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
吉林省吉林市代管县级市
蛟河市,吉林省辖县级市,由吉林市代管,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丰满区龙潭区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蛟河市辖7个街道、8个镇、2个乡。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户籍总人口为39.4944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从蛟河市境内发掘的古代遗址表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群集聚,生息繁衍。
隋唐
初期,县境隶属靺鞨部,后期隶属渤海国。
先隶属东丹国,后隶属长白山部。
隶属上京路、海兰路。
隶属奴儿干都司。
隶属吉林将军府。
乾隆元年(1736年),吉林副都统在境内额穆赫索罗站设佐领衙门(民国十八年撤销),管理额穆、敦化、五常部分台站旗丁。
光绪八年(1882年),置敦化县后,张广才岭以东隶属敦化县,张广才岭以西隶属吉林府。
宣统元年(1909年)6月2日,根据东三省总督锡良的奏请批准设置额穆县,县治设在额穆索罗站。
宣统二年(1910年)2月,首任知县王权实署,隶属于吉林省东南路道。
中华民国
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吉林省延吉道(东南路道改称)。
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除道制,直属于吉林省。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蛟河沦为日伪统治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直属吉林省。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伪县公署从原驻地额穆索迁至蛟河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额穆县改称蛟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蛟河解放。同年11月,成立蛟河县民主政府,隶属吉林省永吉专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隶属于吉林省吉东专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隶属吉林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9月,隶属于吉林市。
1966年2月,隶属永吉专区。
1969年6月,市地合并,隶属吉林市。
1989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建制,设蛟河市(省直辖、吉林市代管)。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蛟河将各区名重新按序数命名,共分16个区。1954年9月12日,撤销14个区(保留一三区),划分为42个行政村。
1954年10月,将新站村改设为新站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区,1个镇,41个村。
1955年4月,蛟河县人民政府更名为蛟河县人民委员会。区、镇均改称人民委员会。
1955年6月,一区改称蛟河镇。同年7月,撤销松花村。全县40个村改为乡。调整后,全县辖1个矿区(奶子山)、2个镇、40个乡。
1956年,将矿区改为奶子山镇。
1958年8月,将40个乡合并为15个乡。
1958年10月1日,将3个镇、15个乡改称18个作业区。同年10月23日,将省直辖的蛟河县划归吉林市管辖。
1959年4月,将18个作业区改称18个公社。
1966年1月10日,成立永吉专区,将吉林市管辖的蛟河县划归永吉专区管辖。
1967年3月5日,蛟河县委、县人委停止工作,由县武装部成立县生产指挥部,行使政府职权。同月,18个公社先后成立生产指挥小组。
1968年2月,撤销蛟河县人民委员会,成立蛟河县革命委员会。此后,18个公社生产摧挥小组相继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
1969年2月23日,撤销永吉专区,蛟河县改为吉林市辖县。
1979年3月,改蛟河、奶子山镇公社为蛟河镇、奶子山镇革命委员会。新站公社析出新站镇革命委员会,增设镇郊公社。至此全县共有20个社、镇。
1980年10月,撤销蛟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蛟河县人民政府。同年12月,蛟河县辖3个镇,17个公社;242个生产大队、1454个生产小队。
1983年7月,政社分开,全县辖3个镇、16个乡、1个镇郊公社。同年,横道子公社改称漂河乡。
1984年2月,镇郊公社并入蛟河镇。同年12月,将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乡改为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镇。
1985年3月,新站乡并入新站镇。至此,全县辖6个镇、12个乡。
1987年1日1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县黄松甸乡。设立黄松甸镇。
1988年9月1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县奶子山镇,将其管辖区域并入蛟河镇。
1989年9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蛟河县。设立蛟河市(县级),由省直辖,蛟河市设立后,暂由吉林市代管。
1989年12月2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的蛟河镇,设立民主、长安、河南、中岗、奶子山五个街道。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松江、天北、拉法等乡,设立松江、天北、拉法镇。
1995年12月,蛟河市辖5个街道、8个镇、8个乡;129个居民委员会、258个村民委员会。
1997年10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蛟河市池水乡的团结村、德河沟村、拉法镇的新民村、先锋村、新农乡的西荒地村、新屯村划入蛟河城区;同时,对蛟河市各街道所辖的村进行调整。
1998年3月12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天南乡,设立庆岭镇。
区划现状
截至2022年10月,蛟河市辖7个街道、8个镇、2个乡。蛟河市人民政府驻民主路19—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丰满区龙潭区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蛟河市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温长寒冷。年平均气温3—5℃,由于蛟河市地形复杂而气温有明显差异,东部和东南部分为高寒山区,气温较低,中西部为丘陵地区,气温稍高。山区无霜期100—110天,丘陵盐湖地区无霜期为120—130天。
水系水文
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贯穿蛟河市,松花湖三分之二水域位于境内,水流域面积2426平方千米。蛟河市大多数河流属松花江水系,少数河流为牡丹江水系。境内松花湖湖岸线长200余千米,面积45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拉法河蛟河南河漂河威虎河团山子河牤牛河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蛟河市年均天气降水量708.8毫米,水资源总量19.51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1.99亿立方米,中小河流89条、中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14座、小II型水库80座。全市共有大小河流89条,松花湖三分之二水域位于境内。
森林资源
蛟河市森林面积约占蛟河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蛟河市有林地面积26450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36%,其中用材林233311公顷,防护林27581公顷,特用林1241公顷,经济林2376公顷,有60多种珍稀树种,主要树种有红松赤松樟子松油松)、云杉冷杉沙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桦树及杨柳等47种。木材总蓄积近2400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47793公顷,蓄积1158356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50329公顷,蓄积14323733立方米;近熟林面积44906公顷,蓄积5336421立方米;成熟林面积20596公顷,蓄积3173123立方米。
生物资源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5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类共有87科354种,药用植物157种,食用植物74种,食用菌17种,花卉87种。经济植物主要有人参、刺五加、天麻、五味子桔梗当归蕨菜薇菜山葡萄软枣子等。动物有200余种,现存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20余种,主要有黑熊、野猪、狐狸、梅花鹿紫貂狍子山鸡树鸡青鼬黄鼬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经常出现在蛟河市境内。
矿产资源
蛟河市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20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105亿元。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镍、铜、铁、钨、铅等,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岩、硅石、长石、石灰石、硅藻土、兰晶石、橄榄石、矿泉水、煤、草炭、砖瓦粘土等。体现出明显优势的矿产主要有镍、花岗岩、橄榄绿宝石、泥炭等。
镍:镍矿主要产地为漂河镇、前进乡两地,探明储量12128吨,占吉林地区储量的40%,居全省第二位。
花岗岩:地质储量约100亿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储量1亿立方米。以白、红、绿、青为主要系列花岗岩,共有稻田白、玉兰花、蛟河红、橄榄绿、蛟河青等十余个品种。
橄榄绿宝石:位于黄松甸镇大石河的橄榄绿宝石矿,是中国唯一的橄榄绿宝石矿体,探明宝石储量为1750千克,工业用橄榄石砂170万吨。
泥炭:已发现泥炭矿产地75处,其中100万吨以上矿体2处,100—10万吨的中型矿体4处,累计探明储量1378.49万吨(估算远景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均属高有机质泥炭。
人口
截至2022年末,蛟河市总人口(户籍,下同)为40.0809万人,比上年减少3168人。全年出生人口1081人,出生率为2.69‰,比上年下降0.5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799人,死亡率为4.47‰,比上年下降0.5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8‰,比上年增加0.06个千分点。全市城镇人口16.6069万人,乡村人口23.474万人。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总人口(户籍,下同)为39.4944万人,比上年减少5865人。全年出生人口1005人,出生率为2.53‰,比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4285人,死亡率为10.76‰,比上年提高6.2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4‰,比上年下降6.46个千分点。全市城镇人口162595人,乡村人口232349人。
经济
综述
2022年,蛟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0.1亿元,同比下降14.2%,第三产业增加值49.8亿元,同比下降1.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5:20:49.5。
2023年,蛟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同比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9:21.1:50。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蛟河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6亿元,同比增长8.3%。5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9亿元,同比下降6.3%,房地产投资项目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190.2%。1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4%。
财税收支
2023年,蛟河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全口径收入5038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22万元,下降3.1%,其中:实现公共财政预算地方级收入27577万元,比上年减少7317万元,下降21%。全市完成财政预算支出3547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44万元,下降0.2%。
人民生活
2023年,蛟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898元,同比增长8.2%;据农村常住居民抽样调查统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21元,同比增长8.2%。
2023年,蛟河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3%(以上年为100,下同)。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2%,衣着价格同比下降1.8%,居住价格同比增长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下降0.5%,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1.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下降0.4%,医疗保健价格同比增长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增长4%。
第一产业
2023年,蛟河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林牧渔产值55.2亿元,同比增长5.8%。
农业
2023年,蛟河市粮食种植面积109033公顷,比上年增长1.04%。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625公顷,下降2.53%;玉米种植面积83730公顷,增长0.92%;大豆种植面积13278公顷,增长8.1%。
2023年,蛟河市粮食产量68.1万吨,比上年增长3.34%,其中,水稻产量8.4万吨,下降1.2%;玉米产量55.98万吨,增长4.05%;大豆产量3.17万吨,增长6.02%。
畜牧业
2023年,蛟河市猪存栏14.78万头,出栏23.74万头;牛存栏14.39万头,出栏7.02万头;羊存栏0.71万只,出栏0.51万只。猪肉产量19825吨,牛肉产量12173吨,羊肉产量61吨,禽肉产量7304吨,禽蛋产量2283吨,牛奶产量73吨。
生产条件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1万千瓦;全年机耕面积10.9万公顷、机播面积10.7万公顷、机收面积8.9万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蛟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23.2亿元,同比增长7.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2.6%;医药制造业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53.7%;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7.1%。
建筑业
2023年,蛟河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6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资质建筑业企业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25.4%。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蛟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亿元,同比增长9.6%。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20.1%。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6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4.9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比为3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
蛟河市是长白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长吉图开放合作区的交通中转站,长春市、吉林市、哈尔滨市、沈阳市,蛟河都处于短线休闲游最佳旅游半径之内。
公路:长珲高速、302国道、榆江公路过蛟河境。
铁路:北京至图们、大连至图们、吉林至图们火车均可达蛟河。长图铁路和长吉珲城际铁路穿过全境。
航运:庆岭码头、苏尔哈湖湾码头与丰满码头均可通航。
截至2022年末,蛟河市境内道路总长度为87.8千米,总面积为208.8万平方米。按道路等级分类,城市主干路35.68千米,次干路7.87千米,支路41.95千米,街坊路2.3千米。共有市政桥梁13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共有幼儿园54所,小学9所,初中19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园幼儿4117人,在校学生小学13150人,初中7442人,高中6192人,特殊教育学校141人。专任教师幼儿园341人,小学933人,初级中学581人,九年一贯制学校926人,高级中学461人,特殊教育学校30人。
文体事业
2023年,蛟河市建设改造城南体育休闲健身公园、枫林湾体育公园、北河体育公园、新站谈判旧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5处文体设施,打造居民现代生活15分钟文化休闲健身圈,标准化提升17个乡镇街文化站功能,建设10处村屯基层文化广场和1处乡村博物馆(二道村)。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17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持续免费开放。2023年新开工项目3个,分别是“新站谈判”旧址保护修缮项目,城南体育公园建设项目,“一机游”蛟河项目,总投资764万元;改建项目2个,为枫林湾体育公园改造项目、北河体育公园改造项目,总投资119万元。
2023年,蛟河市举办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5·19”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第二十二届红叶旅游节等节事活动,打造了四季旅游品牌。国庆、中秋假日期间,蛟河红叶谷和拉法山旅游6次登陆央视栏目,蛟河红叶谷游客接待量创单日新高新闻被上海东方卫视等各大媒体转载播发。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共有篮、排、羽、乒、滑冰、滑雪等协会42个,体育活动站点450余处。向省、市输送体育人才27名。共有10人达健将级运动员标准,有22人达一级运动员标准,有35人达二级运动员标准,共注册队员95名。吉林省第十九届全运会中,共获得奖牌37枚,其中金牌14枚。蛟河体校被评为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04所,其中:医院15所、社区服务中心6所、卫生院10所、村卫生室217所、门诊部6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44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专科疾病防治所1所、妇幼保健站1所。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678人,职业(助理)医师1060人,注册护士1164人,编制床位1734张。
社会保障
2023年,蛟河市城镇新增就业418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3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88人。
截至2023年末,蛟河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70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004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9187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5.97万人。
环境保护
2023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优良率89.8%,重度污染天数3天,占比0.8%。PM10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
历史文化
地名来由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河横贯于此地,在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条蛟龙,于是人们将这条河取名为蛟河。县名由此而得名。
巴拉文化
巴拉人系女真人的一个分支,巴拉为女真语,意为“行动轻狂之人”,明末清初努尔哈赤征讨女真各部时,为避战乱迁移到现蛟河境内老爷岭山区和松花湖流域,他们生性狂放不羁,既不入旗,也不接受清政府统治,生活自我封闭,以狩猎、捕鱼为生,从此,巴拉人消失在蛟河的深山和湖泊之中。民国之后,随着汉人大量涌入,才逐渐与外界交流、融合。因此,巴拉人神秘、独特的祭祀文化、渔猎文化、木帮文化、生活起居文化以及特有的象形文字、图腾、语言、歌舞、服饰、游戏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关东民俗文化在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民俗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巴拉文化,许多专家称之为“消失的轻狂部落”,“最后的女真人”。在蛟河境内还有很多巴拉文化遗存地,如半拉撮罗、额勒赫、窝集口、拉法、义气岗子等,尚有巴拉人后裔生活在此,至今保留着巴拉人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巴拉文化是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文物古迹
前进古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蛟河市前进乡张广才岭东庙岭上,东北距敦化市团山子约4.5千米,西距前进乡山河屯约5千米,东南距团山子山主峰约4千米,西北相邻呼兰河谷,南北距腰庙岭约4.5千米。前进古城由防御墙和守备城组成,均为山皮土迭筑,保存尚好。守备城:呈不规则长方形,方向为南偏西60度,东北—西南长约200米,东南—西北宽60—12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周长约600米,高8米左右,基宽9—12米,顶宽1.5米左右,无护城壕,城南侧偏西部位有一瓮门,门向朝东,南北长22米,东西宽约20米,外门通宽8米,内门通宽2米,瓮城顶略低于城墙,北、东、西三面墙上均有马面。防御墙略呈“一”字形,大体呈南北向,基宽9.5—11.2米,顶部漫圆,高2米许,墙上有瓮门1、旁门2、马面10、角楼3,守备城、防备墙均依山势修建,呈东高西低。前进古城是蛟河市境内较大的一座古代城址,据考证应始建于辽代,至今保存尚好。“三普”中新发现暗壕应为前进古城军事防御体系,从海拔812米的内城到守备站,防御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长约500米,一直通往15千米处的山脚下,西、南两面纵横交错,工程量十分浩大,残壕最宽处达13米,最深处达3米。普查队又发现内城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面积三千平方米。城墙四角各有一个角楼,南墙正中开有城门,所有建筑皆为夯土筑造,城墙底部宽8米,残高1—2米。城外四周掘有水井和积水坑10余处,其中一处(位于东南20米处)北源,至今旺盛。根据筑城方式和采集物,疑为古城指挥中心。它对于研究辽代军事城防的分布、形制、规模具有重要价值。
北大村北山遗址(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蛟河市拉法乡北大村北山。西距山嘴屯北山遗址1千米,北面是起伏的漫岗,南面1000米为北大村。该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山的西坡可见明显的三阶台地,台地宽约15—20米。采集遗物有陶罐、石斧、石凿、石网坠、陶鼎足、陶鬲足、陶器耳、陶片。从采集的石、陶遗物看,该遗址属于西团山文化遗存。
大砬头石棚墓群(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蛟河市松江镇沿江村高家屯江边大砬头大砬头,东离松江村约3千米。东离松江村约3千米。山体为南北走向,最高点海拔为311米。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100米,M1、M2、M4,已遭破坏,其中M1长7米,宽6米,南北走向。棺盖厚0.5米,墓葬形制不详,已损坏,墓葬现高于地面1米许,地表植被为椴树。M2墓葬由块石堆砌而成,高于地表1米许,盖石已丢失。墓南北长7米,东西宽7米。M3东西长8米,南北宽8米,高于地表1.5米,保存完好。M4盖石长约3米,墓葬由南向北已破坏,疑似渤海时代。
蛟河革命烈士陵园(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3年,为纪念在“拉新战斗”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蛟河镇人民政府在蛟河镇东山顶上修建了一座革命烈士陵园,东西长80米,南北长70米,面积5600平方米。1968年,又重新修建了纪念碑。碑为梯形,上窄下款,碑身顶宽2.6米,底宽2.95米,通高12米,花岗岩质地。纪念碑正面朝西,碑身竖刻楷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四周修筑石栏,碑前50米处为拱形烈士墓大门,期间有20级台阶。这座革命烈士陵园,已成为对蛟河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拉法小砬子山城(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法小砬子山由七座山峰组成,制高点海拔570米,最低处海拔359米。山城位于山峰西坡,城址东西长约90米,南北长约70米,南北两山稍经加工修整成南北城墙,东墙以山峰为壁,只有西墙为人工烧坯建造,城址内遗迹保存尚好。利用山险筑城是高句丽山城的一个基本特点。高句丽山城的城壁一般为石壁和土壁,而拉法小砬子山城西墙则为烧坯垒砌。对于研究高句丽山城的城壁构筑,提供了新的资料。
老爷岭葡萄酒储酒窖(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酒厂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位于蛟河市新站中央大街97号,南距新站镇政府约300米,东侧距蛟新公路约20米,西侧为长白山酒业厂区,北距厂办公楼约50米。新中国建立后,酒厂经过改建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是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遗址坐南朝北,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70米,楼高三层,西侧开门,一直作为吉林省长白山山葡萄与山葡萄酒研究中心,为长白山酒业的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苏尔哈渔场东山遗址(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漂河镇临江村苏尔哈鱼场东山上。三面环山,南面临松花湖,蛤蟆河在山麓由东向西流去。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总面积约500000平方米,遗址分布在东山东南部山顶到山腰处,山坡上有明显的梯状台地, 略呈“人”字形,东坡为11阶,西坡为12阶,台地一般长7—20米,宽6—25米,台地上面不见居住址坑,但地表散布有石器和陶器残片。采集到陶器耳2件,陶器底2件,石镞1件。陶器为手制素面夹砂陶,石器为板岩磨制.从遗址的地理环境,地貌状况和采集遗物看,应属于西团山文化遗存。
新乡砖厂遗址(吉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位于拉法街新乡砖厂内,西距拉法河约500米。南距蛟河市约6千米,北距拉法街约3千米,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70米,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遗址中采集石制品共六件,器类有砍砸器和手斧。采集的动物化石有松花江猛犸象的牙齿与肢骨,经北京大学考古系实验室采用铀系法年代测定,应为晚更新世早期偏晚,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晚段。该遗址对吉林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吉林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2月22日,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3年11月,被确定为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参考资料
蛟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蛟河市国土资源局.
领导致辞.蛟河市人民政府.
蛟河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0 17:0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