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为
膜翅目,
茧蜂科。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浙江、江苏等。寄主昆虫有粘虫、劳氏粘虫、
禾灰翅夜蛾、条纹螟蛉、二化螟、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眼蝶、棉铃虫、
棉小造桥虫、
斜纹夜蛾、
银纹夜蛾等。主危害水稻、棉花等作物。
成虫体长约2.3毫米。体褐色,腹面带褐色,第1腹节两侧有黄色边,少数第3节或以后带黄褐色或红褐色,足大体黄褐色,后足基节(除末端外)黑色,后足腿节末端、胫节两端或仅末端、跗节及爪暗褐色;翅透明,翅脉及翅痣淡黄褐色。头密布细毛,有光泽,颜面密布刻点,有稍隆起的中纵线,中胸盾片密布刻点,盾纵沟及后方中央的刻点粗而密;小盾片上有刻点;并胸腹节有网状皱纹,无完整中脊。前翅径脉第1段从翅痣下缘中央偏外方伸出,其长与肘间脉相等或稍短、两脉相连处向外方曲折明显,两脉均比回脉短;后足基节有粗皱。腹部第1节背板梯形,后缘宽与长度约相等,有粗网纹,第2背板近于纵列,侧缘光滑,以后各节光滑。
产卵器短,背面不能见。雌蜂
触角倒数第2=6节的长度比在1.5倍以下。茧圆筒形,长2.5-3.0毫米,白色或稍带淡黄色,质地较厚,一般十余个至30余个平铺成块,偶尔有不规则重叠。
寄主很多,以夜蛾科幼虫为主。在稻田内的寄主有粘虫、
劳氏粘虫、
禾灰翅夜蛾、条纹螟蛉及二化螟、
三化螟、
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和稻眼蝶等。其它重要寄主有棉铃虫、
棉小造桥虫、
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等。此外,据记载还有
小地老虎、菜夜蛾、草地螟、玉米螟、小菜蛾等二十多种寄主。蜂产卵于稻螟蛉幼虫体内,孵化后即取食寄主的内含物。被寄生的稻螟蛉幼虫,至后期行动明显迟缓,体色变淡。在浙江.5-6月时,蜂的幼虫约经10-11d即已成熟。从6月17日至7月30日,可育出完整的三个世代。成熟的幼虫从螟蛉幼虫体表钻出,体呈淡黄绿色,可透见食道内绿色,环节明显,前方较细且不停活动,颇似小蛆。在寄主虫体附近稻叶上分别吐丝结茧,茧块单层,偶有不规则重叠,结茧约2-3h完成。一条稻螟蛉幼虫平均有螟蛉绒茧蜂茧21.04个(7-53个)。蜂幼虫钻出后,螟蛉幼虫体壁上可见若干黑色小点(孔),身体越加皱缩,约经半日即死亡。蛹期5-7d。
成虫羽化孔在茧的一端,咬一弧形裂缝爬出,依此羽化孔的位置和形状,可与其它重寄生蜂区别。性比平均为86.32%。刚羽化的成虫即行交尾。成虫在稻叶上爬行极为迅速,亦可飞翔以寻找寄主寄生。据1963年5月至7月在浙江东阳调查:早稻秧田及本田内的寄生率逐渐上升,7月初可达51%,而稻螟蛉虫口亦大大下降;7月中、下旬,早稻本田和晚稻秧田内稻螟蛉幼虫被寄生的也很多,不过,此时早稻田内的茧大部分结在稻株基,常不被注意。在粘虫幼虫上的寄生率,以云南思茅酱文农场调查到的最高,1974年4月为87%;在浙江50年代一般有50%,70年代初期因频繁用药,此蜂寄生率有时不到1%,近几年实行“综合防治”减少用药后,又逐步增多。
螟蛉绒茧蜂数量增加后,其重
寄生蜂的活动也相应上升,有时可高达50%以上,其中个别茧块的茧粒,甚至全部都被重寄生。重寄生的蜂种,以
绒茧金小蜂最多,此外还有
负泥虫沟姬蜂、
螟蛉折唇姬蜂、斜纹夜蛾刺姬蜂、盘背菱室姬蜂、粘虫广肩小蜂、菲岛黑蜂。
成虫产卵于幼虫体内,粘虫3、4龄幼虫寄生率最高,被寄生幼虫活动和食量均减少,体渐变黄褐色。一般自产卵至蜂幼虫老熟约10天,钻出寄主体外结茧,蛹期3-6天。重寄生蜂有
稻苞虫金小蜂、
盘背菱室姬蜂和
粘虫广肩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