿去了呢?我曾经给大家讲那么一个例子。有一天我在田野转的时候,王建村的村民见到我说袁师,我挖了一个东西。我说你给我吧,他说我到家拿去,结果是一个俑的半个头,我问他在哪里挖的呢?就是现在秦俑博物馆南围墙那个地方挖出来的,这半个俑头拿回去一对对到三号坑里的俑头上了。三号坑被大量的破坏以后,俑头被打碎以后丢到外面去了。那是不是都是丢在外面去了?这个说不好,但是根据上面讲的这个例子,说明有些是散失在外面的,这是关于三号坑的问题。
关于四号坑的问题,学术界是有争论的,四号坑位于三号坑和二号坑中间的位置,我提出来四号坑是存在的,横宽长度是96厘米长48米宽,但是这个坑没有修成,坑西北角非常清楚,但是坑目前没有修成,为什么没有修成呢?文献上曾经有记载,骊山就是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又叫骊山。当时陈胜吴广造反,直接打到了秦国都城。当时修陵的人很多,于是都赦免打仗去了,于是这个将军带着人打仗去了,这个坑就没有修成。古代军阵的编列一般分为左中右三军,加上一个指挥部,现在看起来一号坑是右军,二号坑是左军,三号军是个指挥部,唯独缺少一个中军,而这个坑所在的部位正好是在一号坑的中间北面,二三号坑之间中间的部位。古代打仗的时候说有三军方可以战,有三军才可能打胜仗的,没有三军不行的,这个没有修成,这是个学术问题。有的人说这是后人挖了一个大土壕,还有的人当时修兵马俑坑的时候,没有土了,上面盖土没有坑了,在那儿挖土了。但是为什么挖得那么整齐呢?这是一个学术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也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有四号坑和没有四号坑全是军阵的队列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不说我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大家可以研究,可以讨论。
关于秦始皇陵的发掘问题,有很多人主张发掘,我们国家说帝王陵一般不主张挖,主要牵扯到文物保护问题,秦始皇陵我也是不主张挖的,主要有两条原因,秦始皇陵的地宫上面有封土堆,这个堆很高的,是成九层台阶状的,象征着古代的高层建筑,跟现在盖楼房一样,挖的时候秦汉的墓葬和隋唐的墓葬不一样的,隋唐的墓葬找到一个门随着门就进去了,秦陵墓葬是一层一层夯起来的,挖的时候只能从上到下一层一层挖,如果这样挖一下子就会把土疙瘩挖光了,这个本身就是2000多年的一个重要文物,如果挖光了,这是一个严重的破坏,有人说不这样挖行不行,我跟切西瓜一下,切一个十字形的一小块,这也是值得考虑的。再一个是下面东西的保护问题,出来的东西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不但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来说谁也不敢打这个保票,出的东西我一定能保住,所以与其挖出东西破坏,还不如在下面保存好,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在不发掘的情况下我能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这是最好的方法。谈到埃及的金字塔,探测一下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们看过有过这个,秦始皇陵是不是也这样,也可以的,曾经做过一些实验和测试,用电磁波的方法,发个电磁波进去,电磁波碰到东西再反射过来,根据波测的长短把图绘出来,这个曾经搞过一次,绘过一张图,这个图我也见了,但是由于对比的资料太少,比如说电磁波碰到瓷器的东西,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碰到铁器铜器的东西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碰到夯土反过来是多长的波段,我们缺乏这方面的大量对比资料,所以这个如何解释还是一个问题。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挖为好,我们国家也是不主张对帝王陵进行发掘。
学术争论
1974年,西安临潼县西杨村发现了一座举世罕见的秦代兵马俑坑。经过专家们的仔细勘探和研究,认定俑坑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而俑坑中这些按照真人大小塑造的陶俑正是当年跟随秦始皇征战四方、统一六国的神勇之军。
然而,一个叫陈景元的人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兵马俑根本不是秦始皇的陪葬,兵马俑的主人另有他人。陈景元是建筑学方面一名普普通通的学者。早在1974年以前,陈景元就完成了一部叫《骊阿集》的著作。在书中,陈景元从建筑学的专业角度阐述了阿房宫并非秦始皇所建的理论,并大胆地提出秦始皇生前并没有为自己建造过陵墓的惊人观点。
那么,在陈景元的心中,谁才是兵马俑的真正主人呢?
质疑一:俑坑离秦陵那么远,是秦始皇的吗?
那是1974年11月初,陈景元到南京博物馆办事,博物馆的同志把发现兵马俑的消息告诉了陈景元。一直对秦陵抱有浓厚兴趣的陈景元特意跑到西安进行考察。
陈景元是建筑学方面的一名学者,退休前在江苏省国土局工作。在兵马俑发掘现场考古队员的帐篷里,陈景元幸运地见到了当年兵马俑考古队队长、秦始皇兵马俑前任馆长袁仲一教授,然而,陈景元和袁仲一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也正是从这次会面开始的。
陈景元在这次西安考察当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疑点:从秦始皇陵到俑坑最近也要 1.5公里,如果再加上俑坑本身的宽度,这个距离还要远一些。从常理上讲,谁会把陪葬坑放在这么远的一个位置上呢?骊山是块风水宝地,除了秦陵外,周边经常会发现其他墓葬。既然这一带墓葬密度相对较大,怎么敢肯定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
他把这些疑问写出来转给考古队,希望得到信服的解释,然而没有得到回信。
那么,为什么袁仲一一直没有回信呢?其实,在袁仲一看来,他和陈景元初次见面时就已经回答了陈景元的疑问。袁仲一说,秦陵范围广阔,除地宫之外,还环绕有内城和外城。兵马俑虽然在外城之外,与秦陵貌似很远,但从面积看,它们的距离是合乎比例的。对于这个解释,陈景元仍不甘心。终于,他又发现了几条有力的证据。
质疑二:秦始皇为什么放着铁兵器不用,而选择落后的青铜兵器陪葬?
在兵马俑1号和 2号坑,大量的步卒围绕着战车排成一列列整齐的大小方阵,陈景元由此推断,战车是这支部队的主力。
然而,自殷周以来直至春秋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车战的弱点逐渐暴露,常常是顾得了左边顾不了右边。那么,秦始皇还会在交战时大量使用落后的战车吗?
陈景元指出,秦始皇当政以后,连年的战争迫使他对军队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大量采用骑兵和步兵相配合,使之更加轻便,易于作战。从这点判断,兵马俑坑中的那支部队应该不是秦始皇的军队,它的年代肯定更早一些。
对于此,袁仲一认为,不能因为俑坑中出现战车就否定它属于秦始皇。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说秦国取缔了战车。战车虽然有它的局限性,但两军交战时,它在速度和冲击力上的优势是步兵和骑兵无法比拟的。兵马俑坑的军阵,正是战车、骑兵和步兵有机组合的典范。
陈景元显然并不同意这个解释,他又指出了另一个疑点:俑坑中发现了很多笨重的青铜兵器,秦始皇这样一位善于征战、统一六国的国君,会放着先进的铁兵器不用而去选择落后、笨重的青铜兵器陪葬吗?这显然有悖于常理。
对于这一观点,袁仲一认为,铁兵器代替铜兵器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冶炼技术的普及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秦代出土的兵器基本上是铜兵器,铁兵器极少,整个秦陵也只出土了两三件,以此认为铁兵器代替铜兵器与实际情况不符。
质疑三:秦始皇的强者之师,竟然连头盔都不戴?
陈景元的质疑仍没结束:秦始皇的军队既然是一支能统一六国的强者之师,在装备上也应该是一流的,然而,俑坑里的这些兵俑没有任何头盔保护。难以想象,这种简陋的武装能在近距离厮杀的战场上获取胜利。
的确,在秦陵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石铠甲坑。从已经拼合起来的石盔石甲,我们似乎看到了秦国军队的威武英姿。奇怪的是,既然秦国军队配有头盔,那兵俑为什么没一个人戴呢?
袁仲一认为,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习性尚武,与游牧民族混居。而且,当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秦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或许正是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尚武的秦军干脆脱掉了笨重的头盔和重甲,冲上战场去杀。《 史记》对秦军的这一行为也有描述: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陈景元对兵马俑的质疑并没因此而结束。
质疑四:兵俑身上的奇异文字,暗示兵马俑属于秦宣太后?
1975年,《临潼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一幅图片引起了陈景元的注意。这张图片是兵马俑的局部,上面刻有一个奇怪的文字:这个字是个月字旁加一个脾脏的脾字。虽然陈景元对秦国文字并不陌生,但这样奇异的文字还是头次见。
在秦兵马俑考古队撰写的《试掘简报》中,专家把这个字解释成“脾”字。陈景元并不认同。他翻阅了容庚编著的《金文编》和徐文镜编写的《古籀汇编》,发现构成“脾”字右半部分的“卑”字有很多形式的写法。但众多字形当中,没有一种写法符合佣坑中的那个字。
就是这个字,引出了陈景元对兵马俑主人的惊人发现。
1976年,陈景元在得知西安发现兵马俑的消息后跑到了西安,在西安文管会办公室里,有关负责人小心地拿出一块秦代桶瓦给陈景元看。这块瓦上也刻着一个奇异的文字,左边的字陈景元不认识,但右边的月字还是很容易就能辨认出来。陈景元带着拓下来的文字回到住地南京,但之后的两年,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字,他一筹莫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景元在图书馆结识了南京师大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经过仔细查对,段教授认为,秦代桶瓦上左边的字为“芈”(毕)的变体字。这应该是两个独体字,读作“ 芈月”。这消除了长久以来陈景元心头的困惑,“芈”字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秦始皇的祖母、秦惠文王的王妃——秦宣太后就姓“芈”。因此,陈景元断定,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的祖母秦宣太后。袁仲一却认为,字不能这样拆,一个字拆了之后,意思就大为不同了。
质疑五:秦人尚黑,兵俑衣服为何五颜六色?
专家的解释似乎让陈景元有些失望,但他又提出了一条令人意想不到的证据——秦人以黑为贵,而兵俑的衣服却五颜六色。
在发掘时,很多俑的身上还残留着一些颜料,并且从颜料的位置和颜色判断,他们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在秦始皇生活的年代,金木水火
土五行说十分盛行。当时周朝崇尚火德,秦始皇灭周后认为是自己的水攻克了周的火,因此把水德作为崇拜对象。而在秦代,五行里水相对应的颜色就是黑色。秦始皇还把“尚黑”作为一项法令颁布。既然如此,俑坑中出土的这些衣着五颜六色的兵俑如果放在秦始皇时代就很难解释得通,但如果放在宣太后的时代,就会得到合理解释。
袁仲一却认为,秦代尚黑,只能说明秦人以黑为贵,要求在重大场合中着黑衣,并不是要求全国人民不能穿其他颜色的衣服。陈景元觉得袁仲一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那么,面对陈景元一次又一次的质疑,袁仲一在想什么?
质疑六:陪葬的戈,为什么会在淤泥层发现?
袁仲一说,1号坑出土了很多秦代兵器,其中在一种被称做“戈”的兵器表面,明确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戈”的铭文。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丞相,职责之一就是负责兵器生产。而陈景元指出,在俑坑的考古报告中一共就提到过5个有“相邦吕不韦”字样的戈,其他兵器都没有明确的年代标志。比如,俑坑中还出土了一些被称做“铍”的秦代兵器,这些兵器上只注明了“十七年”“十八年”,仅凭这很难判断它们属于哪个历史时期。吕不韦在任不过10年,在秦始皇12年时就死了。所以,标有“十六年”的铜铍肯定不是指“吕不韦十六年”,由此推断,除了5个刻有“相邦吕不韦”铭文的戈外,其他没明确纪年的兵器应该都不是秦始皇时代所造。
袁仲一则指出,在很多兵器上都能看到刻有“寺工”字样的铭文。寺工是秦始皇设立的专门负责制造兵器和车马器的国家机构,这明确说明兵马俑是秦始皇时期所建,主人是秦始皇。
陈景元拿出一张照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张照片泄露了“吕不韦戈”出土时的一个小秘密——它不是在俑坑的地砖上出土,而是在离地砖有一定距离的淤泥层上被发现的。如果“ 戈”和俑坑处于一个年代,为什么它没出现在俑坑的地砖上,而是跑到距离地砖29厘米到250厘米的淤泥层上了呢?
对此,兵马俑研究专家说,铜戈最初是由兵俑拿着,处在一个悬空的位置。近2000年来,俑坑可能因为地面渗水和洪水等自然原因涌入大量的水流而形成淤泥层。有一天,悬空的铜戈因为失去载体,掉到了淤泥层上。专家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近乎完美的解释,有关谁是兵马俑主人的讨论似乎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